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資料過濾器使用法則資料過濾器使用法則

相信很多企業版使用者已經發現編輯器出現了一個新功能「資料過濾器」,然而打開這個功能之後,又不知道怎麼用。今天我們就來簡單入門一下這個新功能。

資料過濾器使用法則資料過濾器使用法則

「資料過濾器」可以算是「字段映射」的更新版。一定有很多人已經用了「字段映射」這個功能用來滿足不同元件之間的資料源複用。

映射前:

映射後: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是下面這種資料格式,我該如何接入到元件上呢?

這種情況下,就輪到「資料過濾器」出手了。

回到「資料過濾器」的功能上。假設你已經學會了<code>javascript</code>語言,我們的每個過濾器是一個 <code>function</code>,接口定義如下,架構隻傳入一個變量 data,過濾器需要傳回經過處理後的 data:

你隻需要書寫函數體即可,比如我現在要把上一段的問題解決,我隻需将 data 的資料格式由 <code>object</code> 轉換為 <code>array</code> ,并且将 <code>sk</code> 字段的數值放到 <code>value</code> 字段上即可:

或者

上面這兩種寫法,均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

注意點:(敲黑闆)

「資料過濾器」中限制了全局變量的通路,目前僅支援 <code>date</code>, <code>string</code>, <code>array</code>, <code>math</code>, <code>object</code>, <code>regexp</code>, <code>boolean</code>, <code>parseint</code>, <code>parsefloat</code>, <code>json</code>。

當我們将過濾器的場景标準化之後,就可以建立多個通用的過濾器,通過多個疊加方式,變成資料該有的樣子。

比如我要實作一個随機數效果,并且所有資料放大100倍。

原始資料為

我先建立一個名稱為<code>随機數</code>的過濾器

再建立一個名稱為<code>*100</code>的過濾器:

添加完成之後的效果如下圖:

資料過濾器使用法則資料過濾器使用法則

多個過濾器疊加時,資料流動方向為<code>從左到右</code>,即先經過<code>随機數</code>處理之後的資料再傳到<code>*100</code>進行處理。

資料過濾器的功能就先介紹到這裡了,下期再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