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62年李克農上将去世,死因衆說紛纭,兒子李倫出面澄清真相讓美國吃盡苦頭的“特工之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戰士沒有打過一場仗的“國軍上将”

作者:通政司知事

1962年2月9日,我國偉大的革命先烈李克農上将,于北京協和醫院去世了。

由于其去世時年齡不大,一生經曆堪稱傳奇,當時人們還就其去世原因展開了一場争論,甚至有人說是美國不滿于北韓半島上戰争的失敗、以至于給李克農上将投下了慢性毒藥,可以說是鬧得滿城風雨。

為何人們會将李克農上将之死聯系到美國身上?其子李倫又說出了什麼令人潸然淚下呢?

1962年李克農上将去世,死因衆說紛纭,兒子李倫出面澄清真相讓美國吃盡苦頭的“特工之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戰士沒有打過一場仗的“國軍上将”

1950年北韓戰争爆發,美軍不聽警告跨過三八線,危及我國國土安全,我國幾十萬志願軍在彭德懷總司令的率領下,浩浩蕩蕩奔赴北韓半島,正式拉開了抗美援朝戰争的帷幕。

抗美援朝戰争大緻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1階段是包括5大戰役在内的“對抗階段”,而第2階段則是我軍打垮了美方的士氣,雙方進入“邊打邊談”的階段。

到了第2階段後,美軍已然無力發動大規模戰争,最終隻能被迫與我軍展開談判,而此時,我黨中央卻犯了難,該派誰去和美國談判呢?

“你父親啊,可是個大特務。”

就在我黨中央上司們都在犯難的時候,毛主席突然想起了他當初和李克農上将女兒李冰的談話,随即就親自點名,由李克農上将來擔任這次北韓談判的總負責人。

而在得知了毛主席的安排後,鄧華以及洪學智等抗美援朝進階将領也都紛紛點頭,連忙說道,

“他合适!他合适!”

彼時的李克農上将是我國軍委情報部部長、外交部常務副部長,對于美國自然是相當了解的。

在得知中央任命後,他也沒有推辭,當即從新華社外交部一共抽調出了30多人,組成了一個“精英談判部”。

大家都知曉,美國在當時雖然迫于形式同意了談判,但是根本就沒有談判的誠意,不僅屢次對我軍展開局部性的騷擾,而且在談判會上提出了一系列不合理要求。

面對美軍的左右搖擺,李克農上将充分表現出了一位談判官的冷靜和堅守,既不畏懼于美軍的聲勢,也不盲從于美軍的吹捧,就那麼耐心的與美國談判組反複磋商。

1962年李克農上将去世,死因衆說紛纭,兒子李倫出面澄清真相讓美國吃盡苦頭的“特工之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戰士沒有打過一場仗的“國軍上将”

關于美軍提出要求的不合理問題,我們這裡不妨舉例來看。

當時畢竟還處于戰争時期,為了保證雙方談判代表團的安全,李克農提議雙方車輛上插一枚紅旗、以示區分。

可美國談判組不幹,他們覺得紅旗是共産黨的象征、非要插藍旗,在得知了我黨炮兵團有看到藍旗開炮的習慣後,美國人又要求插白旗。

這次談判究竟有多難呢?這裡給大家列一組資料,大家就可以清晰地體會到了。

在中美談判的過程中,曾經有5次談判破裂、兩次談判位址遷移,僅僅是雙方代表大會就開了58次,至于各種商議細節的小惠,更是開了733次之多,累計用時747天。

談判剛開始的時候,美國談判組方面是信心充足、态度倨傲,可是等到談判後期的時候,自诩為專業的美國談判組成員們已然是垂頭喪氣,被徹底磨去了精氣神。

曾經參與過該次談判的美國人陳納德在1955年會議上曾經公開陳述過這樣一段話,

“中國情報界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戴笠,一個是李克農,從北韓談判的經曆中來看,李克農可能還要比戴笠強得多。”

1962年李克農上将去世的時候,美國中情局甚至還慶幸從此少了一位強有力的對手。

由此可見當年北韓談判中,李克農上将究竟給予了他們多大的壓力。

而美國能搞出如此做派,也難怪當時國内盛傳李克農上将之死,是美國人下了慢性毒藥所緻了。

就在衆人都以為李克農上将之死是美國人暗自下手的時候,李克農上将的兒子李倫出面澄清了真相——李克農上将之死并不是來自于其他人的迫害,而是源于他自己。

1962年李克農上将去世,死因衆說紛纭,兒子李倫出面澄清真相讓美國吃盡苦頭的“特工之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戰士沒有打過一場仗的“國軍上将”

