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第一次坐高鐵回家過年:曾經千辛萬苦,如今一路順風

2021年2月10日晚,記者來到上海站乘坐高鐵返鄉探親。這是記者第一次乘坐高鐵回到家鄉江蘇省淮安市過年,也是千千萬萬蘇北遊子的第一次。

2020年12月,通往淮安的高鐵一開通,記者沉寂許久的高中校友群便熱絡起來。“對我來說,高鐵主要意義就是節假日不堵車。”“過年坐大巴,就像坐老虎凳,你還不知道要坐多久。”你一言我一語,大家興奮地讨論起高鐵班次和票價。随着時間推移,話題變成是否回鄉,以及家鄉防疫政策等等,一直延續到春節前夕。

不似往年春運,上海站裡人流有限,尤其兒童寥寥無幾。一切有條不紊,所有乘客都戴着口罩,大家并不急躁,沒有往年人聲鼎沸的喧嚣之感。候車室裡有孩子在靜靜讀書,還有幾位白領打開電腦堅持工作。

第一次坐高鐵回家過年:曾經千辛萬苦,如今一路順風

候車室裡孩子靜靜閱讀英文書 侍佳妮攝

【長三角一體化的新體驗】

在候車室裡,記者遇到了程式員孟先生,他從上海前往連雲港。今年他沒有留在上海就地過年,是因為父母養了12年的寵物狗剛剛去世,心情不好,他想回家安慰父母。

12年前,孟先生離家求學,他的父母為排遣寂寞,從朋友家領養了一隻博美幼犬,取名“小湯圓”。“養久了,我爸媽說那隻狗是他們的女兒,我的妹妹。”孟先生覺得有點好笑,但也很欣慰父母得到了陪伴。如今他了解父母的傷心情緒,也想體驗一次坐高鐵回家過年的便利,于是征得公司同意後買了通往家鄉的高鐵票。

說起沒有高鐵時的春運經曆,孟先生竹筒倒豆子般停不下來。有一年春節前,孟先生坐大巴車回家,在江陰大橋附近堵了三小時,他強忍内急,憋得十分難受,到現在記憶猶新。“之前我經過江陰大橋,真不誇張,看到那四個大字,我内心顫抖了一下。”他記得,以前網絡上流傳一則段子:“東北人到家了,蘇北人還在江陰大橋上看月亮。”

曾經,孟先生嘗試過從上海坐高鐵到南京站,再從南京站坐大巴車到連雲港,希望節約一部分時間。他好不容易買到大巴車票,沒想到往返大巴車堵在路上,不能按時到達車站,也就不能按時發車。另一方面,有不少加班車次沒有坐滿,駕駛員紛紛到候車室吆喝:“有去某某地的嗎?跟我走!”立即就會有一群人圍上去,而空位卻隻有一兩個。自稱“反應比較遲緩”的孟先生,在錯過了很多前來吆喝的司機後,終于抱住一位司機的胳膊不松手,跟着他上了大巴車,“那心情和搶着上挪亞方舟差不多”。

而今年,孟先生隻要乘坐三個半小時高鐵,就能回到家鄉。他最想說的就是一個字:“爽!”再也不必心懷忐忑,不必狼狽返鄉,孟先生說:“以前我對長三角一體化的親身體驗隻有‘包郵區’,現在又多了高鐵直通家鄉。”

第一次坐高鐵回家過年:曾經千辛萬苦,如今一路順風

淮安東站,一名年輕男子一瘸一拐出站,言辭興奮 侍佳妮攝

【家在縣城也一步到家】

上車後,記者發現車廂裡有不少空位置。偶有人低聲交談,口吐相似的鄉音,令人感到親切。從蘇州站上車的高女士,目的地是寶應站。寶應是揚州市下轄縣,地處揚州北緣。談起高鐵,口罩也掩藏不住高女士的笑意:“以前總盼着高鐵通到揚州,沒想到規劃的時候帶上了寶應,一步到家。”事實上,除了寶應,連淮揚鎮高鐵在高郵、漣水、灌南、灌雲等縣級行政區均設有站點。

高女士是80後,從事銷售行業,兒子今年5歲。本來她考慮在蘇州原地過年,但她90歲高齡的奶奶一直念叨着想見孫女和小曾孫。“老太太特别逗,耳背好多年了,别人叫她,她聽不見,我兒子一叫:老太!她立刻就答應。”高女士笑道。

和家人仔細商量後,高女士認為蘇州和寶應都是江蘇省内低風險地區,問題不大,公司也準許高女士返鄉。況且今年可以坐高鐵來回,不必受旅途奔波之苦,于是兒子一放假,高女士父母就到蘇州把孩子接回了寶應老家。坐在高鐵上,她打開背包,記者看到包裡塞滿她給兒子買的玩具和零食。

多年來,高女士一直自駕返鄉,平時開車三個多小時,春節就難說了。她記不清最長的堵車時間,隻隐約記得有一年堵了十幾個小時,當時冰天雪地,好不容易到了服務區匝道前,等待進入服務區的車堵成長龍,根本開不進去,她隻能下車步行,“風從臉上刮過去,簡直像在削水果。”高女士覺得,往年春運最辛苦之處就是不敢喝水,怕上廁所,回到家“嗓子都冒煙了”。

一路上,高女士時不時望向窗外。窗外一片漆黑,但她感到,家鄉越來越近。快到站時,高女士打開一盒腮紅,用指尖摩挲沾上腮紅,再小心翼翼伸進口罩裡,塗抹在雙頰上。高女士說,父母會開車來車站接她,她希望自己摘下口罩時看起來臉色紅潤,讓父母看了安心。

【記者手記】

不僅春節,京滬高速上海至蘇北段,幾乎每逢節假日都會堵車,嚴重時車流甚至一動不動。記者曾聽聞,個别車輛在堵車中生生将汽油耗盡,或遇到碰擦事故卻無法處理,導緻了更為嚴重的堵車;也聽說過往年有自駕遊客自娛自樂,幹脆将車前蓋當桌面玩起了紙牌,還親眼見過有人下車打太極,鍛煉身體。

江蘇省内高速公路四通八達,為日常客運貨運提供了極大便利。但容量有限的高速公路,不能取代高效可控的軌道交通。連淮揚鎮高鐵和鹽通高鐵貫通,結束了蘇北向南不通高鐵、江蘇南北高鐵不能銜接的曆史,對于蘇中蘇北經濟發展,以及長三角高品質一體化發展具有推動作用,也溫暖了無數人心和歸鄉旅途。

第一次坐高鐵回家過年:曾經千辛萬苦,如今一路順風

淮安東站外景 侍佳妮攝

欄目主編:李寶花 文字編輯:侍佳妮

來源:作者:侍佳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