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曦域資本黃曉黎:科技金融的現在與未來

雷鋒網(公衆号:雷鋒網)按:格隆彙“決戰港股”第八站廣州站峰會上,曦域資本創始人黃曉黎女士圍繞"科技金融的現在與未來"這一主題并結合自己個人在一級市場的投資經驗深入淺出的為大家解剖了關于科技金融的方方面面,可謂是幹貨滿滿。本文是黃曉黎女士現場演講原文實錄,轉載自@港股那點事,作者黃曉黎。

黃曉黎女士曾任景林股權投資基金創始及管理合夥人、金杜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具有20年證券及投資從業經曆。黃曉黎女士曾帶領建立景林一級市場投資業務,連續進入清科、投中的業内前10名,管理基金超過70億人民币。其擅長網際網路和大消費投資,曾主導投資滴滴、達達、大衆點評、虎撲體育等行業明星項目。

曦域資本黃曉黎:科技金融的現在與未來

大家上午好!實際上這是我第一次參加二級市場的會議,因為雲鋒金融的ceo是我的好朋友,我希望這次分享可以給大家帶來點什麼。我偶爾會看一下二級市場對我們科技金融、網際網路金融這個行業的評價和熱點,我感覺跟一級市場投資有很大的差異。

希望通過我這次的分享,至少能讓大家對科技金融有一個相對理性的認識,一方面不要把它認為網際網路金融就是p2p,p2p就是騙子,另外也不要把它認為科技金融無所不能,現在就可以颠覆傳統金融。

下面我來大概的講一下,其實最核心的就是現在所謂的科技金融跟傳統金融的區隔在哪?它最大能夠發揮效用的空間在哪?這實際上也是我們一級市場重點投資的領域,另外如果有時間,我再稍微帶一下監管和退出的問題。

曦域資本黃曉黎:科技金融的現在與未來

首先讓我們看一下整個科技金融的發展曆程。

有幾個标志性的事件:一是2003年的支付寶誕生;2013年的餘額寶。支付寶誕生,包括2010年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發放解決了線上支付的問題。這實際上是線上金融的一個基礎,2013年餘額寶上線實際上解決了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問題,大家可以線上上去轉帳、線上理财,消費習慣迅速養成。

從2013年之後,移動網際網路有了及其快速的發展,微信出現到現在也有六七年時間,移動網際網路五年時間基本已經完成全面覆寫,整個流量紅利到頂了,金融在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過程中迅速滲透,從p2p、線上借貸到花呗、京東白條、網際網路保險、網際網路銀行、移動支付,到大資料服務、消費金融、供應鍊金融、區塊鍊、智能投顧。

曦域資本黃曉黎:科技金融的現在與未來

為什麼以前我們叫網際網路金融?原因是在支付寶和餘額寶之後隻是解決了線上和線下的連接配接,那個時候更多的是一個移動網際網路的流量紅利所帶來的網際網路金融,最典型的就是p2p和理财平台,它實際上快速發展得益于流量快速發展以及一些監管的紅利。

随着移動網際網路的紅利沒了,而且bat越來越強大,空間也沒有了。網際網路人會發現原來金融後面是有風控的,它的風險實際上一直是滞後去展現的,随着監管的不斷趨嚴,大家才會知道網際網路金融不能代表整個新金融,提到了科技金融、數字金融,才會從這個時間點,從2016年開始大家開始更理性地看待金融的發展。

我說一下核心是什麼?核心就是叢集的技術推動着發展,一開始是網際網路技術,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現在實際上是以大資料技術為核心的包括人工智能、區塊鍊等叢集技術。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騰訊企鵝智庫的報告,它認為未來2-5年是叢集技術爆發式發展的一個分水嶺。五年之後新的bat的位置包括各個産業的變化,可能就像五年前剛剛熱鬧移動網際網路,又格局已定。

實際上來講,整個金融發展是伴随着科技不斷的發展而變化的,網際網路技術和雲計算技術是一個基礎設施,大家能夠通過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更友善地連接配接,雲存儲更低成本,雲計算會解決效率的問題,大資料可以解決風控、個性化的需求服務,包括一些其他的應用,比如區塊鍊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會更加突出。