這裡的意思自然不是自殺,而是指李克農上将為國為民、不顧自己,由于長久的疲勞與傷痛而抱憾離世。

根據理論以及我國的後來相關報道所說,李克農上将1962年去世的時候,其死因是“腦軟化”,而這種疾病往往是由于過度用鬧、身體沒有得到足夠的休息而引發的。

情報從業人員本身就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更何況是李克農上将這種直接潛伏在國民黨眼皮子底下的,可以說他為我黨拿到的每一份情報的背後,都有着直面死亡的風險。

而長期的高壓生活不僅僅導緻其精神極度緊張,同樣也使其無法安然休息,長此以往,積勞成疾已是必然。

在戰争過程中,李克農上将的身體其實就已經出現了許多的問題,他甚至還一度被派到蘇聯地區去休養;而等到解放戰争勝利、終于能喘一口氣的時候,李克農上将的身體情況已然相當嚴重了。

1952年,李克農上将代表我國去北韓參與北韓談判,雖說當時是由毛主席拍闆的,可其中也離不開他的的主動請纓。

彼時我黨上司人們都在為李克農上将能夠去參加談判而感到穩妥,可與此同時,他們也都深切關注着他的身體。

“他當時的身體已經很差了,大家都讓他不要去,他不聽。”

當毛主席和周總理希望他能回國休息以及治療時,李克農上将卻拒絕了,并表示“臨陣不換将!”

而說起李克農上将的經曆,那可就太過傳奇了,他不僅是能夠力壓戴笠之威名的“特工之王”,更是我國55位開國上将中唯一一位沒有帶過兵、打過仗的“國之上将”。

他的殊榮全是自己一刀一槍掙來的。

1962年李克農上将去世,死因衆說紛纭,兒子李倫出面澄清真相讓美國吃盡苦頭的“特工之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戰士沒有打過一場仗的“國軍上将”

1926年27歲的李克農上将加入了中國共産黨,并憑借其出色的能力,成為了我黨在安徽地區的代理人,率領隊伍與國民黨大軍閥陳調元展開了激烈的鬥争,隻可惜彼時的國民黨勢大,他被迫前往南京地區,以報社創始人的身份掩蓋蹤迹、繼續為我黨展開工作。

1931年,蟄伏在國民黨内部的李克農上将迎來了他的高光時刻。

彼時我黨核心人物顧順章由于内奸出賣、不幸被捕,而令人感到憤怒的是,顧順章作為我黨早期的上司人之一,在還沒有經曆嚴刑逼供的時候,竟然就全盤招供、出賣了很多同志,以至于恽代英、蔡和森、陳赓以及向忠發等人不幸被捕,而周總理,毛主席等同志的處境也岌岌可危。

就在千鈞一發之際,獨立于顧順章情報工作之外的李克農上将得到了消息,他立刻通知了我黨中央,并協助周總理等上司人展開了撤離工作,在為我黨早期的上司組織保留了重要的有生力量。

由于李克農上将在情報工作上完成得極其卓越,是以後來他也被評為“黨的秘密工作四傑”之一。

當然,反叛我黨的顧順章也沒什麼好下場,因其妄圖在國民黨内組建“新共産黨”,被蔣介石直接殘忍殺害。

在顧順章事件之後,李克農上将陸續擔任了政治保衛局局長、紅軍工作部部長等職務,主要負責的是當時我黨的政治保衛工作。

後來他還跟随部隊進行了兩萬五千裡長征、與張國焘所謂的第二中央展開了積極鬥争,對我黨來說居功甚偉。

1962年李克農上将去世,死因衆說紛纭,兒子李倫出面澄清真相讓美國吃盡苦頭的“特工之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戰士沒有打過一場仗的“國軍上将”

自1935年我軍抵達陝北地區後,李克農上将就正式擔負起了外交工作,成為了周總理的副手。像後來的西安事變、統一戰線的确立,他在其中都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的。

國共第二次合作期間,他不顧危險,在國民黨的眼皮子底下展開了工作;國共破裂後,又是他帶着同志們突破一路艱難險阻,成功回到了重慶、與我黨大部隊會合;在抗戰勝利、解放戰争開始後,是他一力肩負起了當時的情報管理工作,為我軍的劣勢翻盤創造了空間。

由于其卓越的個人能力、堅定的革命信念,1955年9月大授勳中,他不僅拿到了一級解放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以及一級八一勳章,更是獲封上将、舉世聞名。

雖然李克農上将一生都沒有帶過兵打過仗,但是他所為之奮鬥的戰場,其艱險程度絲毫不比前線遜色,我們甚至可以說,他所負責的情報部門才是戰場,真正的第一線!

與之相比,國民黨所謂的“特工之王”戴笠無疑隻能退讓一步,畢竟戴笠本身隻是蔣介石手中的一柄劍,就連最後死都死得蹊跷,疑似死于國民黨内部的勾心鬥角,這又如何能與李克農上将相比呢?

而英雄之是以被稱之為英雄,或許就因為其敢做最後的炬火,李克農上将的生命消逝了,但他的精神與那時十數萬志願軍将士們一起,銘記在了無數國人的心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