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系列解讀:《資訊技術區塊鍊和分布式賬本技術參考架構》(一)

雷鋒網(公衆号:雷鋒網)注:本文來自全國信标委軟體工程分技術委員會(微信号:tc28_sc7),獲授權釋出。

一、引言

區塊鍊作為一種颠覆性的創新應用模式,其廣泛的應用範圍在價值創造優勢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尤其是各行業缺乏核心的理念和基本技術共識,使得行業發展碎片化嚴重。并且,區塊鍊跨領域、跨業務的特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會交易成本。總的來說,區塊鍊應用的開發和部署缺乏标準化引導,缺乏安全性、可靠性和互操作性的評估方法。

應對這些技術和業務上的挑戰需要一個描述區塊鍊基本圖像的标準,也就是參考架構标準。通用的參考架構能夠幫助實作各行業對區塊鍊的共識,為解決不同産業所共有的挑戰提供共同的基礎,并能夠在跨産業的生态系統中實施知識和經驗的共享,能有效打通應用通道,防範應用風險,提升應用效果。并且,有助于區塊鍊生态系統的形成,能刺激更多的技術創新,降低技術成本,加快區塊鍊系統的實施,這将推動區塊鍊發展的一條有效途徑。

然而,如此重要和基礎性的一個标準,目前在國際上還是缺失的。同時,2016年9月12日國際标準化組織(iso)成立區塊鍊相關的技術委員會(iso/tc 307)以來,國際上區塊鍊标準制定的步伐也在加快。

中國區塊鍊技術和産業發展論壇是國内乃至國際上很早從事區塊鍊标準化研究的組織,自2016年10月成立以來,在工業和資訊化部資訊化和軟體服務業司、國家标準化管理委員會工業标準二部的指導下,釋出了《中國區塊鍊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2016)》,其中明确提出了中國區塊鍊标準化的路線圖,并提出首先制定參考架構等基礎标準。根據該路線圖要求,由論壇理事長機關中國電子技術标準化研究院牽頭,聯合論壇的理事會機關包括萬向、萬達、螞蟻金服、微衆銀行、樂視、平安等國内區塊鍊行業優勢企業,在參考架構标準研制方法論的指導下,融合國内金融服務業、網際網路、智能制造、文化娛樂等行業的區塊鍊應用的先進經驗,編寫完成了《資訊技術

區塊鍊和分布式賬本技術 參考架構》标準的征求意見稿,在國際上填補了區塊鍊參考架構标準的空白。

二、區塊鍊應用發展現狀及面臨的問題

(一)區塊鍊應用發展現狀

區塊鍊具有分布式對等、資料塊鍊式、不可僞造和防篡改、透明可信、高可靠性等關鍵特征,其應用将在推動新一代技術産業發展、支撐經濟社會轉型、提升社會管理和治理水準,以及培育新的創業創新機會等方面帶來明顯的價值。目前,區塊鍊的應用已從單一的數字貨币應用,例如比特币,延伸到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例如金融服務、供應鍊管理、文化娛樂、智能制造、社會公益、教育就業等行業的應用場景。國内外區塊鍊的發展生态正在形成,越來越多的機構開始重視并參與到區塊鍊技術的探索中來。國内外機構的區塊鍊研究不斷深入,從最初的以比特币、以太坊等公有鍊項目開源社群,到各種類型的區塊鍊創業公司、風險投資基金、金融機構、it企業及監管機構,區塊鍊的發展生态也在逐漸得到發展與豐富。

國内外先後成立各種類型的區塊鍊産業聯盟,聯合開展區塊鍊研究,例如hyperledger、r3聯盟、中國區塊鍊技術和産業發展論壇等。高盛、摩根大通、納斯達克等金融機構,以及ibm、微軟等it企業,國内的萬向集團、萬達集團、螞蟻金服、微衆銀行、樂視金融等企業,在區塊鍊方面加大投入、快速布局,取得了一系列的應用成果。同時,包括英國、美國、歐盟、俄羅斯、新加坡等在内的多個國家和地區政府對區塊鍊技術和産業發展高度關注,加大政策支援力度。

2016年以來,我國政府也通過多種形式關注和支援區塊鍊技術和産業的發展,尤其是在2016年12月釋出的《“十三五”國家資訊化規劃》中,明确提出需加強區塊鍊等新技術的創新、試驗和應用,以實作搶占新一代資訊技術主導權。2017年1月,央行推動的基于區塊鍊的數字票據交易平台已測試成功。可以預見,在政府的支援和引導下,随着産業生态的持續演進,未來區塊鍊技術和應用将繼續快速發展。