實際上這是一個叢集技術,我在一年多前從景林出來,景林是二級市場的老牌機構,我負責一級市場的投資,我出來實際上就是看好這個叢集技術的商業革命,當年我們趕上了移動網際網路投資熱潮,在之前的電商包括門戶我們是沒有趕上的,我們可以很清晰地看到這次的叢集技術革命性的推動将在未來的五年裡面發生,這五年實際上是最好的投資時機。

曦域資本黃曉黎:科技金融的現在與未來

大家可以看看這些技術是一個産業一個産業去影響,哪些最先影響呢?實際上就是金融,原因是金融已經是資料化完成,它不需要傳感器、智能硬體、電商、物流,不需要商品。金融跟所有的新技術嫁接是最能實作效益的,傳統金融的服務屬性是很差的,包括很多空白市場留了很大的空間。

是以我第一個選擇的投資領域就是金融。我想最先資料化完成的就是最先變革的,下面可能是醫療服務,再下面是消費,然後是工業4.0,一項一項有一個大資料基礎不斷完善的過程。

一方面,新技術在金融領域裡面到底在哪些領域産生了最大效益,也就是它最大的社會價值在哪。另外一方面,科技對金融的長遠影響是什麼,比如說一些新金融品種的産生,一些底層技術架構和業務邏輯的變革和更新,進而從外圍開始一點點走向金融的核心,最終達到金融整體更新。

曦域資本黃曉黎:科技金融的現在與未來

現在的科技金融跟傳統金融相比在哪些領域裡面是最有優勢的?為什麼?我覺得第一個最有優勢的就是2016年和2015年比較熱的供應鍊金融和消費金融裡面的展現最突出,因為網際網路最擅長的是長尾、分散市場,它能夠很低成本的去連接配接。

很多長尾市場在中國傳統金融領域是空白的或是沒有被有效服務到的,我們通過網際網路技術,比如我投的一些公司,最典型的是做什麼呢?它其實是做了一個中間的技術平台,上端去連接配接這種小b或者是c端,它通過一些場景,比如一些核心企業、一些管道,把這些場景全部連接配接起來,然後通過自建的技術系統把這些分散的資産集合起來,迅速地轉化成為标準化的金融機構能夠認可的資産,資産聚集到一定量之後,就可以對接資金端、金融機構。

是以實際上現在的銀行還是做銀行的事,它輸出資金,但是中間大的服務,連接配接小b和c端的服務是由我們這種金融技術公司去完成的。

在去年我投了3個這類的公司,實際上它的理念都一樣:一個是未來的好資産是稀缺的,一個是新技術在資産裡面的應用就是小額分散的,能夠持續産生的資産。是以我選擇三個類别,包括群星和米麼、巧房。

曦域資本黃曉黎:科技金融的現在與未來

我稍微講一下,群星金融做的很簡單,所有的上市公司都是它的核心企業,包括一些稍微大一點的公司,它們每天早上會把他們新确認的應收賬款傳給群星金融,群星金融通過前兩年的資料對公司上下遊的小微供應商做一個授信,它可以把整個授信和發放貸款的整個過程在它的平台上完全電子化完成。

原來一個應收賬款的保理需要兩萬塊錢的成本,現在這個平台完成幾乎邊際成本為零,它上面的小微可以非常友善地用手機、pc端知道我今天借多少錢,它可以實時顯示說你今天确認了100萬的應收賬款,可以借80萬,小微企業主說我今天借2萬塊錢,明天就還,可以按天計息,非常友善,而且對它的成本大大降低。

群星金融在裡面其實是前端跟小微的利率水準是8-12%,後端借用的還是核心企業的信用,它是沒有改變金融裡面信用評級的,是以它把後面的資産集合起來之後,比如銀行就給這個核心企業貸款,按照5的成本貸款,它可能加點價就是5.5,銀行多做了一點生意,信用本身跟它的流動貸款是一樣的,而且有非常好的平台實時控制。

這個平台是把核心企業、保理公司,小微、供應商都連接配接起來,全部過程電子化,實作了資訊流和資金流的閉環,規模形成資産之後,後端的資金端對接銀行,接abs,這其實是中間的一個平台,它盡管是一個資産的制造平台,但它實際上是一個科技公司,這就是典型的怎麼把分散資金收集起來。

