天天看點

《17歲的單車》:青春不僅有美好的夢,還有闆磚和痛01青春是相同的年齡,迥異的命運02青春是騷動的,不管你是誰,都會被情不自禁的誘惑。03青春是坑,我們都曾被埋過

作者:羅毅祥
所有的結局都已寫好 所有的淚水也都已啟程 卻忽然忘了是怎麼樣的一個開始 在那個古老的不再回來的夏日 ——席慕蓉《青春》

重新溫習了一遍《17歲的單車》,發現無論看多少遍,每次都能獲得不同的觸動。

《17歲的單車》:青春不僅有美好的夢,還有闆磚和痛01青春是相同的年齡,迥異的命運02青春是騷動的,不管你是誰,都會被情不自禁的誘惑。03青春是坑,我們都曾被埋過

《17歲的單車》,這部王小帥最具争議的電影,因特殊原因被禁4年,2000年拍攝完成,直到2004年才獲得“特赦”。

也許是因禍得福,在被禁的4年中,這部電影獲得了第51屆德國柏林電影節銀熊獎,而在國内的地下電影市場,這部電影更被經銷商包裝成各種dvd版本,進行瘋狂售賣,據不完全統計,該片的dvd總銷量達數十萬張。

可以這麼說,《17歲的單車》是王小帥知名度最高的電影,至今豆瓣評分仍舊7.8。

《17歲的單車》:青春不僅有美好的夢,還有闆磚和痛01青春是相同的年齡,迥異的命運02青春是騷動的,不管你是誰,都會被情不自禁的誘惑。03青春是坑,我們都曾被埋過

當然,這部電影的曆史意義更具探讨性,它是國内電影市場商業化的先行者,既有藝術性,也有商業性,而且這部電影也捧紅了一衆演員,比如高圓圓、周迅,早已成了演藝界的頂級大咖。當然,主演李濱和崔林也憑借在片中的出色演繹,榮膺影帝桂冠。

即使後來,王小帥拍出了同樣高口碑的《地久天長》,但論時代性和影響力,仍難以超越《單車》。

最關鍵的是,《17歲的單車》,真的很好看。

小郭和小堅都是17歲,标準的青春期,但是命運卻相距甚遠,一個是偏遠山區的農村娃,一個是土生土長的北京本地人,一個為了生存到北京打工,一個在優質的學校裡接受良好的教育,他們都有個共同特點:都不富裕。

《17歲的單車》:青春不僅有美好的夢,還有闆磚和痛01青春是相同的年齡,迥異的命運02青春是騷動的,不管你是誰,都會被情不自禁的誘惑。03青春是坑,我們都曾被埋過
《17歲的單車》:青春不僅有美好的夢,還有闆磚和痛01青春是相同的年齡,迥異的命運02青春是騷動的,不管你是誰,都會被情不自禁的誘惑。03青春是坑,我們都曾被埋過

他們本是屬于兩個世界的人,如果不是一輛銀色的山地車,他們根本不可能有交集。

影片開頭,是一群人在某快遞公司面試,陌生的面孔不斷切換,面試官按流程提問:“叫什麼名字?”“哪裡人?”“以前做啥子工作?”“為什麼到這裡來?”一股熟悉感撲面而來,真實到像在看記錄片。小郭也在這群面試者中間,體驗着由農村邁向大城市的第一波考驗。

工作應聘成功,和其他的所有面試者一樣,小郭獲得了一輛嶄新的銀色山地自行車,穿上制服,踏着自行車的小郭,是興奮而意氣風發的,但也是小心翼翼、老實木讷的。用影片中經理的話,就是一個字“軸”。死軸死軸的。

軸,不懂靈活變通,認死理,一根筋,是以很容易鬧出笑話,惹上麻煩。

去洗浴城送快遞,沒搞清楚客戶是誰,就被前台給坑了;自行車被偷,黑夜裡一輛一輛翻找,結果被當成小偷抓了;無意中發現了自己的車,不管三七二十一騎着就跑;逃跑失敗被毆打多次,仍“不知悔改”,繼續“死纏爛打”讨要自行車。

為了找回自己的自行車,小郭可以拼命。

為什麼?對于小郭來說,自行車不僅是他安身立命的工具,也是他實作夢想的唯一途徑和精神寄托,更承載了他全部的青春。

再辛苦都不怕,隻要有這輛自行車,終能在這個城市好好地活下去。

片中有兩處情節給人觸動很深,一處是小郭被小堅及其朋友群毆,小郭死命抓住自行車的輪胎,不讓他們奪走自行車,嚎啕大哭,撕心裂肺,隔着螢幕都能感受到那種絕望和無助;還有一處,也就是影片的結尾,小郭的自行車被混混摔在地上猛砸,小郭苦苦哀求“别砸了”,但是混混充耳不聞,依然猛砸,小郭再也忍不住,撿起一塊磚頭把混混砸暈,然後趴在支離破碎的自行車上哭暈過去。

《17歲的單車》:青春不僅有美好的夢,還有闆磚和痛01青春是相同的年齡,迥異的命運02青春是騷動的,不管你是誰,都會被情不自禁的誘惑。03青春是坑,我們都曾被埋過

