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資訊通信研究院徐志發:區塊鍊金融的“一升一降三創新” | 數博會2017

資訊通信研究院徐志發:區塊鍊金融的“一升一降三創新” | 數博會2017

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産業與規劃研究所副所長 徐志發

雷鋒網(公衆号:雷鋒網)報道,5月27日,2017全球區塊鍊技術發展論壇在貴陽舉辦。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産業與規研究所副所長徐志發先生出席并發表了區塊鍊在金融行業的應用展望。

他認為,區塊鍊已經成為一種在各領域都有着應用潛力的通用技術,而金融領域無疑是應用最廣泛的。概括而言,區塊鍊給金融領域帶來了“一升一降三創新”的影響。

“通過區塊鍊直接作用于貨币流通和金融工具,間接帶來了金融市場和金融市場運作變化。這兩點即是兩大創新。與此同時,金融市場運作效率提升,直接金融市場規模增大,這就是“升”的影響。“降”表現在,金融中介職能分散,間接金融市場規模減小。”

與此同時,這也對現有監管機制和調控制度發起挑戰,要求革新。這就是第三新。

此外,徐志發從貨币、證券、保險三個角度出發,具體剖析了區塊鍊技術在這些領域的應用和模式創新。

以下是演講實錄,雷鋒網作了不改變原意的編輯:

2008年中本聰先生提出比特币,而區塊鍊随之從背後浮出水面。到現在區塊鍊已經成為一種通用的技術。随着它自身技術的演進與完善,區塊鍊在金融、醫療、物流、供應鍊等一系列的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應用。到目前為止,金融領域是區塊鍊應用最廣的領域,也是普遍受關注的領域。信托、保險、證券、貨币,這四大領域是現在金融體系的四大支柱,也是區塊鍊金融應用子領域。從整體上看,貨币相關領域關注度最高。

衆所周知,不管是以德國為代表的小市場大銀行,還是以美國為代表的大市場小銀行,金融體系相對來講是一個非常可靠穩定的體系。按照業界的定義,現代金融體系有五大要素或者叫五個核心要素。區塊鍊源自比特币,來自于金融,反過來對金融也帶來了全局性深刻持久的影響,這個影響我們給它歸結為“一升一降三創新”。金融市場、金融中介、金融工具等支撐了金融體系的運作。作為一種通用的技術,區塊鍊的到來、出現,這個格局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資訊通信研究院徐志發:區塊鍊金融的“一升一降三創新” | 數博會2017

具體來看,以共享賬本、共識機制、智能合約為技術特征的區塊鍊直接作用于金融體系五要素的貨币發行流通和金融工具兩類要素,使得我們傳統的貨币發行、流通變成了電子化、數字化,實作了在網際網路上的跨境、遠端的流通。作為金融工具而言,金融工具又叫金融資産,例如各種債、股票、權證等等一系列的金融資産。區塊鍊技術實作了資産權益的點對點流通,儲蓄者和借款人的資金轉移發生了一些變化。

通過區塊鍊直接作用于貨币流通和金融工具,間接帶來了金融市場和金融市場運作變化。這兩點即是兩大創新。與此同時,金融市場運作效率提升,直接金融市場規模增大,這就是“升”的影響。“降”表現在,金融中介職能分散,間接金融市場規模減小。

兩大創新加一升一降,給現有的制度和調控機制帶來很大的挑戰,現有的制度和機制就要不斷完善、創新,這就是我們提的第3個創新,即政策的創新或者機制的創新。以上就是歸納的“一升一降三創新”的内涵。

這個概念還是比較保守的提法,區塊鍊帶來的革新是一種颠覆性的,我們現在的分析是基于金融五要素的疊加,大膽展望一下的話,極有可能還會有進一步更劇烈的變化。比方說未來貨币流通和金融工具合二為一,金融資産就是貨币,貨币就是金融資産的一種表現方式,金融中介逐漸消亡,金融市場極大繁榮,傳統的制度和調控機制大幅弱化,将來有可能會形成以數字貨币加創新的金融市場為核心的新金融體系。

對于中國來講,整個金融體系有四大支柱,貨币、證券、保險、信托。對于國際而言,主要是貨币或者銀行、證券和保險。下面就從這三個方面簡單地跟大家談一談應用和模式創新。

首先從銀行、貨币的角度來看,數字貨币有可能成為紙币與金屬代币之外的第三種現金。現在比特币的市場異常活躍,比特币的定義實際上就是一種電子化的現金。而其餘瑞波币、比特币、萊特币等虛拟貨币、準數字貨币,這幾年都是空前的繁榮。目前一個利用區塊鍊造币的熱潮已經興起。