米麼是做消費信貸的,大家都知道線上的流量超級貴,是以新的創業者都是從線下找流量。你要躲過bat幹不了的事,你線上下試了幾個行業以後選擇了醫美行業,因為這個行業增長是非常快的,而且是女性使用者,它把所有線下醫美市場都占了,現在占了50%以上的消金份額。

醫美有一個好處是毛利足夠高,一般醫院也是願意貼息的,對于客戶來講是零首付,零利息,它後面實際上是醫院承擔一定的成本,它把線下場景的分散資産收集上來,核心能力是大資料風控,你隻要給我你的手機号和身份證号,我3分鐘之内就告訴你能否貸款,這就是它的核心能力。

這些人是招商銀行信用卡中心出來的一幫人,最早實踐這種資料風控的,它這樣就是把一些持續能夠産生的小微信貸資産聚集在一起,聚集在一起之後,一開始創業的時候接個p2p,慢慢接小貸,然後慢慢可以接銀行、保險。比如華潤銀行在看米麼資産的時候,可以把它整個系統裡面所有的程式、邏輯都分析得很清楚,運作一定周期完成一定資産之後,它每筆資産都是可以追蹤的,可溯的,風險更可控,也足夠分散,彙聚起來就成為持牌金融機構願意接受的非常好的稀缺資産。

巧房也是類似的,在上海,有30-40%的房産中介用了它的saas服務來做二手房交易,真實房源、真實交易在它的這個系統裡面都有所展現。我們通過這個系統把中介連接配接起來,做跟群星類似的資訊電子化系統,把房子有關的金融一樣地把它聚集到一起,充分輔以資料風控,以及線下中介配合風控,然後把它比對給相應的金融機構。

上面這三類資産大家可以看到他們的共性都是非常零散的,能夠持續産生的。技術在這裡面的作用實際上是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原來你的人力成本傳統金融達不到,新的技術可以把它做到。這是一個我覺得現在科技金融最主要的一個領域。

第二類科技金融對社會的價值,表現在了金融消費服務更新上。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羅振宇的跨年演講,他說消費服務就是是搶占大家的時間,另外提出了父愛算法。其實在金融消費裡面無非是提高你的需求比對效率,就是高精度的比對,節省你的時間,比如不需要到銀行去排隊了。

另外一種就是更好的、更高品質的金融服務,現在都流行說把你的時間花在美好的事物上,我們把在金融的時間裡面花費到裡能賺錢上?能獲得知識上,這些能夠幫你賺錢的,比如智能投顧就是一個高品質的金融服務。

金融服務本質,一個是提高效率,一個是提高品質,這些都是技術所擅長的。

曦域資本黃曉黎:科技金融的現在與未來

我最近投了一個項目是做c端找房的産品,一邊是租房,一邊是買房,怎麼去找租房産品呢?租房上來馬上給你授信,馬上可以做住房分析,你怎麼找到這個房子,可以用掃樓的方式,它有增強現實和圖檔識别等的技術,你掃一下這個樓,比如你在這附近工作,這附近有三個小區,每一個掃一下,它會告訴你這個小區有沒有空房,有沒有符合你需求的房子。

買房怎麼做呢?首先它會出一個熱力圖,後面是大資料分析技術,實時的,就像買房把你變成買股票一樣,曆史怎麼樣?未來趨勢怎麼樣?每個區域的比對怎麼樣等等,這些都是大資料分析所能做到的。它還有機器投顧,人工智能裡面最先應用的就是人機互動,你可以通過它的人機互動的顧問很快地跟它交流,很快地找到你想要的房子,現在所有的技術放在一起才會給使用者一個更加更新的體驗,這都是技術可以達到的。

我們在一級市場要投一個公司最先看的是它的社會價值,是否産生了一定的價值和降本增效,是以我說的這兩個,一個是小額分散資産的聚集,另外是服務品質的更新,我覺得都是現在的科技金融所擅長的。

還有一塊是未來它會怎麼樣,它對金融更深層次的影響在哪?我覺得随着科技金融的不斷發展,實際上它已經一點一點地延伸到金融的核心,最明顯的比如征信,征信就是所謂的信用,風險、杠杆,這是金融的核心。

