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燒錢買來的CDN營收,真的能換來雲計算的未來嗎?

當資本瘋狂湧入後,身在其中的企業似乎不再追求賺錢,而是享受這種“快感”。

當下,處于亂戰中的cdn市場,就正遭遇着這樣的洗禮。繼兩年前發動cdn價格大戰後,2017年3月29日,國内某公有雲廠商又一次在cdn市場舉起價格屠刀,宣布cdn降價35%。這一招的确很“刺激”,會奏效嗎?

燒錢買來的CDN營收,真的能換來雲計算的未來嗎?

我們見過最熟悉的打法是:一方市場穩固後,賺取到穩定利潤的“産糧區後院 ”,才會用激烈的方式去攻占另外的地盤。持續虧損的公有雲市場是不是這樣的“糧倉”?cdn領域價格戰會不會讓雲廠商還沒從雲服務虧損的“坑”裡爬出來,又掉進了另一個“深坑”呢?

雲服務商要曲線救國,很容易掉入新的坑

最近兩年來,aws商業上的成功,令全球資本趨之若鹜。光環效應下,國内外資本也競相紮進公有雲市場。

然而,目前的情況是,盡管資本高歌猛進,但國内外公有雲市場卻并不光鮮。國際上,aws已經實作規模盈利,azure奮力追進,其餘公有雲廠商均未擺脫虧損的泥潭。國内市場上,除第一名外,其餘市場佔有率更是相對分散,競争相當慘烈。

短期來看,國内公有雲的排位賽競争還遠未結束,公有雲服務商處于虧損狀态,就連喊着要颠覆世界的阿裡雲也沒逃出持續虧損的泥淖。金山雲、青雲、ucloud、七牛雲、世紀互聯、鵬博士、華雲、京東雲等多達20餘家混戰在一起,靠着裹挾進來的資本大打價格戰。

各大雲服務商為了搶占市場,都将降價作為重要手段;不少靠融資活下去的雲廠商,為了追求更亮眼的資料,不惜成本燒錢搶使用者,在這種趨勢下,要想盈利幾乎是天方夜譚。一邊是瘋狂擴張,一邊卻虧得一塌糊塗,如此種種,讓公有雲的盈利變得遙遙無期。

然而,資本是有容忍度的,一旦看不到成長與回報,投入就會戛然而止。于是,cdn就成了雲服務廠商曲線救國的籌碼。

一年前,多家雲服務商選擇進入cdn領域,欲開辟新大陸,采取了價格戰這一簡單粗暴的市場政策。

部分雲服務商涉足cdn行業确實存在多個層次上的考慮:

一是,cdn服務有利潤,這是曾經的牛股網宿科技給外界的一個普遍印象,連年的利潤增長讓雲服務商認為,可以用cdn的盈利來填補雲計算虧損的窟窿;

二是,隻做基礎設施層面的iaas服務,短期無法盈利,通過疊加增值服務,拿cdn當誘餌,或許是雲廠商排隊入局cdn領域的如意算盤;

第三點可能更被看重,資本是逐利的,各雲廠商都懷揣着上市賺大錢的野心,多了cdn的概念,不僅能把營收規模做大,估值也能水漲船高,何樂而不為呢?

這種曲線救國的打法對不對,目前仍是一個未知數,短期來看并不樂觀。表面上,cdn巨頭akamai盈利可觀,國内cdn老大網宿科技也在賺錢,但十幾年來,中美cdn市場上,一直各隻有一家盈利。藍汛去年虧損4.9億元,帝聯虧損接近6000萬元。部分雲服務商忽略了cdn的門檻,貿然進入cdn領域,很可能又掉進了新的坑裡!

殊途同歸,誰離目标更近一步呢?

從計算切入分發,符合産業發展趨勢和規律,兩者也存在協同效應。雖然各家都打着普惠的旗号,讓小微企業能夠享受彈性的雲服務,但時至今日,雲服務商都在緊盯2b的企業級市場。2b端業務擷取使用者的成本要更高,具備綜合解決方案的能力,才能顯著提高單使用者的arpu值。

對企業使用者而言,一體化的雲服務,能快速部署,統一規劃,也能避免後期運維過程中異構軟硬體環境的管理問題。是以,阿裡雲等順勢切進來,豐富其雲服務功能,算是順勢而為。

同樣,在存儲、分發、安全方面有優勢的雲廠商,也早就開始戰略布局雲服務,一腳插進計算市場。七牛靠存儲起家,網宿科技以cdn切入計算。

然而,當兩者互相入侵之後,雲服務商開始集體呼喊cdn服務行業的狼來了,擔心傳統 cdn服務商會被革命和替代。但其實,無論是從分發,還是從計算進入雲服務市場,都是殊途同歸。問題隻在于,究竟哪一扇門才是捷徑,誰離目标更近?

