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智能合約有哪12大應用場景,又有哪些坑需要規避?

雷鋒網此前也對智能合約做過相關報道和介紹,nick

szabo 于 1996

年将智能合約描述為「一套以數字形式規定的承諾,包括當事人履行這些承諾的協定。」這項術語的定義沿用至今。但是,技術不斷發展,使得新型智能合約成為可能。智能合約将在很短的時間内,實作合同執行方面的自動化,且它能實作的還有很多。「contracts-for-difference」是一個示例軟體,根據更新的市場價格不斷調整餘額并配置設定現金流量。

但是新的挑戰也随着新的機會到來。

所有的智能合約,不管它們會應用于怎樣的領域,都涉及到代碼。這些代碼可能并不總是按照預期執行。這樣就會造成資訊可能會被延誤或中斷,正在傳輸的資料可能會被損壞。此外私人加密密鑰可能會遭到黑客入侵。必須考慮這些事件所帶來的責任的影響。

以下是白皮書介紹的 12 項智能合約的使用案例,雷鋒網(公衆号:雷鋒網)編譯如下,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智能合約有哪12大應用場景,又有哪些坑需要規避?

智能合約可以允許個人擁有和控制包含資料,信譽度和數字資産的數字身份。它允許個人決定向對手披露何種資料,為企業提供深入了解客戶的機會,且交易對手不必持有敏感資料來驗證交易。這雖然促進了解客戶的需求,但減少了責任。此外,它還提高了依從性,彈性和互操作性。

智能合約有哪12大應用場景,又有哪些坑需要規避?

智能合約可以将統一商業代碼(ucc)檔案數字化,并自動更新和釋出流程,還可以自動地完善貸款人的擔保利息信用建立。

它們可以自動遵守在未來某一時期要求銷毀記錄的規則,并使申請自動發放、自動更新或自動請求抵押品的 ucc 留置權成為可能。在執行此類功能時,智能合約降低了法律成本。

智能合約有哪12大應用場景,又有哪些坑需要規避?

智能合約可以簡化資本表管理,能夠繞開證券保管鍊中的中間人,便于自動支付股息,股票分割和債務管理,同時降低了操作風險。結合分布式賬本上的證券,智能合約能夠将工作流程數字化。

在特拉華州,加密簽名可能需要有效的立法來澄清當地的公司法允許在分布式賬本上注冊。

發行者自然會想知道他們的證券持有者都是些什麼人,但是一些買方公司将保護這些資訊。

智能合約有哪12大應用場景,又有哪些坑需要規避?

智能合約可以通過快速信用證和貿易支付開啟來簡化國際貨物轉移,同時獲得更大的金融資産的流動性。它們還可以提高買家,供應商和機構的融資效率。

考慮到貿易融資。智能合約程式的行業标準需要更廣的接受度。此外,政府必須确定在執行失敗的情況下,特别是在糾紛和違約的情況下,法律應當如何界定責任。

對于貿易金融而言,結算系統、技術要求和離散生态系統的整合是重要的三元素。

智能合約有哪12大應用場景,又有哪些坑需要規避?

智能合約可以簡化交易後的流程,消除每個交易對手履行的驗證交易,在适當的貿易活動中減少重複過程。它們制定了一套标準的合同條款,并優化場外交易衍生産品的交易後處理過程。它們還能夠實時評估位置,以便監控和減少錯誤。

考慮到衍生産品的智能合約,重要的是要解決與監管改革相關的協定變更。

智能合約有哪12大應用場景,又有哪些坑需要規避?

财政組織可以利用智能合約進行準确,透明的财務資料記錄。智能合約允許跨組織間進行統一财務資料,改進财務報告并降低審計成本。

通過提高資料的完整性,智能合約支援市場穩定性不斷增長,此外,它們還通過允許組織之間分攤成本來降低會計成本。分布式賬本網絡和遺留系統之間的互操作性對于财務報告而言非常重要。

智能合約有哪12大應用場景,又有哪些坑需要規避?