(二)區塊鍊産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由于區塊鍊屬于根本性、颠覆性的技術,相關的技術還在不斷完善中,比如智能合約、加密、共識機制等,區塊鍊産業還處于萌芽階段,區塊鍊應用發展程度也不成熟,各界對區塊鍊的認識也不統一,無法對于相關技術達成共識,存在重複開發問題,尤其是國内外在區塊鍊領域的标準方面基本還是空白,區塊鍊開發和部署缺乏标準化引導,産業生态發展還不健全。在推動産業發展方面,标準化工作是引領,既可以引導行業健康發展,又可以為行業監管提供依據。由于作為産業成熟标志之一的技術标準尚未形成,區塊鍊各種應用的碎片化現象較為嚴重,無法形成創新合力,也為行業監管和規範帶來了挑戰。由于區塊鍊應用通常涉及到跨部門、跨業務、跨流程、跨領域,需要達成各個層面的共識,通過規範區塊鍊的體系架構、資料格式、流程等标準的制定和實施可以降低整個社會的交易成本,推動區塊鍊産業的健康發展。

三、《參考架構》編制相關工作

《參考架構》标準由中國區塊鍊技術和産業發展論壇理事會成員機關聯合編寫而成。中國區塊鍊技術和産業發展論壇在2016年10月18日成立并釋出了《中國區塊鍊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2016)》。在該白皮書中詳細探讨了我國區塊鍊标準化的體系架構,提出了區塊鍊标準化路線圖,其中提出按照“急用先行、成熟先上”的原則,優先開展參考架構等基礎标準研制。

系列解讀:《資訊技術區塊鍊和分布式賬本技術參考架構》(一)

圖1 區塊鍊标準化體系架構

為落實區塊鍊标準化路線圖,論壇成立了标準工作組,聯合論壇内理事會成員機關,包括中國電子技術标準化研究院、萬向、螞蟻金服、微衆銀行、樂視、萬達、平安等15家機關,開展标準化相關研究。其中,首先啟動了《參考架構》标準的研制,在2016年10月-2017年1月期間,先後舉行了2次封閉開發會議、1次專家意見征求會和多次電話會議,形成了《參考架構》标準的征求意見稿,完成了第一次征求意見和後續稿件修改工作,并開始在論壇内廣泛征求意見,後續工作也正有序開展。

四、《參考架構》标準解決的問題

《參考架構》作為區塊鍊領域的重要基礎标準,給出了區塊鍊相關的重要術語和定義,規定了區塊鍊和分布式賬本技術的參考架構,以及典型特征和部署模式,系統描述了區塊鍊的生态系統,及生态系統涉及的角色、子角色及其活動構成的功能視圖。為計劃使用區塊鍊和分布式賬本技術的組織選擇和使用區塊鍊服務或建設區塊鍊系統提供支撐,指導區塊鍊服務提供組織提供區塊鍊服務。有利于統一對區塊鍊的認識,對各行業選擇和應用區塊鍊服務、建設區塊鍊系統等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五、《參考架構》标準的主要内容

(一)《參考架構》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參考架構》标準描述的區塊鍊和分布式賬本技術參考架構主要内容包括使用者視圖和功能視圖,在第4章對使用者視圖和功能視圖進行了描述。第3章描述了區塊鍊的利益相關者群體、基本特征、規範了區塊鍊活動和功能元件、識别出了區塊鍊設計和改進的指導原則。其主要作用包括:有助于制定一系列協調配套的區塊鍊标準、為定義區塊鍊标準提供一個技術中立的參考點、在識别區塊鍊利益和風險時提倡開放性和透明性。另外,《參考架構》标準有助于幫助了解區塊鍊的營運複雜性、展示和了解各類區塊鍊以及服務的供應和使用、為社群了解、讨論、分類和比較區塊鍊提供技術參考、為使用通用的參考架構描述、讨論和編制系統特定的架構提供工具、促進進行潛在标準分析,同時支援後續的參考實作分析。

系列解讀:《資訊技術區塊鍊和分布式賬本技術參考架構》(一)

圖2 《參考架構》使用者視圖和功能視圖之間的關系

(二)《參考架構》的使用者視圖内容

《參考架構》标準第5章主要結合區塊鍊服務的特點,提出了區塊鍊服務客戶、區塊鍊服務提供方、區塊鍊服務合作方三類角色及子角色,每個子角色都有其相應的活動,使用者視圖主要從使用者視角考察區塊鍊系統的組成。

(三)《參考架構》的功能視圖内容

《參考架構》标準第6章主要結合區塊鍊服務的特點,提出了使用者層、服務層、核心層、基礎層4層分層架構,每層由不同的功能元件組成,并實作不同的功能,其中跨層的功能主要由跨層功能(包括開發、營運、安全以及監管和審計)實作,功能視圖主要從區塊鍊功能角度考察區塊鍊系統的組成。

本标準起草機關包括:

中國電子技術标準化研究院

中國萬向控股有限公司

浙江螞蟻小微金融服務集團有限公司

深圳前海微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樂視聯服資訊技術(北京)有限公司

萬達網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金丘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钜真金融資訊服務有限公司

鑫苑(中國)置業有限公司

衆安資訊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上海分布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用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海航生态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三一集團有限公司

結束語:此篇是《資訊技術區塊鍊和分布式賬本技術參考架構》解讀系列文章的第一篇,後續随着标準工作的繼續開展,我們将進一步推出更多針對該标準的深入解讀。

本文作者:知情人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