小郭的青春,是想要在大城市紮根。

而小堅呢,僅僅是為了獲得女友潇潇的崇拜,單車之于他,隻是一種虛榮。雖然小堅家也不富裕,但他并不必為生計奔波,是以他的青春充滿着叛逆與騷動,亦如我們自己。

小堅不會為單車拼命,隻會為愛情的沖動買單。

“這車你騎走吧,以後不用再騎回來了。”小堅用磚頭砸倒情敵,報了仇,但知道自己的愛情沒了,而象征着愛情的單車便再無用武之地,棄如敝履,是明智又無奈的選擇。

而這一切,是小郭永遠無法體會的。

誰不渴望愛情的美好?不論你是什麼性格,都逃不過青春的詛咒。

老實木讷的小郭也不能幸免,老司機同鄉帶着他偷看漂亮的保姆紅琴,紅琴偷穿雇主的衣服和高跟鞋,在陽台上搔首弄姿,那畫面,足以令涉世未深的小郭面紅耳赤,難以自持。小郭看得目不轉睛,一動不動,被同鄉訓斥“對身心不好”,小郭讷讷地走開,同鄉口是心非,繼續津津有味的觀賞。這個情節讓人捧腹,當年青澀的我們,不正是被這些“道貌岸然”的老司機捉弄過嗎?

《17歲的單車》:青春不僅有美好的夢,還有闆磚和痛01青春是相同的年齡,迥異的命運02青春是騷動的,不管你是誰,都會被情不自禁的誘惑。03青春是坑,我們都曾被埋過

小郭對紅琴的癡迷,影片中并沒有深入,隻是用側面的方式展現,包括後面紅琴被雇主解雇失蹤,再也不到同鄉的店裡換醬油,小郭卻還有意無意打探紅琴的消息,其實都表現了小郭對異性、對愛情的渴望,即使得不到,也掩藏不住窺探的念想。

我也擁有追求愛情的權利,哪怕你從來都不屑一顧。

而小堅的愛情就要正規得多,學習好,人也帥,還是北京原住民,自然很容易獲得班花潇潇的青睐,班花的家境如何我們不得而知,但應該也是優渥的,否則她不會生活得那樣舒坦和惬意。

《17歲的單車》:青春不僅有美好的夢,還有闆磚和痛01青春是相同的年齡,迥異的命運02青春是騷動的,不管你是誰,都會被情不自禁的誘惑。03青春是坑,我們都曾被埋過

小堅和潇潇騎單車那段情節,我們仿佛看到了青春最美好的時光,沒有受到任何染污,就那樣如詩如畫地在我們面前展開,而小樹林偷吻未遂的那個場面,更是羞澀到跳,緊張到冷汗直冒,但也甜蜜得不要不要。

偷吻未遂,便已注定,小堅的愛情沒有結果。

饒雪漫曾說過:愛對了是愛情,愛錯了是青春。

而小堅的愛情,正是青春的解析。

青春是荷爾蒙,是躁動,是叛逆,是不管不顧,是肆無忌憚,是以小郭被小堅他們群毆也并不意外,小堅被另一夥人群毆也在情理之中。

沒打過架的青春,好像枯燥得不太真實。

但是打過架的青春,又狼狽得不忍直視。

胡同内、建築工地、天橋下,都是野孩子的天下,都是霸淩和罪惡的滋生地。

影片中,小郭一共被打了四次。

《17歲的單車》:青春不僅有美好的夢,還有闆磚和痛01青春是相同的年齡,迥異的命運02青春是騷動的,不管你是誰,都會被情不自禁的誘惑。03青春是坑,我們都曾被埋過

第一次,小郭在河邊巧遇自己丢失的自行車,一言不發騎着就跑,意外撞在卡車後座上,撲了一鼻子面粉,被小堅同伴教訓了一頓。

第二次,小郭悄悄偷回了自己的車,結果被小堅及其同伴圍追堵截,暴打一頓,揚長而去。

第三次,小郭找到小堅的家長,光明正大地要回了自己的車,結果再次被小堅及其同伴圍堵在建築工地裡,進行了一番羞辱,但這一次,小堅和小郭達成了和解。

第四次,小郭因為小堅被牽連,無辜被暴打一頓,車子也被砸爛。這一次,小郭在絕望中爆發,一記闆磚,敲暈了霸淩者的後腦勺,也維護了青春最後的尊嚴。

如果說小郭被打是由于倒黴,那小堅被打則純粹是青春期意氣用事的咎由自取了。

同樣受欺辱,小郭與小堅的反應是截然不同的,小郭選擇隐忍沉默,而小堅選擇伺機報複,以牙還牙。

除了本身的性格原因所緻,身份地位的差别也是他們做出不同反應的主要原因。

小郭和小堅的内心都有自卑的一面,但自卑的本質又不盡相同。小郭因為出身低微而自卑,小堅卻因不能獲得虛榮而自卑。

其實不管是身份低微的自卑還是虛榮無法滿足的自卑,都是青春期的心理在作祟,它慫恿着我們叛逆與抗争,卻又嘲笑着我們沖動又傻帽。它給我們挖好了坑,等着我們排隊往你跳。

但是它失望了,因為我們心甘情願地踩坑,卻從不曾後悔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