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鲪魚又名黑魚、黑頭,屬鲉科,體延長,側扁,長約30厘米,灰黑色,具不規則的黑色斑紋,眼下有三條黑色斜紋。頭部棘和棱較低。眼間距較寬平。口大而斜,牙細小,栖息近海岩礁間,卵胎生。北方釣友主釣的對象魚之一。在我國黃海渤海灣分布比較廣泛。生性兇猛刁滑,攻擊性強,并且以咬口瘋狂而著稱,适宜智取。是以,垂釣黑鲪時要讓釣餌動起來才能達到誘魚上鈎的目的,即所謂的“釣法選動”。
一般防波堤、天然島礁、人工魚礁、水底沉船、石油鑽井平台、礫石區、疆質海草茂盛區、人工防浪堤壩下、養殖船航道等處是岸釣黑鲪的好釣點。但由于垂釣時間和技法不同,每個人的釣獲量也有着明顯的差異。黑鲪喜歡在黑暗環境中伺機獵食,是以垂釣時間宜選在每日的太陽落山之後到次日的拂曉之前,即所謂的“釣時選暗”,“夜優于晝,動強于守”。
常言道:“釣法用得妙,魚兒才上套。”“暗動”釣黑鲪應根據垂釣的客觀環境而采用相應的釣法,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獲得最佳效果。

技巧探索:
一、 淺——浮拖
淺是指高潮時水深不超過4米的淺灘,退潮時海底地貌盡收眼底。礁石群和礫石區是淺灘的最佳釣點。每日24點之前滿潮的夜晚,即農曆十二至十九、廿七至初四,主要釣“六三”潮,即潮漲六分開始至潮落三分時為止,尤以滿潮前的三四小時最佳。
淺灘釣黑鲪,為避免挂底、提高垂釣效率,浮标拖釣法是最佳選擇,同時應選擇抛竿時不易甩脫的釣餌。推薦使用兩種餌:
第一種,六線魚肉(或紫根子肉),将其切成2毫米厚、長4~5厘米的細三角形;第二種,小泥鳅。
為了便于抛投,墜和标合為一體構成“墜标”,子線2米左右,在鈎上方10厘米處穿3枚4克重的小鉛豆作附墜,作用是避免在抛投時子線纏繞主線,其二是調好拖釣時鈎餌的入水深度,釣鈎宜選用較大型号的長柄鈎。抛投技術同《浮拖淺灘鲈》,不同之處在于釣餌始終處于海水的低層。海水較淺時,要将2枚墜移至墜标根部,這樣可以縮短釣餌入水深度。随着海水的上漲,再将墜标根部的附墜逐漸移回原處,使鈎餌始終在黑鲪的索餌水層不停地左右擺動前遊(離海底不能超過1.5米)。還可以向各個方向抛投,會大大增加黑鲪和釣餌的相遇機會。
二、 深——沉拖
深是指離岸較遠、低潮時水深超過4米的區域。若這時繼續采用浮标拖釣法不免有些教條,事實上大多時候也不能奏效,原因是子線長度不夠,釣餌不能處于黑鲪的索餌水層。若增加子線長度(3~4米),則給抛投帶來極大難度。此時采用沉底拖釣法才是深水垂釣黑鲪的上策。
深底拖釣法是指待釣組落底後,便勻速不停地收線,讓釣餌在水底層向前遊動,進而達到誘魚上鈎的目的。釣點應選擇底部為疆質、有少量礁石且海草茂盛的海域。許多釣友為了增加釣墜的浮力、減小挂底機會,會将鉛墜改用橡膠墜、子線長20~30厘米、墜上系鈎(釣鈎采用鈎尖内彎型),釣餌也多用黃魚肉和泥鳅。這種沉拖釣法也極有效,但常常會阻墜挂鈎,影響垂釣效果。
沉标拖釣釣組隻是将橡膠墜用墜标代替,為了避免挂墜和操作輕便,墜标要有兩個特點:一是墜标重心要靠下,使墜标在水底能處于直立狀态。二是墜标重力應是其浮力的3倍左右。要想有利于操作,調定墜标浮力的測定和墜标體積是必須的。測浮力的方法是将墜标放入盛滿海水的容器中,用電子秤或天平稱量溢出的海水,其重量便是墜标在海水中的浮力,再與墜标重量比較,測量其體積的大小,最終使墜标達到使用要求。為增加誘魚效果,筆者習慣在鈎上方10厘米處安裝一個夜光棒。
