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周路明:源頭創新方式需要改變,未來會關注人工智能 | CCF-GAIR 2017

雷鋒網(公衆号:雷鋒網)按: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雷鋒網與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程承辦的 ai 盛會——「全球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峰會」(ccf-gair),将于7月7日-9日在深圳召開。

ccf-gair 為國内外學術、業界專家提供一個廣闊交流的平台,既在宏觀上把握全球人工智能趨勢脈搏,也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在每一個垂直領域的應用實踐細節。

在人工智能領域,處處都彰顯着「創新」的姿态,在這個創新的領域,官産學研資等多方面都在緊密地關注着。

原深圳市科協主席、深圳市太空科技南方研究院院長周路明是本次ccf-gair大會組委會委員之一,曾在兩年前,他參與發起了「中國源頭創新百人會」,為的是連接配接中國的創新力量。在此前,周路明在各種場合提到過相關源頭創新的概念,而在人工智能這個極具創新的領域,這個概念同樣十分重要,那麼源頭創新到底是什麼?國内外有何不同?我們需要做什麼呢?

周路明:源頭創新方式需要改變,未來會關注人工智能 | CCF-GAIR 2017

周路明

提到源頭創新,有兩種意義上的概念:

一種是純基礎研究的工作,它是在科研範疇内圍繞科學發現開展的學術活動。對于這部分工作,國内外的組織方式基本相同,以大學、科研機構為主體,按照科研活動的規律進行組織和管理。

另一種是經濟學意義上的源頭創新,它以産業化為目标組織創新活動,最終的目的是發展經濟,提升國家競争力。

周路明表示:而在經濟學意義上、圍繞驅動産業發展的源頭創新,發達國家和中國在組織方式上存在重大差别,并是以導緻了完全不同的結果。

在發達國家,源頭創新的組織重心放在市場主體,按照經濟規律和市場法則進行管理,其資源配置、政策法律規範都圍繞這個重心開展,其他科研組織都是市場主體的配角,進而保證了源頭創新目标的順利達成和投入産出的高效率。

在中國,由于源頭創新工作是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起步和發展的,在市場主體還沒有形成的情況下,源頭創新的主體隻能選擇大學和科研機構并由此延續下來。在市場主體逐漸發展起來之後,企業也被納入作為源頭創新的主體,于是中國的源頭創新形成了兩類不同性質的主體。

為了解決創新活動在不同的主體之間的轉換,我們設計了一套成果轉化的機制:國家把大部分的資金投入到國有的大學和科研機構,然後通過一系列複雜的政策設計,推動成果向企業轉移,最終達到産業發展的目的。

但是傳統的源頭創新組織方式是把重心落在非經濟組織上,是以導緻了一系列的問題,比如評價體系偏學術忽略市場本質、兩種不同性質創新主體在聯接上存在着國有資産陷阱等等,導緻源頭創新發展緩慢。

是以,傳統源頭創新的模式需要改變。

周路明表示,深圳在近年的實踐為源頭創新的組織方式提供了新的選擇。他們的基本做法是,把源頭創新的組織重心放到經濟組織,通過組建民辦科研機構承接源頭創新的上遊創新活動,通過市場規則實作創新主體與産業和資本的無縫連接配接,形成符合經濟規律和市場法則的源頭創新體系,一舉突破了原有組織方式的困境,實作了創新的高效率。

民辦科研機構的崛起為國家源頭創新組織模式提供了全新的視角:

第一,社會力量興辦的公益性科研組織規避了行政對科研的幹預,科學家團隊按照科技規律、經濟規律和市場規則自由創新,民辦科研機構更多的表現為經濟系統内創新組織的特征,而不是行政系統内的科研組織,它們與産業和金融資本的結合變成了無縫聯接,原來困擾人們的所謂兩張皮問題被完全化解。民辦科研機構最基本的生存動力在于把東西做出來并獲得市場的承認,不會出現論文導向、急功近利的現象。

第二,官助民辦的方式既發揮了中國政府組織動員能力的長處,又避免了原來科研事業機關管得太死的毛病。由于組織重心從行政事業機關轉向了經濟系統的民辦創新機構,投入産出的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周路明說,百人會的目的,就是想要參與改變這些老舊的東西,形成新的創新方式,通過百人會,來整合國際創新資源,連結行業創新需求,建構産業創新生态,開展決策咨詢,提供科技評價等。是以官産學研資都有代表在裡面,會在行業裡有吸納影響力的人,參與百人會的做這些公益的事情。把多方的力量聚集起來,共同做好創新這件事。

創新的概念太寬泛,今年百人會會聚焦到人工智能這個領域,今後也會是。

周路明告訴雷鋒網,他們目前主要關注智能駕駛、金融科技、生命醫學以及物聯網幾大塊,這幾塊之中都與人工智能密不可分。

中國源頭創新百人會2017年度會議将于明日(7月6日)在深圳召開,與往年不同,今年會議的重點也聚焦到了人工智能這個領域。也将提到人工智能産業布局、可穿戴醫療技術、大資料應用平台等議題。

會後周路明也會以大會組委會委員的身份參加ccf-gair大會,共同探索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新方式。

本文作者:趙青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