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海外華人愛村回鄉一種感覺

作者:市場周刊
海外華人愛村回鄉一種感覺

每日新聞(通訊員童軒記者任義斌)這兩天,南通雷鳥紡織有限公司正匆匆忙忙地做一批床上用品,黃躍忠負責人忙着,他介紹:"公司最近10天要寄了一批貨。集裝箱的貨物将從上海港運出,并将在兩個月内準備運往安哥拉。去年,該公司的貿易額約為8000萬元人民币。

雷鳥紡織有限公司是一家位于通州區金新街邊界北村的公司。北村有160多名僑商,500多名僑胞,是全省為數不多的"僑鄉"之一。近年來,北邊界村以華僑為橋梁,助力鄉村振興。吸引海外客商回國設立企業20餘家,總投資5億多元。有效解決和輻射周邊村民的就業,也帶動了紡紗、面料、包裝、物流等諸多行業的發展。

北村黨總書記、村委會主任黃國培是最早出村的華僑華商之一,他在塞爾維亞的紡織公司每年的貿易額近4000萬元。在黃國培忙于拓展事業的同時,家鄉黨委希望他回去,在北方的邊界村擔任黨的總書記,帶領更多的人創業。黃國培覺得有義務,同意了。黃國培會把出國生意交給家人照顧,他基本上一年出國兩次,花一兩個月處理生意;他和村隊成員為村裡閑置的土地和資産注入了活力,并在短短兩年内還清了村集體58萬元的債務。目前,該村每年的集體收入近百萬元。

作為村隊的領隊,黃國培不僅在村裡辦好了工作,還引導和幫助更多的村民出國。近年來,已有20多名村民通過黃國培帶出去打工,李元元就是其中之一。李元源從黃國培開始學習,目前在那密比亞和埃塞俄比亞都成立了企業,紡織印染企業要做風水。目前,全球有150多人,在世界近20個國家和地區投資50多家企業,涉及家紡、建築、房地産、礦山、交通等行業。

飛得更遠,也是村民。2018年,針對村情,全村成立了"僑鄉",解決兒童入職創業過程中的問題、家庭就業、老人就醫等後顧之憂,努力做好海外華商"母親家庭"。在安哥拉創業的海外華商餘斌的子女面臨聯考,作為海外華人家屬,可以享受聯考獎金政策。由于不熟悉申報規則,直到我準備申報時,我們才得知南通市的申報工作已經結束。在村裡的幫助下,南通市外國人辦公室在與有關部門溝通後,由有關部門直接向省内報了孩子的名字,最後及時為宣傳日完成。去年7月1日,該村還設立了僑胞派出所,積極為僑胞社群提供公安幫助、涉外安全保護、許可等服務。

村子為僑,僑人愛村,僑胞紛紛回鄉,桑樹造福。其中,僅紡織業就帶動了村裡各類紡織品加工點的開發600多個。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從事床上用品生意的村民葛雪新将剪裁的面料分發給附近的農民進行加工。村民張晶晶說:"在家一年可以賺兩三百萬元,也不要耽誤農幹。"現在,村裡有1560戶人家,近90%的人進入了紡織産業鍊,一家人住的小樓,開了私家車。不僅如此,該村還吸引了近千名外國勞工。

近年來,村容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修建了水泥路,設定了路燈,還建設了樣闆式廣場,該村目前正計劃投資30萬元進一步改善生活環境,讓海外華人村成為"花園村"。北邊境村莊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海外華商的身影,他們不僅積極向村裡捐款修建橋梁和道路,還成立了慈善基金會,海外商人紛紛解決。連續第四年,海外華商黃月泉向村裡70歲以上的人緻敬。"我們這些在國外做生意的人就像候鳥一樣,飛向世界盡頭,總是回到我們開始的地方,"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