回顧人類曆史時間軸,可以看到貨币發展的幾個階段。

從貨币的價值屬性或者說資産屬性來看,它實際上走過了三個階段。從最早的實物貨币包括貝殼、金銀,逐漸走向近代的信用貨币模式。信用貨币對世界經濟影響非常大,信用貨币依托于銀行的資産、政府的信用背書,展現了極大的流通能力和經濟的推動能量。到今天,數字貨币已經從資産屬性、價值屬性走向第三代——數字貨币。

從流通方式看,也可以歸結為三個階段,從點對點的流通,到以信用貨币為代表的利用中介結構中心化的發行流通,又走向了電子貨币的點對點的流通。

從貨币的視角來看,也有三個階段,從價值本位走向信用本位,再到如今算法本位。實際上,算法本位目前還是為業界質疑。但總的來說,即便我們說現存的600多種、700多種數字貨币或者說數字化貨币的嘗試全部失敗,數字貨币的發展也是不可取代的。

現在一系列的措施也能看得出來,由于數字貨币沒有内在價值和資産特性,區塊鍊也還存在一些安全問題,數字貨币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内可能還是局限為小衆使用。是以總結一下,數字貨币中真正創新的是區塊鍊的技術,區塊鍊可以改進現存的支付結算體系,數字貨币有可能部分替代法定貨币。

第二個是證券,金融領域證券這一塊實際上是異常活躍的。我們認為區塊鍊将成為資産證券化的一種方式。區塊鍊在證券領域的應用歸結為三種類别,這三種類别可以分為兩大類别。第一大類是一種偏保守的或者基于現有的證券管控體系的應用模式,其中它是對現有的直接融資方式的一種技術改進,它不改變現有的遊戲規則。具體而言分為兩種,第一種就是私募證券的電子化,比如說美國的納斯達克平台實作私募股權的管理。另外一種是公募證券交易平台的改造,overstock利用to平台成功發行190萬美元公募股票。

第二大類别是比較有争議的或者說未來影響會更加深刻的,直接融資方式,即ico。企業通過發行區塊鍊的代币,向公衆來募集資金。它創造了一種新的币種,這種情況下,證券資産變為數字加密貨币。2016年區塊鍊領域ico投資規模達到2.36億美元,占總投資額的三分之一。

在證券領域,資産屬性從最早期的傳統模式發展到今天私募電子化、公募交易平台包括ico的方式;從流通方式來講它也是從點對點到中心化,再到去中心,目前又到點對點。是以說未來ico為代表的方式将對人們的投資理财觀念帶來較大的變革,甚至改變現有的融資格局,企業直接對接投資者。

第三個是保險。保險同樣是個非常活躍的領域,從去年開始到今年國家也加強了治理。總的來說,保險業這塊來講,區塊鍊或将助力建構智能保險生态。

一類是通過聯盟的方式,比如上海保交所牽頭,保險業開始通過聯盟方式在區塊鍊領域展開合作,建構“保險信用”,側重交易驗證。另外一種是保險公司。還有一類是網際網路公司進入領域,推出一些新應用,例如水滴互助、騰訊互助等等,它更側重于利用一些新型的技術,來提供一種直接的保險融資和投資。傳統互相保險走向商業保險,再走向區塊鍊自治型保險。保險區塊鍊市場潛力巨大,發展勢不可當,保監會積極支援網際網路保險和互相保險。未來可能出現智能型保險公司。

最後談兩點。第一點,從發展的視角來看,根據公開的央行資料顯示,最近這些年市場直接融資的比例越來越高,通過中介這種間接融資的比例越來越少。雖然這與治理地下銀行和标外業務也有一些關系,但就整體而言,通過資本市場的直接融資取代間接融資,即金融脫媒是大勢所趨。區塊鍊等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更是削弱傳統金融中介作用,加劇這一趨勢。

同時還要注意風險,金融是整個國民經濟的命脈,安全可靠穩如磐石是一個國家的意志,既要有發展,也有要安全,是以對待這新技術新業态我們要有發展,同時我們的監管技術、監管手段、監管政策、監管措施都要跟得上。

雷鋒網将會持續跟進數博會區塊鍊精華内容,敬請關注!

本文作者:伊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