一、雖然雲服務商開始互相侵入對方的強勢市場,但以雲主機為主打産品的雲服務商在雲的基礎上延伸出cdn服務,偏重于集中式架構,受制于此,在邊緣計算承載上存在不足。

以cdn為主打産品的雲服務商一開始就是分布式架構,是“集中+邊緣”的模式,節點數量夠多夠廣,離使用者更近,能實作短路徑的内容分發以及更快速的響應。這方面,以cdn起家的雲服務企業可能擁有更好的基礎。

二、小微企業選擇雲服務,不一定會考慮中立,但大客戶的選擇和決策就不一樣了,不僅僅看價格和服務品質,中立更是原則問題。6月22日,亞馬遜收購全食超市後,部分美國零售商已對aws服務表示了擔憂,近期更多零售商加入進來,集體決定可能會棄用亞馬遜aws雲服務,原因就是資料的安全。

國内的阿裡雲、金山雲等雲服務商同樣面臨類似的拷問,他們對外提供的雲服務,不中立是最大的“失分項”。但雲服務後續增長潛力更大的領域是傳統企業數字化市場,這種競争關系的困擾會愈發突出。

最有可能的結果是,主打自助化平台的雲服務商最終隻能做中長尾的小微客戶的生意,大客戶還是會站到中立的第三方雲服務商一邊。

三、雲服務更适合怎樣的銷售方式?目前來看,公有雲服務售賣采用了線上為主的銷售方式,但這一模式适用cdn服務甚至要求更高的專有雲服務嗎?答案還是取決于客戶類型。大中型客戶,定制化需求複雜,需要持續不間斷的服務,必然要比對線下銷售團隊,進行線下定制服務。小微客戶,需求相對簡單,大多選擇通用的标準化服務。

随着傳統企業數字化浪潮的興起,未來中國對定制化需求、對服務能力的要求會越來越高。但是,部分雲服務平台自主化的模式決定了其很難貼身跟進為其提供服務。

四、整個cdn市場的規模不斷擴大,很容易讓人想從這塊蛋糕賺錢,其實“錢很好賺”卻一個極具迷惑性的假象。從全球範圍來看,cdn服務廠商多達上百家,但全球市場能實作盈利的隻有網宿科技和akamai兩家,其餘的都在虧損。

事實上,cdn的門檻已經越來越高,市場對cdn服務商的節點數量、帶寬規模及備援、業務種類、技術領先、穩定性、響應速度、服務品質等問題都提出了嚴格的要求,搭建一套覆寫全國乃至全球的cdn平台遠比一套雲計算系統要難得多,更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和人力。

就連雲計算巨頭azure以及rack space都未涉及cdn,而是采用的akamai的。這樣看來,大批的雲服務商想要通過計算湧入分發市場,結局怎樣,不言自喻。

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是,貿然殺進來的部分雲服務廠商,在真正進入到cdn行業後突然發現,cdn市場不僅競争激烈,并且難以盈利,長此以往,退出cdn的競争便是必然。

取悅資本,一味打價格戰可取嗎?

一面是持續爆發的市場,cdn市場的容量不斷擴大。另一面,中美僅有akamai和網宿科技兩家公司盈利的殘酷現實,這一賽道上的其餘參與者都在虧損。

随着4k、vr、ar等應用的出現,網際網路流量持續爆發,資料傳輸呈高頻化,cdn将承擔起邊緣計算的任務。根據information telecoms & media的統計資料顯示,美國cdn市場相對成熟、飽和,市場滲透率超過50%,但中國的滲透率僅有7%~8%,未來五年國内cdn行業将會高速增長。

但長遠看,cdn賺錢一定是建立在相當大規模和營運經驗的基礎之上的。這個時候殺入cdn戰場并不明智,意義也不大。一味地燒錢、降價的打法行不通。

雲服務商踏進cdn市場,不排除在資本層面上短期“套利”的嫌疑。

目前國内公有雲市場已經變成了資本驅動的大戲。今年4月,ucloud宣布獲得9.6億元的融資,6月,青雲透露完成了10.8億元的d輪融資,同樣在6月,華雲資料完成了f輪15億元的融資。

顯而易見,數十億元的資本洶湧而入,在讓整個市場躁動起來的同時,也将雲服務廠商推到了“獨木橋”上,賠錢也要進入cdn領域。因為隻有做大營收,才能提高估值,講一個讓資本滿意的故事。

商業總要回歸到本質,賺錢是硬道理。看看網際網路行業裡爆發的一輪輪的價格補貼大戰,就像當年o2o行業裡催生出來的泡沫,結果必然會破裂。

商業邏輯一旦站不住腳,燒錢帶來的市場佔有率和使用者都存在巨大的水分,等市場回歸理性後,隻有高品質的服務才能幫助使用者實作價值、業務創新,傻粗燒錢方式,結果隻會竹籃打水一場空。

本文作者:佚名

來源:51cto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