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90%的醫療大資料産品是僞需求?剛需在哪裡?誰來買單?

雷鋒網消息,近日,中電資料服務有限公司主辦的“資料風口

 生态聯盟”健康醫療大資料國家試點工程(福州)生态峰會在福州舉行,中電資料召集紅杉資本中國基金、ibm、藥明康德、戴爾等20家數字醫療市場的大玩家出席,共同成立健康醫療大資料國家試點工程(福州)生态聯盟。

前不久,一篇《90%的大資料産品是僞需求,是以沒人買單》的文章讓不少業内人自我懷疑起來,為此,會議當天,主持人向與會嘉賓抛出這個話題,而他們一緻認同的是:醫療大資料産品一定有剛需,醫院、政府、藥廠、個人等都可以成為需求方,而誰來買單的問題,則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所謂90%有點标題黨的感覺,90%怎麼得出的?為什麼不是50%?”中電資料董事長李世鋒說道,需求肯定存在,不過一般說的“需求”是基于商業的定義,即有人買單。他認為,目前對于大資料的探索目的是産生真正的價值,進而有人買單。“同時,這也意味着大資料發展潛力無窮,今天中電資料召開的生态峰會,恰恰是如何從不同的次元、不同的層次、不同的使用者了解和不同的使用者需求出發,把他們變成真正有效的需求,這可能比誰來買單更有意義。”

飛利浦大中華區戰略與新業務發展總經理梁建球說道,“醫療大資料需求很大,關鍵是我們能不能做好。”他認為各方面都有需求。

比如政府,目前來講,政府在健康醫療方面的财政支援是絕對不夠的,如今中國醫療資源分布不平衡、人才缺乏對于國家來講都是很頭痛的事情,目前慢病管理和健康管理形成很大的壓力,我們曾做過統計:超過85%的醫療費用花在5%的急重症上。那通過醫療大資料,能不能用更高效的方式減少對于慢病管理、健康管理的支出呢?還有病人。我們曾做過分析,發現中國癌症病人接受治療後,5年後的存活率遠遠低于美國,這其實是醫療水準和規範化的問題,而大資料對此能有所幫助。

中國長城進階副總裁周在龍稱,最終誰會買單,這肯定有一個過程。但目前政府是非常關注醫療大資料方面的,“你有沒有這種能力,能讓政府或者能讓國家相關部門下決心大力支援?這個階段隻要是我們圍繞自我生态、技術生态等等問題把它做好,能夠提供可靠的資料,那我覺得買單的事情就不用愁了。”

“醫療大資料産品對于每個普通群眾而言都是剛需,而買單的問題很簡單,隻要有市場。”戴爾公司副總裁大中華區戰略發展部總經理吳海亮說道。

藥明康德執行副總裁、首席商務官楊青認為,“對于新藥研發和精準醫療而言,大資料一定是剛需”,是以,藥廠以及藥廠相關的利益關聯方應該是願意買單的。

ibm大中華區副總裁、沃森健康事業部總經理郭繼軍稱,醫療大資料産業其實是b2b2c的産業,目前來看,中間的b是直接買單的,c是最終買單的。

就目前來看,中間的b,目前我們看到的有4大闆塊:第一是醫院,第二是政府,比如政府有疾控,他們給老百姓提供疾病的健康的管理的需求;第三是藥廠,因為藥需要跟醫療大資料結合;第四是保險公司,他們需要通過醫療資訊優化營運。

如果從緊急性次元看,他說道,醫療健康大資料服務有三大層次,第一層次是疾病管理;第二是慢病管理;第三是健康管理。從當下看,最緊急的是疾病管理,發展空間最大的是健康管理。“我們會從疾病入手,然後逐漸進入到慢性管理和健康管理裡面去。”

聯想資料中心集團公共服務行業進階總經理胡少奇認為,關于誰買單的問題,有三個次元,第一是基于不同的需求,比如基因分析由個人來買單;第二是新藥研發方面;第三是治療方面,可以政府買單,走社保、醫保,也可以醫院買單,最終受益者是患者。

但是,“其實我不是特别關心誰付錢的問題,更關心資料端的問題。”胡少奇說道,目前相對來說,資料還是比較初期的,講的更多的是大資料在醫療行業的應用,目前,bat是資料巨頭,比如阿裡巴巴的經營資料與醫療資料結合,構成一個人的生命全周期資料。

更多關于雷鋒網人工智能更新傳統機構的文章,請關注雷鋒網(公衆号:雷鋒網)ai商業化垂直微信公衆号:ai掘金志(id:healthai)。

本文作者:張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