信用這塊呢?比如我國以前用的是銀行這套體制,你在銀行有信用卡、借貸卡,你才有紀錄,你沒有卡就沒有記錄,經過這幾年的消費金融包括線上借貸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個人大資料征信的公司,包括現在也發了幾張牌照,還有大資料公司,這些資料的積累能夠為個人零售金融起到更為實際的征信作用。

實際上我特别看好中國的一個發展,這次新技術這一輪是有很多機會的,相對于美國而言,尤其是需要在金融這類需要資料的領域,比如醫療,美國人對隐私權很看中,中國人已經習慣了沒有隐私權了,微信、滴滴等等都有你的實時位置,你的朋友圈是誰,你的固定的生活位址是哪兒,你家住哪裡,辦公室在哪裡,都知道。

中國人是沒有什麼隐私的,中國對金融資料的實時歸集包括醫療資料的實時歸集,政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說保單資料,實時的保單是有一個統一的歸集的,這種資料在美國是不可想象的。

曦域資本黃曉黎:科技金融的現在與未來

未來社會是一個資料為基礎的發展,誰先資料化,誰就是把這些技術應用得好。比如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算法越來越開源,你隻要有開源技術,隻要有足夠大的資料,你有一些經驗模型,就可以不斷讓機器學習,去深入地訓練這個模型,就可以越做越好。技術好壞隻是一個時間問題,是以實際上來講,得資料才能得天下。

未來每個公司最值錢的就是資料資産,我現在投的任何公司都要看随着它的發展自己積攢的是什麼、積累的是什麼,比如我投的消費金融米麼,随着時間的發展它不斷積累資料、不斷優化模型,這就是它的門檻。

包括移動支付,去年我投了移動支付,隻用一年時間你會發現到哪都可以進行掃碼支付了。移動支付的服務商的格局這一年就确定了。在二級市場,我也看到有些買了很多支付牌照,挺貴的。我投的是沒有牌照的,都是服務商。因為支付本身是賺不到錢的,但是支付可以得到的是連接配接和資料。

比如說我們在投o2o的當時,為什麼隻投了達達、滴滴,這是節點式的,沒有投任何垂直的比如e袋洗、按摩、美發等等,原因是獲客成本太高。現在你在一個小飯店用一個掃碼支付,比如我們投的樂惠,首先小商戶貨款的結算是樂惠幫他去服務的,帳号在我這兒,對我有天然的信任感,我可以幫他去理财。

我也拉了海底撈的供應鍊一起去投,為什麼呢?比如它在北京有1萬多家是小餐飲,我已經為這些小餐飲資金結算了,我隻要把我的産品再加一個菜單就行了,它每天要什麼供貨,海底撈供應鍊就可以幫它們去供貨了,這是一個連接配接的入口。

另外一點你在掃碼的時候,你個人就會關注它的微信公衆号,樂惠有近2千萬的粉絲。這在以前o2o熱的時候獲得2千萬的粉絲獲客成本是很高的,現在微信、支付寶給你錢去獲客。随着微信小程式的開發、開放,我們可以通過微信小程式去做一些非常好的工具給粉絲用,我不着急變現、做廣告,我給他們做增值服務,這樣就可以把使用者留存在我的上面。實際上這裡面很多邏輯本質上來講跟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以及所有技術的發展是分不開的。

再講一個新品種,物權衆籌。比如二手車的黃牛,他知道二手車的價格,轉手一賣收益率很高,因為時間很短,但他受限的是資金。我是一個大黃牛我要想買一個什麼車,我願意給保底,拿到線上很快就籌到錢了,相當于他領投,别人跟投,這就是物權衆籌。

再比如近兩年批了七八家網際網路資産交易所,都是拼爹的,就是給有實力的bat和金融機構開了一個口子,因為小額的網際網路資産也需要交易,随着p2p被限在一個很小的框裡,這些交易所未來承載的功能就會非常強大,有點像當時的信托。大家熟知的是陸金所,陸金所有一部分是網際網路資産的交易。

科技金融未來會産生不斷新的金融品類,發展會逐漸深入。比如abs在我國這麼多年都沒怎麼發展起來,由于網際網路資産,比如我們投的消費金融和供應鍊金融,後面的資産到一定量以後大家都在發abs,abs的鍊條就起來了。

