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炎!大唐最後一個中興之主力挽狂瀾卻少有人知

作者:阿豆雜談

阿豆最近看了一部電視劇,裡面的男主角演得還不錯,這裡也推薦給大家看一下就是芒果台的《與君歌》。

李炎!大唐最後一個中興之主力挽狂瀾卻少有人知

與君歌劇照

故事主要講的是改編的唐武宗的那段唐朝曆史,講述的是唐武宗的一生,相傳他弑兄上位,認宦官做父,卧薪嘗膽最後終于成功扳倒宦官集團,但是因為早年為了麻痹宦官吃丹藥太多,導緻中了丹毒英年早逝。最後他的叔叔登上了皇位。

唐武宗李炎是唐穆宗李恒第五子,唐敬宗李湛和唐文宗李昂異母弟。文宗病重時,被宦官仇士良擁立為皇太弟。文宗駕崩後,李炎即位為帝。李炎在位期間,倚重宰相李德裕,澄清吏治,發展經濟,有志于革除積弊。同時緻力于削弱宦官、藩鎮和僧侶地主的勢力。

會昌三年(843年),命諸道平定昭義劉稹叛亂。會昌五年(845年),鑒于寺院泛濫,下令拆毀佛寺,沒收寺衆土地,這就是著名的 “武宗滅佛”擴大了中央政府的稅源兵員。對外則擊敗回鹘,保衛北疆安定。使唐朝一度呈現中興局面,史稱“會昌中興”。

武宗逝世以後皇太叔光王繼承皇位,唐朝開始由盛轉衰。武宗這個皇帝曆史上也算是有政績的皇帝,為什麼存在感這麼低呢?

下面我就從《與君歌》這部劇詳細說一下;首先是我們武宗齊焱(因為曆史不能改編,是以改成架空,李炎改成齊焱),這是一位在宦官底下卧薪嘗膽多年的皇帝,還是一位曆史上貌美的皇帝,一日武宗與妃子出遊,路人因二人貌美分不出誰是妃子誰是皇帝。由劇照可以看出來,帽子上的是金蟬子,一語雙關,首先古代的皇帝衣冠上面是金蟬子細節考究,其次,是蟬,意欲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李炎!大唐最後一個中興之主力挽狂瀾卻少有人知

唐武宗李炎

整部劇圍繞着誰是“第三人”而展開,借由“紫衣局程若魚”這顆棋子進而引出這個所謂的第三人。

李炎!大唐最後一個中興之主力挽狂瀾卻少有人知

紫衣局程若魚

這個第三人主要目的就是“鶴蚌相争漁翁得利”讓明面上的棋子齊焱跟宦官仇士良相抗衡,從曆史上來看,最終的第三人是皇太叔光王。

李炎!大唐最後一個中興之主力挽狂瀾卻少有人知

唐宣宗光王

唐宣宗光王雖然是武宗的皇叔,但是實際年紀跟文宗、武宗差不多,這個人持重少言,以“不慧”在宮内傳開了。在武宗在世與宦官相鬥時,一心求道,隐居山裡不問世事,進而避開了政治鬥争。

最後在武宗死後成為為數不多活着還算聰慧的皇位候選人,進而登上皇位,是以不少史學家認為他“知為君之小節,而不知其大節”、“精于聽斷,而以察為明,無複仁恩之意”,最終招緻“内臣争立嗣君,幾至于亂”的後果。

宣宗這個人雖然勤于政事,在史書上有“小太宗”的稱謂,但是實際上卻是疑心重,令朝堂之上人人自危,不敢言語。在他在政期間,發生的黃巢起義便是最好的證據。唐亡之始由光王起。

劇裡的武宗雖然有弑兄的名頭,但是實際上并沒有,是文宗想借朝露之變除掉宦官集團仇子亮,但是因為被背叛,最後計劃失敗,被仇子良控制。

李炎!大唐最後一個中興之主力挽狂瀾卻少有人知

齊焱劇照

李炎并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君王,君臨天下、霸氣側漏這些詞都與他無關,在他幼時,宦官集團便以淩駕于黃泉之上了,連續死了幾個皇帝。

李炎!大唐最後一個中興之主力挽狂瀾卻少有人知

宦官仇子良

這樣子的環境不允許他霸氣側漏,那樣子隻會加速他的死亡,隻有一個好控制的沉迷于煉丹的皇帝才是最放心的皇帝,是以他隻能在半夜偷偷拉弓練劍。

劇裡成毅飾演的齊焱是陰郁的,肩負着文宗的期許,百姓的期許,支援他的官員的期許,一個人對抗着紮根已久的整個宦官集團,肩上的擔子讓他不敢放松,是以總是眉宇緊皺,扶頭沉思。

常言道鋒芒畢露,但是齊焱的鋒芒隻有在最後窮途匕首現的時候才露出的那一絲鋒芒,更多時候是隐藏在他的冕冠玉珠簾後面,對于宦官不得不虛與委蛇但是又放不下皇帝的自尊,是以很多時候都是乖戾的。

李炎!大唐最後一個中興之主力挽狂瀾卻少有人知

他善武是因為隻有靠自己才能保護自己,給自己安全感,他如果不是皇帝,最想做的事情應該是做以為大俠吧,快意恩仇,用劍劃破一切不平事。撥開層層雲霧,詭谲風雲于他劍尖和指尖應聲而落。

借用一個網友的話,李炎是大唐的一曲孤絕的挽歌,以自身為祭,驚鴻一場,與君共歌一曲。

李炎!大唐最後一個中興之主力挽狂瀾卻少有人知

電視劇與君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