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71歲陝西奶奶用一碗面征服275萬人,網友:看完直流哈喇子1.追尋奶奶手中“家的味道” 2.一碗面中的無盡鄉愁 3. “爺爺奶奶這樣的愛情真叫人羨慕!” 4.嘗遍所有美食,依然依戀的味道,我們稱之為家

作者:今日頭條

在大城市生活打拼,你是否時常懷念“家鄉的味道”?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生活在陝西大山裡的@秦巴奶奶。上百道“奶奶牌美食”,讓許多頭條網友憶起自家奶奶的手藝,一時間鄉愁四溢。

71歲陝西奶奶用一碗面征服275萬人,網友:看完直流哈喇子1.追尋奶奶手中“家的味道” 2.一碗面中的無盡鄉愁 3. “爺爺奶奶這樣的愛情真叫人羨慕!” 4.嘗遍所有美食,依然依戀的味道,我們稱之為家

“婆,今天吃啥飯。”

“你爺要吃蒸面哩。”

帶着一口濃郁的鄉音,@秦巴奶奶 正在專注地為家人們準備着今天的午餐。她手腳麻利地摘菜、和面、切面、下鍋······一碗香噴噴的蒸面,等待出鍋。

71歲陝西奶奶用一碗面征服275萬人,網友:看完直流哈喇子1.追尋奶奶手中“家的味道” 2.一碗面中的無盡鄉愁 3. “爺爺奶奶這樣的愛情真叫人羨慕!” 4.嘗遍所有美食,依然依戀的味道,我們稱之為家

奶奶的廚藝很好,當地小吃、經典大菜通通不在話下。點開@秦巴奶奶 的頭條首頁,仿佛收獲了一本陝西美食食譜:

你會看到奶奶親手挖出碩大的植物根莖,打磨成粉,做出一份香噴噴的魔芋豆腐。

71歲陝西奶奶用一碗面征服275萬人,網友:看完直流哈喇子1.追尋奶奶手中“家的味道” 2.一碗面中的無盡鄉愁 3. “爺爺奶奶這樣的愛情真叫人羨慕!” 4.嘗遍所有美食,依然依戀的味道,我們稱之為家

天熱的時候,奶奶會來上一碗滑滑嫩嫩的陝西名小吃漿水面魚,酸爽的漿水在陽光下鮮亮誘人。

71歲陝西奶奶用一碗面征服275萬人,網友:看完直流哈喇子1.追尋奶奶手中“家的味道” 2.一碗面中的無盡鄉愁 3. “爺爺奶奶這樣的愛情真叫人羨慕!” 4.嘗遍所有美食,依然依戀的味道,我們稱之為家

還有風味獨特的泡菜牛肉米線,大塊的牛肉拌着米線一起下肚,面湯都能喝上一大碗。

71歲陝西奶奶用一碗面征服275萬人,網友:看完直流哈喇子1.追尋奶奶手中“家的味道” 2.一碗面中的無盡鄉愁 3. “爺爺奶奶這樣的愛情真叫人羨慕!” 4.嘗遍所有美食,依然依戀的味道,我們稱之為家

“硬核”大菜必不可少,奶奶親手炖制的豬腳,油潤紅亮的顔色,是道地的家鄉味。

71歲陝西奶奶用一碗面征服275萬人,網友:看完直流哈喇子1.追尋奶奶手中“家的味道” 2.一碗面中的無盡鄉愁 3. “爺爺奶奶這樣的愛情真叫人羨慕!” 4.嘗遍所有美食,依然依戀的味道,我們稱之為家

更不用說将濃郁肉香和米飯融為一體的排骨焖飯,以及可拌面可拌飯的陝西版大盤雞。隔着螢幕都讓人直咽口水……

将這些尋常又美味的菜肴記錄下來的,是奶奶的孫子,一位從大城市回歸故鄉的年輕人——張萬露。

“人生不過76000頓飯,總有一頓讓你淚流滿面,那就是家的味道。”對于張萬露來說,家的味道就是奶奶做的一日三餐。

出生于陝西農村,從小爸媽都在外地打工,張萬露的童年是和爺爺奶奶一起度過的。

在外務工的那段日子,他總會想起在故鄉的簡單生活,印象最深的是和爺爺奶奶一起在地裡幹活,夏天種黃瓜、豇豆、豆角、栽蔥;冬天則種白菜、蘿蔔。

那時候爺爺奶奶每天都很忙,奶奶每天還要把地裡的菜推到城裡去賣,來回要走4個小時。菜不好賣,整車去整車回是常有的事。“我每天晚上都會走在小路上數着星星去接奶奶,最期待的就是看奶奶有沒有給我帶好吃的回來。”張萬露回憶道。

