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鬼媽媽》:以愛之名的恐怖故事

你有沒有想過,在另一個平行的空間,你可能還有一個媽媽,她會給你一個五彩缤紛的世界,亦真亦幻,你願意跟她走麼?

如果這個媽媽要把你的眼睛換成紐扣,你也願意嗎?

coraline遇到了一個這樣的媽媽。改編自尼爾·蓋曼同名中篇圖繪小說的《鬼媽媽》講述了充滿好奇心的小女孩coraline在家裡奇幻又驚悚的遭遇。小coraline的新家中有一扇神秘的門,門框小得隻能小孩子通過,爬過那扇門,就會來到一個與現實平行的世界,這個世界有coraline熟悉的一切,但不同的是,這一切都是嶄新的。而“鬼媽媽”,就是coraline的另一個媽媽,她是那個平行世界的主人,依靠給coraline所有她想要但尚未得到的東西吸引她,并且希望将她的眼睛換成紐扣留住她。

一部看似是動畫的電影,卻貼着恐怖片的标簽,這樣哥特式的動畫電影,既暗黑又治愈。類似的題材還有很多,諸如《僵屍新娘》《科學怪狗》《通靈男孩諾曼》等,它們往往借了動畫的殼子,披着恐怖的外衣,講了真善的故事。就像《鬼媽媽》中的coraline,被困在另一個平行世界後,與“鬼媽媽”展開一番鬥智鬥勇,得以救回自己的父母,回到現實生活。coraline的一番努力,其實也是一封小孩子寫給父母的抗議書。

故事的開頭,coraline的父母忙于自己的工作,常常忽視她的事情,買衣服武斷、做晚餐湊活、還不與她溝通。缺乏關注的coraline卻閑不住,于是在新家裡四處探險,是以當她發現另一個平行世界時無疑是興奮的。兩個世界的對比十分鮮明,現實世界的畫面色調灰暗陰沉,帶着泥土氣息;平行世界的色調則溫馨猶如彩色糖果般,既生動又明豔。

現實世界coraline覺得媽媽做的飯難以下咽,平行世界的“媽媽”做的火雞就肥美多汁;現實世界爸爸忙于工作沒時間理她,平行世界的爸爸就為她彈鋼琴、打理花園;現實世界的鄰居家冷清而神秘,平行世界的鄰居家就熱鬧又好客。一切都按照小女孩喜歡的路數進行着,這對于有些孤獨的孩子來說無疑是巨大的誘惑。

電影的前半段有多溫馨,後半段的撕裂就有多恐怖。《鬼媽媽》的恐怖之處在于,它給孤獨的孩子編織了一個美夢,最後揭開這是一個陰謀。它想告訴所有的孩子,不要沉迷于美夢的幻想中,也想告訴所有的父母,如果再不關注你的孩子,他們随時可能被人偷走。電影的外文名是coraline,直譯過來應該是《卡羅琳》,這也是貫穿始終的主線,卻被翻譯為了《鬼媽媽》,或許也是為了突出“媽媽”這個角色在電影中的重要性。

所有父母都是有缺點的,像“鬼媽媽”那樣完美,既能為你做一頓美味的晚餐,又願意給你講睡前故事,還能給你打造一個專屬的花園,創造一個充滿樂趣的世界,那未免太不真實了。

如果說現實世界中,媽媽的忽視給了coraline一個通過平行世界的理由,它暗示着家庭生活對孩子的忽略,将對孩子造成創傷,那平行世界裡的“媽媽”,則代表着父母控制一切的愛,會使孩子失去自我。“鬼媽媽”想把coraline的眼睛換成紐扣,收起她的靈魂,這樣的生活,看似十分關愛,擁有美好未來,實際上已經失控了。

這樣的兩份愛對孩子來說是兩個極端,稍有不慎便會脫離軌迹。(胡不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