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于UI設計師的思考

  由于近期工作關系,經常讨論産品形象與定位的問題,特别關注了ui設計師這個崗位,由于項目以前ui設計都是由研發人員完成,沒有專門的界面設計人員,雖然關于設計心理學、情感設計的理論也粗略學習了一些,但實際把ui設計師融入到團隊中,很多東西需要嘗試摸索。針對此,參閱了一些文章,産生了些許問題,如ui設計要做哪些工作?ui設計師何時應該參與到項目中來?ui設計崗位的産出物是什麼?ui設計師的工作如何評價效果?ui設計師在産品生命周期中應該參與哪些具體的工作?

概念介紹:

    ui ixd(iteraction design)與ue(user experience)都是ui設計的一部分,在軟體研發項目中,對于終端使用者,ui設計師的結果就是産品,原因很簡單,ui就是軟體産品的臉,直接面對的終端使用者,ucd(user centered design)被奉為設計的一大宗旨。

    內建産品開發,ibm開創的模型 (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其将産品的規劃到上市做了一個整體的規劃,開發産品進而變得不再是一系統獨立部門間相對獨立工作後的結果。其倡導市場驅動技術開發,把項目管理的過程應用過程應用到了産品生命周期,正所謂事事皆項目,個人感覺其是把産品的一個完整過程也可以做為一個項目周期。為什麼提到ipd,一是因為剛好聽了這個課程,二來也需要設計的一種方法學。

現狀:

  由于ui設計師在實際項目中所處的位置可能有不同的現象,比較常見的是與平面設計、美工、界面開發等混為一談,因為對待的态度不一樣,是以ui設計師參與項目時機不一樣。比如在軟體産品中,認為其主要職責是美工的,大多在需求明确後,産品的demo成形後,由美工進行美化,也有web頁面設計的,在需求确定後,由ui設計時繪制靜态demo,繪制完成後交給開發組轉化為動态網頁的;個别也有認為ui設計為界面開發的,可能在桌面程式或富用戶端項目中較多,直接以實作為主要工作;在ui設計師完成設計與實作後,設計師可能會較少從測試、效果跟蹤、使用者回報等方面提升ui設計的成果,更多的由開發人員從功能需求的角度進行直接的添加、修改;另外也有團隊認為ui設計師需身兼需求分析的責任,但ui設計在需求分析時需要關注的側重點上也存在一定的模糊性。

網絡搜尋:

  在網上搜尋了一下,很多ui設計師也在反思同樣的問題,提出的最多的一種論調為,"我認為ui設計師在項目初始,就應該加入其中.包括了解項目的市場定位,盈利模式,競争對手等等,而通過分析競争對手使用者界面,可以給ui設計師一個初步的圖形概念,而通過參與使用者調研,使用者分析能夠擷取到使用者特征,年齡,需求,喜好等方面的資訊,這些方面的資訊,在風格定位,把握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了解産品架構,知道什麼功能應該做,什麼功能應該突出,在參與了以上工作的制定後,相信許多ui設計師對自己所要設計的産品,已經是信心十足了吧.後期在通過分析使用者報告,使用者回報等方面資訊,做出界面上的調整,這樣一來,一個完善的産品就可以面市了,而這個産品,再也不是一個全憑ui設計師個人喜好所設計出來的産品了.. "(摘自 http://tieba.baidu.com/f?kz=494736276 )。

    仔細分析我們不難發現,這段話中展現了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思想,圍繞使用者的心理、使用習慣、市場定位等因素為ui引入了切實可用的要素,同時也強調了設計過程的全局參與性,這與ipd的産品理念是一緻的,當然細究起來,如果設計師在産品規劃期就參與而非一個項目起始時才參與,那會更加理想。ui設計強調的是以使用者為中心,ipd強調的産品的內建開發,在産品的全過程中都是端到端的,以市場為導向的,自然離不開産品設計,一個産品的産生從市場調研、規劃開始,到最終上市,是一個完整的周期,當産品是軟體産品時,ui設計時也就擔當的産品設計的職責。

    如果上述的過程出現了,相信會産生好的結果,而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我們更多遇到的是産品已定位,項目已啟動,甚至于需求已明确的情況下,ui設計才加入進來;另外一方面,為了節約成本,一般公司的老闆不會在項目初期引入一個經驗豐富的ui設計師。那麼在ui設計參與項目的時間不确定下,如何才能使我們的ui設計師更快的創造價值呢?

   思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