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年329萬噸,世界産量第一,這種水果被中國人吃出了花樣柿子為什麼會澀?甘清玉露,味重金液柿好吃的!

作者:中信出版集團

俗話說:“白露打核桃,霜降摘柿子。”

這不,霜降剛過,柿子也就如而至上市了。一個個飽滿圓潤的柿子,橙黃的、彤紅的,在市場中甚至惹眼。

一年329萬噸,世界産量第一,這種水果被中國人吃出了花樣柿子為什麼會澀?甘清玉露,味重金液柿好吃的!

柿子醋、柿子酒、柿餅、凍柿子……愛柿子的人能把這個果子吃出十八般花樣。

然而,也有不少人“望柿止步”,因為總也嘗不到傳說的甜到爆汁,反而是滿口發澀。

中國是柿子的原産國,既然柿子總是容易澀口,為啥中國人還能愛它愛了上千年呢?

說到柿子,一定會出現的争論就是,是硬柿子更好吃,還是軟柿子更好吃。

愛吃軟柿子的人認為,軟柿子汁水甘甜,入口即化,硬柿子還沒熟透。

愛吃硬柿子的人則堅持,硬柿子脆甜爽口,皮薄肉多,軟柿子已經軟爛。

一年329萬噸,世界産量第一,這種水果被中國人吃出了花樣柿子為什麼會澀?甘清玉露,味重金液柿好吃的!

不管是軟柿黨還是硬柿黨,不喜歡另一種的原因中,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澀。

實際上,世界上并不分軟柿子和硬柿子,隻分甜和澀。

全世界種植的柿子,大約有上千個品種,而根據柿果澀味的差别,最終都可以歸為四種:完全甜柿(pcna),完全澀柿(pvna),不完全澀柿(pva)和不完全甜柿(pca)。

完全甜柿是很“懂事”的柿子,到了成熟期會自然脫澀,褐斑極少,代表品種有日本的富有、次郎、羅田等;

不完全甜柿,要看柿子中的種子數量,種子多時,就變成甜柿,種子少時就變成澀柿,常見品種有西村早生、甘百目、禅寺柿月等;

不完全澀柿和不完全甜柿相似,大多數都是無核,整個果實表現為澀柿的性質,以平核無、甲州百目、衣紋等為代表;

一年329萬噸,世界産量第一,這種水果被中國人吃出了花樣柿子為什麼會澀?甘清玉露,味重金液柿好吃的!

完全澀柿是我們最常見的柿子,其澀味與種子的形成無關,澀味是固定的性質,常見的有四溝、西條、橫野、牛心柿、橘蜜柿和野生柿等。

除完全甜柿外,後三種都稱為澀柿,我國所産的柿子品種多為澀柿類。

講到這裡,你會不會感到一絲絕望,原來柿子通通都是澀的?那還怎麼吃?

廣大吃貨早就想出了多種辦法,來為柿子進行脫澀,讓所有澀柿,都可以搖身一變成為甜柿。

脫澀就要先知道澀到底從何而來,柿子中含有大量的單甯,正是産生澀感的罪魁禍首。

澀柿中的單甯可溶狀态,單甯被唾液溶解,對口舌黏膜有收斂作用,也就是所謂的澀味;

甜柿中的單甯,是以不溶狀态存在于細胞中的,不被唾液溶解,也就不會産生澀味。

一年329萬噸,世界産量第一,這種水果被中國人吃出了花樣柿子為什麼會澀?甘清玉露,味重金液柿好吃的!

想要去除柿子中的單甯,就需要讓柿子進行無氧呼吸,産生大量的乙醇或乙醛,讓單甯沉澱。

而人工脫澀的過程,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醂柿子”。

普通人家把柿子買回家後,可以用下面這四種簡單易操作的方法,給柿子脫澀。

1.噴灑保鮮劑(延長儲存時間長,令其自然脫澀)

2.溫水浸泡法(40 ℃溫水浸泡,促進單甯降解)

3.混果脫澀法(在周圍放上香蕉、蘋果等,利用其他水果的乙烯催熟柿子)

4.石灰水脫澀(用石灰石浸泡,讓石灰和單甯結合沉澱)

或許正是柿子這種“後熟”的特性,讓它成為了一種“豐産不豐收”的作物。2019年,我國柿子總産量達到了329萬噸,并且還在逐年增長。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資料,中國的柿子種植面積、柿子年産量,都居于世界第一位。

然而在令人眼花缭亂的水果大軍中,柿子顯得有些樸實,何況吃上一口柿子,還要付出耐心。

但中國人,依舊堅定不移地愛柿子愛了上千年。

中國是柿子的原産國,自古以來,人們就對柿子情有獨鐘。

在浙江省浦江上山出土過柿核,距今已有一萬年之久,證明柿子在那時就已經成為了可以野生采食的果子。

而我國有記載的栽培柿子樹,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

一年329萬噸,世界産量第一,這種水果被中國人吃出了花樣柿子為什麼會澀?甘清玉露,味重金液柿好吃的!

漢初成書的《禮記·内則》中有“棗栗榛柿”的記載,這足以表明那時人們便已經開始栽培柿子樹。

漢武帝興建上林苑時,從各地搜集的奇花異樹,其中也有柿樹的身影:“枇杷橪柿,楟奈厚樸。”

不過這時,柿樹主要是觀賞作用,柿果小如小杏,并不好吃。

我們如今能吃到的香甜柿子,要歸功于另一種水果——黑棗。

北魏《齊民要術》中,記載下了一種後世延用的栽培嫁接之術。

“柿有小者,栽之無者,取枝于軟棗根上插之。”

黑棗又叫君遷子,雖然名為“棗”,實際上屬于柿科。黑棗樹是柿子樹的母本,經過嫁接,黑棗樹便成了柿樹。仔細一想,黑棗的口感,是不是确實和柿子有着相似之處?