71歲陝西奶奶用一碗面征服275萬人,網友:看完直流哈喇子1.追尋奶奶手中“家的味道” 2.一碗面中的無盡鄉愁 3. “爺爺奶奶這樣的愛情真叫人羨慕!” 4.嘗遍所有美食,依然依戀的味道,我們稱之為家

張萬露和“秦巴奶奶”、“滅霸爺爺”

2018年的夏天,他偶然看到奶奶在橘子林裡挖魔芋,便随手拍下來釋出在了網上,沒想到一下收獲了幾千次播放。許多網友回複,看到這個視訊就想起了自己的奶奶,也記起了童年時的幸福生活。

71歲陝西奶奶用一碗面征服275萬人,網友:看完直流哈喇子1.追尋奶奶手中“家的味道” 2.一碗面中的無盡鄉愁 3. “爺爺奶奶這樣的愛情真叫人羨慕!” 4.嘗遍所有美食,依然依戀的味道,我們稱之為家

這些評論讓同樣在外打拼的張萬露頗受觸動,萌生了把奶奶做的菜和陝西農村生活記錄下來的想法:“與其幹着自己并不喜歡的工作,每天的生活就像複制一樣,不如回到安康做我自己喜歡的事情。”

于是,他果斷結束廣漂生涯,買了一張開往老家的單程票。

回到自己熟悉的小屋後,他開始學着用鏡頭記錄奶奶制作的每一頓飯,也用樸實的語言,訴說着奶奶和爺爺之間平凡動人的感情。

71歲陝西奶奶用一碗面征服275萬人,網友:看完直流哈喇子1.追尋奶奶手中“家的味道” 2.一碗面中的無盡鄉愁 3. “爺爺奶奶這樣的愛情真叫人羨慕!” 4.嘗遍所有美食,依然依戀的味道,我們稱之為家

因為安康屬于秦嶺以南的大巴山地區,又有“秦巴”之名,于是這位90後創作者把這個記錄家人生活的頭條賬号,取名為“秦巴奶奶”。

在張萬露眼裡,鄉愁最抵不過一碗蒸面。

這也是安康人的集體回憶,在這座宜居小城,走五步就能看見一家賣蒸面的小吃店,當地人以一碗熱騰騰的蒸面開始新的一天,那滋味“美得很”。

豆芽、芹菜鋪底,面皮軟糯配上熬制的酸酸的醋湯,再加上一勺油潑辣子、一勺芝麻醬、大蒜汁、芥末油,拌均後哧溜一大口,那是舌尖般的挑逗。

71歲陝西奶奶用一碗面征服275萬人,網友:看完直流哈喇子1.追尋奶奶手中“家的味道” 2.一碗面中的無盡鄉愁 3. “爺爺奶奶這樣的愛情真叫人羨慕!” 4.嘗遍所有美食,依然依戀的味道,我們稱之為家

張萬露也多次用鏡頭诠釋這一道地陝西美食,借着蒸面流露對家鄉熱愛的同時,勾起了不少網友的思鄉情緒:“好想從廣州回安康吃蒸面”,“看到這個就好想我爺爺”,“蒸面安康人的最愛”······

71歲陝西奶奶用一碗面征服275萬人,網友:看完直流哈喇子1.追尋奶奶手中“家的味道” 2.一碗面中的無盡鄉愁 3. “爺爺奶奶這樣的愛情真叫人羨慕!” 4.嘗遍所有美食,依然依戀的味道,我們稱之為家

“好的内容,肯定會得到粉絲的喜歡和平台的推薦,一切順其自然,就是最好的狀态。”張萬露希望通過在頭條的創作,把爺爺奶奶恬靜的生活狀态傳達給更多粉絲,同時也讓他們在這裡體會到家的味道,感受家的溫暖。

他的心意沒有白費。

安康蒸面那則内容在全網收獲了5500萬+播放,作為安康人,能讓家鄉最具代表性的美食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和喜愛,讓他覺得無比自豪與欣慰。而又因他的創作将“美食與情感”緊密結合,@秦巴奶奶 的頭條号聚集了越來越多網友對自己親人、家鄉的思念:

- “我的外婆也有一雙巧手,她做的好吃的再也吃不到了。童年的味道記憶終究再也沒辦法回味。祝這位奶奶健康長壽,幸福安康。”
- “看了你的視訊很久,唯這一次,溫暖了眼睛和心。記憶中,中原腹地的外婆家裡,也有這麼一碗充滿了愛和鄉愁的麻食。清明時節雨紛紛,又是思鄉愁腸滿,幸福的味道會永遠存在。”
- “好想回家,是我安康的味道,在珠海十幾年了,看秦巴奶奶的視訊慰藉我的思鄉之情!祝爺爺奶奶身體健康。”

······

在城市生活的你,可以去食材豐富的超市采購菜品,回到出租屋旋轉瓦斯竈就能開始制作美食,這種便利是老家自給自足、柴火大竈無法給的。但用一應俱全的現代廚具做出的飯菜似乎總是缺了點什麼,有時吃了兩口就變得索然無味。

或許是少了那個為滿足你的味蕾而忙碌的身影,以及那句聽到耳朵起繭的:“吃飯啦!”