對未來更深遠的影響我認為是底層的技術。

比如現在各大金融機構的系統都是十幾年前、二十幾年前建立的,這麼多年來沒怎麼改,他們都是按照部門、按照業務流程非常嚴密的系統,但在現有的分布式架構和開源架構裡面,實際上它在很多業務中不能很快地随之變化,是以它的系統不支援它跟一些新興金融競争。

其實這些系統慢慢地也在變化了,我們看到把銀行的某一個比如零售金融裡面的某一個業務系統,把它改變一個架構,一點一點來,慢慢的我想十年的時間他們的整體核心系統都會改。

比如你們熟悉的券商系統,中國a股的機構業務,沒有得到太多服務,和散戶是用一個通道,現在有創業公司有為高頻交易做快速下單通道的,給量化交易提供高品質資料的,比如很大的指數基金需要一鍵下單、自動下單,不能養幾十個交易員吧,它可能需要一個算法自動下單的,這些業務可能都是從很小的點慢慢地去切入。再過十年我相信整個系統都會有很大的改善,包括結構都會有變化。

曦域資本黃曉黎:科技金融的現在與未來

現在大家很關心區塊鍊,區塊鍊确實能夠帶來一些革命性的東西,但是時間上我想不會那麼快。現在最容易應用的實際上是交易所,就是分布式的交易記帳結算、清算。它能否在未來更深入地應用在比如我投的供應鍊金融上?

我投的供應鍊金融核心是把信用從核心企業轉到它上下遊的小企業,轉移了一層,但是我把每個上下遊小企業當做一個節點,利用區塊鍊技術的時候它又可以分散到其他層,每個網絡節點都可以去記帳的時候,整個信用體制就有個革命性的變化,我相信區塊鍊未來會給金融帶來一些革命性的東西。

然後是監管,現在金融監管總是一會兒快一點,一會兒慢一點,做一點右一點,一般情況是先讓你看一看,先讓你走一走,出了什麼事我再來收一收,整體情況是大家也看到了科技金融的核心能力,尤其在普惠金融的實踐上,基本上是鼓勵支援的。

2016年是監管元年,出了一些監管政策,随着政府也越來越清楚該怎麼管了,相信未來會更有序的發展,大家對互聯金融和科技金融會有更正确的認識。

曦域資本黃曉黎:科技金融的現在與未來

接下來講一下資本市場的表現及退出。

這是一級市場投整個科技金融最頭疼的事情,大家都認為金融好,但是能不能退出,因為大家也知道a股的新三闆也好,整個主機闆、創業闆也好都不允許科技金融類的上市。

這裡面分為兩類,一類是我們投的很多都是純的fintech公司。一個技術公司,它後面的資金端、牌照金融還是幹牌照的事,從理論上來講它隻是在一個金融領域的科技公司,這種是可以單獨去上市的。

實際上有一點,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有一個不同的地方是,我們不太迷信牌照,中國有牌照的話,其實有很多枷鎖,很多東西你做不了。我們甯可投一個純科技公司,嫁接于使用者和牌照公司之間,核心的業務是我做,資金你給,你作為資金批發商,這是我們最喜歡的模式,而且它沒有什麼監管多出來不必要的成本。這種純科技公司,是可以獨立上市。

曦域資本黃曉黎:科技金融的現在與未來

另外是我認為從今年下半年開始網際網路巨頭包括傳統大的銀行保險機構,包括大型的金融集團都會進入來争奪好的資産、好的科技金融公司,會有一個大的并購浪潮。

主要原因是bat自己的金融架構已經搭明白了,它基本已經有骨架了,它需要肉,很多東西不是它自己能做的。現在實際情況是我吃不掉你,我就把你聯合進來。

另外一種是整個傳統金融、傳統銀行、保險公司都紛紛在去申請直投,一旦直接投資被批了之後,它們也會進入到并購市場。而且它們更急迫,原因是它們已經感受到了在局部業務上的很大壓力,由于體制原因沒有人有動力在内部把這個事情做了,它們隻能靠錢來解決這個問題。

還有大型金融控股公司,它代表了一些民營力量做金融控股,這些是靠資本推動的,誰砸錢多也許就砸出來了。我覺得随着未來退出的多樣性,二級市場對金融的關注度會越來越高。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獲。多謝大家!

曦域資本黃曉黎:科技金融的現在與未來

本文作者:溫曉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