操作技法則應是“挑、停、收、挑”的循環過程,即當釣組落底後要向上輕輕一挑,使墜标和釣餌離底,此時可暫停不動,于墜标再次落底的同時開始搖輪收線,然後再重複上述過程,使釣餌在水底層呈波浪式向前遊動。當有魚咬鈎時,要立即将竿往回一帶,把魚鈎實後再拖上岸。有時黑鲪一口沒咬上,也不要停止拖動,黑鲪還會追上“逃命”餌再咬一口。當向某一方向抛投幾次而無魚上鈎時,應向其他方向抛投,或幹脆換一個釣點。
三、 邊——上下拖
邊是指離岸隻有四五米的水域。人工防浪堤壩下、岸邊礁石群處、養殖船航道兩側都是岸釣不錯的釣點。釣邊,抛竿就沒有了用武之地,是以宜采用手竿進行拖釣。4.5米以上、硬調的手竿是最佳選擇,這種竿可以快速提魚上岸。線應與竿等長或稍短。為防小黑鲪上鈎,釣鈎不宜太小,最小也應用長海304号。釣餌首選海蟑螂和海蝦,其次是魚肉。施釣時,應專門尋找礁縫和壩根處下鈎。要掌握“輕、慢、快”的原則,即輕輕提動釣餌,再慢慢放下,如此反複上下拖動,使餌在黑鲪的泳層附近做上下垂直遊動。當黑鲪發現身邊有獵物時,會突然蹿出,一口将獵物吞下。有魚上鈎時,要快速揚竿,不給黑鲪鑽洞的機會,馬上提魚上岸,否則必會斷線失魚。當一個釣點連上幾尾而再無魚吃鈎時,不必死守,應再尋他處垂釣。
船釣釣法:
船釣一般選擇每月農曆的初七到十一和二十二到二十六之間。這時候潮水比較平穩,适合船釣。還要注意每天的潮汐時間準确把握。一般每天最大潮時,不好釣這種魚。每年的開春4月份到了6月底和過了立秋到年底是釣這種魚的旺季。其中九月到十一月份為最佳時間。
當船開到釣點抛錨以後,一定要聽船長指揮,讓開始釣時,再下竿,否則船沒停穩下竿很容易挂到水裡面異物(沉船某個部位、漁網等等),這樣反而耽誤了自己的時間。下竿後一定要找到底。然後緊線,擡起半米左右開始找魚。半米、1米、2米等等,什麼時候感覺出吃口中魚了,要記住中魚時的水層深度,即為釣棚了。下次放線就放到這個深度水層,就可以了。
當然水層不會是絕對準的。上下之間會有2、3米之差,也可能更高。要根據自己平時多釣慢慢實踐,慢慢積累。這時候如果釣點好、魚比較多,可能2、3小時就爆箱了。下鈎就中魚沒有多少私密絕招可以交流。但是往往高手釣的魚都是大的、上魚還快。
根釣釣法:
要獲得超爽極緻的搏魚手感,彎大弓飛魚的視覺沖擊感受,就要選擇适合玩根釣的裝備:
竿梢細軟具有靈敏的感覺度,第一時間傳遞水中魚咬口的信号,哪怕是再輕微的咬口;竿體腰身挺拔,岩礁玩根釣,釣場情況較為複雜,底下全是礁石,中魚後就要第一時間将魚從底部拔起,避免魚鑽洞;釣竿要有足夠的長度,礁石群中玩根釣,既要友善起魚,更要提防海浪中暗湧對釣組的沖擊,足夠長的竿子可防止暗湧将釣組沖進縫隙中。
根釣竿的硬度為超軟(ul),調性為中快(mf)以上,長度為2-2.4m,這種規格的根釣竿選擇的空間較大,不少品牌出品的根釣竿都符合要求。
線輪以紡車為主,比較傾向2000或3000型紡車輪,稍大點的線輪不管是在大水面還是重障礙區,都能将魚輕松拔起。
至于釣線,0.8~1.5号的尼龍線就可以,之是以喜歡使用尼龍線,主要是玩根釣以小克數釣組為主,尼龍線柔軟且阻力小更利于抛投。
釣組選擇可以是鉛頭鈎或者德州釣組,當然德州釣組的防挂效果會更好一些。以鉛頭鈎+軟餌為主,鉛頭鈎的重量一般選擇在1-5克之間,常用的還是以5克的鉛頭為主。拟餌主要以各種軟餌為主,由于黑鲪魚嘴大,各種類型的軟餌都适合路黑鲪魚,往往大點的軟餌能路到幾乎同尺寸的黑鲪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