現在,每天有275萬人在頭條守着@秦巴奶奶 更新一日三餐,除了等待美食之外,更多的人期盼着通過視訊内容寄托自己對親人與家鄉的思念。

71歲陝西奶奶用一碗面征服275萬人,網友:看完直流哈喇子1.追尋奶奶手中“家的味道” 2.一碗面中的無盡鄉愁 3. “爺爺奶奶這樣的愛情真叫人羨慕!” 4.嘗遍所有美食,依然依戀的味道,我們稱之為家

“爺爺心裡住着奶奶,奶奶眼裡都是爺爺”、“爺爺是奶奶最忠實的粉絲,就像是一個等吃的小孩”。在張萬露制作的每一個視訊裡,爺爺奶奶之間的小美好都被鏡頭捕捉了下來。

爺爺愛吃什麼,奶奶便做什麼。

奶奶說:“隻要他身體好,叫他吃去。”

爺爺說:“美得很。”

71歲陝西奶奶用一碗面征服275萬人,網友:看完直流哈喇子1.追尋奶奶手中“家的味道” 2.一碗面中的無盡鄉愁 3. “爺爺奶奶這樣的愛情真叫人羨慕!” 4.嘗遍所有美食,依然依戀的味道,我們稱之為家

奶奶做起了美食部落客,爺爺便自發地擔任了“吃播”的重任。

71歲陝西奶奶用一碗面征服275萬人,網友:看完直流哈喇子1.追尋奶奶手中“家的味道” 2.一碗面中的無盡鄉愁 3. “爺爺奶奶這樣的愛情真叫人羨慕!” 4.嘗遍所有美食,依然依戀的味道,我們稱之為家

因為心疼爺爺在地裡幹活很辛苦,奶奶總是依照着爺爺愛吃的口味,早早為他準備好當天的美味。春忙時節,做一碗爺爺最愛的安康蒸面,爺爺吃了一碗下肚,整日的辛勞都化為烏有。

71歲陝西奶奶用一碗面征服275萬人,網友:看完直流哈喇子1.追尋奶奶手中“家的味道” 2.一碗面中的無盡鄉愁 3. “爺爺奶奶這樣的愛情真叫人羨慕!” 4.嘗遍所有美食,依然依戀的味道,我們稱之為家

爺爺享受着奶奶的照顧,也會不時地搭一把手,在她做飯時添一把柴火,在她忙碌時遞上一個藍花碗。

71歲陝西奶奶用一碗面征服275萬人,網友:看完直流哈喇子1.追尋奶奶手中“家的味道” 2.一碗面中的無盡鄉愁 3. “爺爺奶奶這樣的愛情真叫人羨慕!” 4.嘗遍所有美食,依然依戀的味道,我們稱之為家

但更多的時間裡,爺爺總是笑眯眯地在身旁守着她,望着她。嘗一嘗鹹淡,每一餐都吃到盤光碗光,笑到見牙不見眼。

71歲陝西奶奶用一碗面征服275萬人,網友:看完直流哈喇子1.追尋奶奶手中“家的味道” 2.一碗面中的無盡鄉愁 3. “爺爺奶奶這樣的愛情真叫人羨慕!” 4.嘗遍所有美食,依然依戀的味道,我們稱之為家

作為記錄者,張萬露說:“爺爺奶奶的感情不能用轟轟烈烈去形容。那一輩人的感情其實都是在生活點滴中沉澱出來的。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歲月的沉澱,他們攜手經曆了從少年的激情,到中年的穩定,再到現在的互相扶持。”

但平平淡淡的感情往往更力透紙背。

@秦巴奶奶 每則内容的文案不過一兩句,卻讓很多粉絲感慨最好的愛情不過如此了:

“你給我做飯,我陪你變老,幸福就是這麼簡單” “奶奶說,所謂的重男輕女就是,男的拿重的,女的拿輕的” “那些我為你烹饪的每一道美食,是我給你寫的最美情書”
71歲陝西奶奶用一碗面征服275萬人,網友:看完直流哈喇子1.追尋奶奶手中“家的味道” 2.一碗面中的無盡鄉愁 3. “爺爺奶奶這樣的愛情真叫人羨慕!” 4.嘗遍所有美食,依然依戀的味道,我們稱之為家