智能合約可以通過自動連接配接各方來完成抵押合同的執行,進而提供流暢且不易出錯的體驗。智能合約可以在貸款支付時自動處理付款并從土地記錄中釋放留置權。

它們還可以提高所有參與方的記錄可見性,并有效促進付款的跟蹤和驗證。它們減少了人工操作過程中的錯誤和成本。為了實作這一點,數字身份的核驗非常關鍵。

智能合約有哪12大應用場景,又有哪些坑需要規避?

促進财産轉移的智能合約可以防止欺詐,提高交易的透明度和效率,并加強身份的可信度。此外,還能降低審計成本。要實作這一點,政府需要為電子備案制定公共協定。

智能合約有哪12大應用場景,又有哪些坑需要規避?

智能合約可以讓供應鍊中的每一步變得實時可見。網際網路裝置可以将産品從工廠工廠中的房間轉移到商店貨架之間的每個步驟都記錄下來。

它們促進粒度級别的庫存跟蹤,這有利于保護供應鍊的融資、保險和風險。這種增強的跟蹤和驗證技術降低了盜竊和欺詐的風險。如果想讓智能合約實作大規模應用,供應鍊參與者必須證明其身份,包括公司,機構,個人,傳感器,設施和産品等。

智能合約有哪12大應用場景,又有哪些坑需要規避?

智能合約可以改善目前混亂的汽車投保及賠付流程。智能合約可以記錄相關政策、駕駛記錄和駕駛員報告,允許網際網路車輛在發生事故後立即執行索賠。

合約能夠自動處理索賠,驗證和付款過程。每個投保人的存儲庫中都包括了駕駛記錄,車輛和事故報告曆史。消除重複的報告也會節省成本。不過,這些都需要跨行業協作來解決技術,監管和财務上的挑戰。

智能合約有哪12大應用場景,又有哪些坑需要規避?

智能合約可以通過增加跨機構的可見性來改善臨床試驗。隐私保護計算改進了機構之間的資料共享,同時可以自動化患者的資料。合約可以簡化試驗過程,改善對跨機構之間資料的通路,并可以增加患者隐私的可信度。

對于在啟用區塊鍊的網絡上執行的智能合約來說,驗證,授權和身份仍然是有待解決的問題。

智能合約有哪12大應用場景,又有哪些坑需要規避?

智能合約可以促進癌症資料的共享。他們可以促進患者同意管理過程和彙總資料貢獻和資料共享,同時保護患者的隐私,這可能需要新形式的區塊鍊技術來提供實時通路和資料保密性。

白皮書對智能合約代碼對于法律分析的影響進行審查。當一行行的代碼變成合同時,将導緻以單獨形式存在的智能合約,合同法的應用可能會變得複雜。

智能合約不會取代傳統的合同法。但是,對于完全用代碼編寫的智能合約來說,法院在應用合同法來确定何時或是否形成合同,是否履行了其義務,是否有違約等方面将面臨挑戰。 在過去十年中,法院接受了金融服務中的電子合同;此外,法院也認可了點選生效協定是可執行的合同形式。 合同應該簡單地包括保險合同,托管和特許權的配置設定。其他合同可能會涉及到更多的主觀判斷,這将使自動化執行更具挑戰性。 如果出現交易的可逆性,主觀分析,複雜或模糊原則的程式設計,或區塊鍊和外部世界之間的廣泛的互相作用等情況,可能就很難開發合同。 雙方還必須商定好資訊将如何進入區塊鍊。在某些區域,将必須信任外部的參與者。 如果發生争議,所涉及的領域和概念将決定法院和律師的參與程度。盡管智能合約提供了确定性,但合同法必須具有一定程度的靈活性來管理主觀問題。 編碼員将受到挑戰,他們需要将公平交易,誠信和其他主觀概念錄入智能合約中。 雖然智能合約将減少對人力的需求,但監管監督依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比如需要人員對智能合約的代碼進行稽核和解釋)。

【招聘】雷鋒網堅持在人工智能、無人駕駛、vr/ar、fintech、未來醫療等領域第一時間提供海外科技動态與資訊。我們需要若幹關注國際新聞、具有一定的科技新聞選題能力,翻譯及寫作能力優良的外翻編輯加入。 

履歷投遞至 [email protected],工作地 北京。

本文作者:蔡羽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