一年329萬噸,世界産量第一,這種水果被中國人吃出了花樣柿子為什麼會澀?甘清玉露,味重金液柿好吃的!

有了彤紅碩大的柿果,古人也發現了給柿子脫澀的方法,于是,關于柿子的溢美之詞也開始層出不窮。

簡文帝稱其“甘清玉露,味重金液”;

唐代《酉陽雜俎》中,稱贊柿有七絕,“一壽、二多陰、三無鳥巢、四無蟲、五霜葉可玩、六嘉實、七落葉肥大。”

各地官員也把當地最好的柿子,當做貢品,進獻給皇帝品嘗。

柿子也絕非王公貴族的專享,它還有着“木本糧食”和“鐵杆莊稼”的美譽。

古時欠收之年,人們往往會以柿餅代糧來備荒。光緒戌寅年有記載,“晉省大饑,而黎城縣民賴柿糠全活,無一餓斃者。”

一年329萬噸,世界産量第一,這種水果被中國人吃出了花樣柿子為什麼會澀?甘清玉露,味重金液柿好吃的!

據傳聞,北京房山還有一棵柿子樹,曾被明太祖封為淩霜侯。

朱元璋出身微寒,曾流落到房山的大峪溝村,在村中遇到了一棵柿子樹,熟透的霜柿讓他得以充饑。多年後,成為皇帝的朱元璋出巡此地,封其為“淩霜侯”。

看似平平無奇的柿子,既好看又好吃,既能充饑,也能解饞,自古以來便是人們舌尖上難忘的甜蜜。

作為世界第一的柿子生産國,這麼多柿子要如何吃出水準、吃出風采,全國的吃貨們早已經各顯神通。

富平尖柿是最适合做柿餅的品種,霜降一過,寒風襲來,柿子紛紛下樹,便是晾柿餅的最佳時機。

人人都說澀柿難吃,但偏偏遠近聞名的富平柿餅就是用澀柿制作的。

尚堅硬的柿子被削掉皮後,一個個高高挂起,接受風吹日曬,放眼望去,金黃的場面煞是壯觀。

一年329萬噸,世界産量第一,這種水果被中國人吃出了花樣柿子為什麼會澀?甘清玉露,味重金液柿好吃的!

晾曬柿餅最重要的環節,是“捏果”。

一年329萬噸,世界産量第一,這種水果被中國人吃出了花樣柿子為什麼會澀?甘清玉露,味重金液柿好吃的!

圖源:《四季中國》

“捏果”顧名思義,就是轉着圈按壓柿果,這個過程會揉散果肉,讓水分的蒸發更加均勻,也讓柿果有了餅狀。

曬完後,柿餅還要放進密封容器存儲幾天,再取出攤晾,才能“出霜”。

一年329萬噸,世界産量第一,這種水果被中國人吃出了花樣柿子為什麼會澀?甘清玉露,味重金液柿好吃的!

這層白霜是柿子中的多種糖分随着水分蒸發,最終在表面凝結形成了的“微晶聚合物”。霜越多越厚,柿餅也就越甜。

陝西臨潼出産的火晶柿子,曾在《長安十二時辰》熱播時狠狠饞了全國人民一把。

小而軟的火晶柿子,一口嘬下去,滿口清甜,蜜得直流汁。

一年329萬噸,世界産量第一,這種水果被中國人吃出了花樣柿子為什麼會澀?甘清玉露,味重金液柿好吃的!

圖源:《長安十二時辰》

火晶柿子最特别的便是皮薄如紙,輕輕撕掉那一層外皮,裡面亮晶晶的果肉仿佛閃着光一般。

而這小小的果子,無絲無核,一口下去,涼悠悠,甜如蜜。

而在北京,磨盤柿子是被稱為“喝了蜜”的存在。

以前一到秋冬,街頭便會有小販叫賣:“喝了蜜啦——大柿子!”

而凍柿子,更是大人小孩都愛吃的零嘴。

住平房的放在院子裡凍,住樓房的放在陽台外面凍,總之,絕不能用冰箱凍。

凍柿子不怕放,越放越甜。凍得梆硬的柿子,拿進屋裡漸漸解凍,揭開蒂蓋,就着冰碴,一口嘬到冰涼爽甜的蜜汁,仿佛是天然冰沙。凍柿子中間還有退化了的果核,仿佛一條軟滑的“舌頭”,嚼起來“咯吱咯吱”十分有彈性。

陝西徑陽的雞心黃柿,浙江杭州古蕩一帶的方柿,河北、山東一帶出産的蓮花柿,桂林恭城的月柿……

對愛柿子的人來說,中國有太多種類的柿子可以一飽口福了。

一年329萬噸,世界産量第一,這種水果被中國人吃出了花樣柿子為什麼會澀?甘清玉露,味重金液柿好吃的!

“七月桃,八月梨,九月的柿子紅了皮”,農曆九月開始,柿子悄然裝點了每個菜市場的櫃台。

而接下來的一整個秋冬,都是柿子的賞味期。

中國食物 水果史話 史軍 著 植物學探究 中國水果起源 水果進化 中信出版社圖書 ¥29 購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