或許說一萬句濃情愛意的“我愛你”,不如這樣陪着他一人一輩子,三餐四季,從清晨到日暮,從俊朗少年,到垂垂老矣。

網友們也紛紛留言:“爺爺奶奶這樣的愛情真叫人羨慕”、“一日三餐、兩人相伴、四季花開、人生足矣。”

71歲陝西奶奶用一碗面征服275萬人,網友:看完直流哈喇子1.追尋奶奶手中“家的味道” 2.一碗面中的無盡鄉愁 3. “爺爺奶奶這樣的愛情真叫人羨慕!” 4.嘗遍所有美食,依然依戀的味道,我們稱之為家
71歲陝西奶奶用一碗面征服275萬人,網友:看完直流哈喇子1.追尋奶奶手中“家的味道” 2.一碗面中的無盡鄉愁 3. “爺爺奶奶這樣的愛情真叫人羨慕!” 4.嘗遍所有美食,依然依戀的味道,我們稱之為家

除了爺爺奶奶之間美好的愛情,@秦巴奶奶 一家子的生活狀态,更是被粉絲們評價是現實版“向往的生活”。

一家三代人,擁有自給自足的鄉村小院,菜園裡是自家産的蔬菜瓜果,雞棚裡的喧鬧聲聲入耳,滿園的花香撲鼻。

71歲陝西奶奶用一碗面征服275萬人,網友:看完直流哈喇子1.追尋奶奶手中“家的味道” 2.一碗面中的無盡鄉愁 3. “爺爺奶奶這樣的愛情真叫人羨慕!” 4.嘗遍所有美食,依然依戀的味道,我們稱之為家

家人聚餐的時候,一家人圍坐在桌前,談論着今年的收成、親戚的工作、小孩子又長高了,歡聲笑語在餐桌上傳遞,親情在時光中蕩漾。

71歲陝西奶奶用一碗面征服275萬人,網友:看完直流哈喇子1.追尋奶奶手中“家的味道” 2.一碗面中的無盡鄉愁 3. “爺爺奶奶這樣的愛情真叫人羨慕!” 4.嘗遍所有美食,依然依戀的味道,我們稱之為家

菜園裡的瓜果蔬菜,煮面時的水花翻湧,吃完一碗的滿足,生活的煙火氣撲面而來,讓人想到記憶中的爺爺奶奶,讓人很想家。

城市與鄉村,寄托着當代人不同的情愫。

處在老家時,人們總會向往大城市裡的燈紅酒綠。遠離故鄉後,我們又憶起童年的家鄉美食,那些香氣和味道,構成了我們對家鄉最深的情感、最真摯的思念。

在頭條,@秦巴奶奶 通過展示尋常的陝西美食,傳遞出人與人之間最樸素的情感。

71歲陝西奶奶用一碗面征服275萬人,網友:看完直流哈喇子1.追尋奶奶手中“家的味道” 2.一碗面中的無盡鄉愁 3. “爺爺奶奶這樣的愛情真叫人羨慕!” 4.嘗遍所有美食,依然依戀的味道,我們稱之為家

或許比起近來爆火的時尚“銀發閨密團”、吃貨蔡奶奶、碎嘴田外婆,@秦巴奶奶 隻是個會做飯,不善言辭的老人。但正是這樣一位普通的奶奶,用自己的廚藝和笑容給無數在外打拼的都市人以慰藉與治愈,讓大家想到自己家裡那位同樣愛做飯、愛唠叨,擔心你在外吃不好穿不暖的老人。

數百萬網友的喜愛與支援,同樣也成為了@秦巴奶奶 持續進行創作的強大動力。

久居農村的老人得以接觸到網際網路,而我們作為看客,則被觸動了心中最柔軟的地方。原本是山南海北的陌生人,卻仿佛變成了熟悉而溫情的一家子。

71歲陝西奶奶用一碗面征服275萬人,網友:看完直流哈喇子1.追尋奶奶手中“家的味道” 2.一碗面中的無盡鄉愁 3. “爺爺奶奶這樣的愛情真叫人羨慕!” 4.嘗遍所有美食,依然依戀的味道,我們稱之為家

不管是遠離故鄉的城市人,還是堅守鄉野的農村人,隻要你想看、想拍、想創作,頭條都歡迎你來,分享你對生活的熱愛。

點選這裡報名“新作者扶植計劃”,讓你的創作,成為更多人的感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