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強化組織建設 為企服務解難題 以工會建設質效護航工業經濟高品質發展

作者:城鄉統籌發展網

城鄉統籌發展網訊 近年來,重慶市江津區德感工業園發展中心認真貫徹落加強基層工會建設“三個着力”,遵照《工會法》、《工會章程》的原則和要求,立足實際,攻堅克難,狠抓“重點建、行業建、兜底建”。截至目前,德感工業園總工會擁有基層工會132個,會員人數超13000人,其中行業性工會聯合會1個,區域性工會聯合會1個,取得了明顯成效,總工會、區域性(行業性)聯合工會呈現新氣象新作為,鞏固建設成效找到新路徑,以工會建設質效護航工業經濟高品質發展。

強化組織建設 為企服務解難題 以工會建設質效護航工業經濟高品質發展

黨建統領,聚焦重點,整合力量,共譜總工會發展協奏曲

黨建統領,嚴管厚愛,細耕“隊伍建設”這塊“責任田”——

“黨建+工建”。對園屬黨組織分類指導,暢通基層黨建末梢神經,推動黨組織和工會組織同頻共振、融合互促。

強化責任落實。由黨委委員、副主任擔任主席,科室主要負責人為委員,切實強化德感工業園總工會的組織保障,形成工會統一上司、部門各司其職的工作格局。

堅持嚴管厚愛。以工會工作千分制、百分制考核為手段,確定目标任務層層落實,同時,強化激勵機制,關心愛護工會幹部,全面落實保障待遇,在政治上有關心、經濟上有保障、職業上有發展,以增強基層工會幹部的工作積極性及職業榮譽感。

聚焦重點,整合力量,牽住“陣地建設”這個“牛鼻子”——

措施到位。制定職工之家陣地建設工作計劃,推動基層機關集中、職工群衆集聚、硬體條件集約的各級工會廣泛建成制度化、規範化的職工之家陣地。截止目前,我園已在機關、企業建成職工之家15餘家。

服務到位。提供“保姆式”服務,根據各種類型基層工會的特點提出不同的建家标準,悉心指導、規範建設、打造特色。德感工業園區建設有限公司聯合工會職工之家因地制宜,利用會議室、走廊等公共區域空間打造職工之家,增設了活動室、閱覽室、休閑區、健身區。

力量到位。在機關事業機關打造示範點,加大企業建家的力度,鼓勵基層工會積極向同級黨委、政府争取資源和經費支援,迄今為止,德感工業園總工會共補貼30萬用于基層工會職工之家陣地建設項目。此外,為各級職工之家陣地配贈思想政治讀本、工會業務知識和相關職業技能提升創新等圖書讀物1000餘本。

維權護權,和諧共融,用好“服務保障”這個“驅動力”——

增措施助維權。針對職工工資報酬、勞動安全、社會保險、福利待遇等基本權益,開展接訪、走訪、下訪活動,全力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建機制促和諧。大力推進職工代表大會、廠務公開、集體協商等民主管理制度建設,建強做實工會,通過建設“職工之家”,組織文體活動等,增強基層工會團結教育、維護權益、服務職工的功能作用。2023年,德感消費品産業城第一屆職工運動會,共計26支隊伍參賽,參賽人員超1800人,激發了高品質建設德感消費品産業城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關懷傳真情。聚焦各類重點職工群體,持續創新推進專項送溫暖活動,在元旦、春節及高溫酷暑期間,走訪慰問生産建設一線勞動者;舉辦招聘會,超100企業提供崗位超2000個,同時依托線上線下平台做好職業教育訓練咨詢、困難幫扶等工作,為職工群衆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就業服務。

建章立制,全域關聯,繪就區域性(行業性)聯合工會發展新畫卷

強化組織建設 為企服務解難題 以工會建設質效護航工業經濟高品質發展

建章立制,動态更新,用好新就業形态“工具箱”——

摸清底數有妙招。會同人社、工商聯等部門,對重點圍繞全園新就業形态人員較多、規模以上的企業、樓宇進行分層分類摸底排查,精準做到經營運作、職工隊伍、建工會組織情況“三個清”。

掌新情況有絕招。完善工作機制,建立新就業形态群體建會入會台賬、新業态企業花名冊,及時更新、動态管理、定期回訪,推動新就業形态群體建會入會工作紮實開展。

收集困難有高招。和黨建指導員建立工作協同,将基層工會各項業務嵌入非公黨建工作,資訊同步,資源共享,及時了解新就業形态下各類工會運作困難。

全域關聯,多點發力,下好新就業形态“先手棋”——

針對新就業形态勞動者數量多、分布廣、流動性強的行業特點,靈活運用“重點建、行業建、兜底建”三種模式實作突破創新,着力建構點面結合的工作新格局。

抓牢“重點建”。依托骨幹、重點企業工會,廣泛吸納貨車司機、快遞員、等新就業形态勞動者加入工會組織,確定應入盡入,如以頭部平台企業為重點,在江津德感快遞物流集散中心組建工會聯合會,推動中通、韻達、順豐、極兔等平台企業普遍開展建會入會工作,吸納236餘人加入工會,其中貨車司機55人。

深耕“行業建”。根據不同業态不同群體的不同特性,實行分類指導。以“行業主管機關+工會”方式,暢通入會管道,堅持屬地建會、就近入會,如以行業主管部門為支撐,在西部食谷成立了食品行業工會聯合會,覆寫全園32家食品企業,吸納1136餘人加入工會。

細耘“兜底建”。發揮新就業形态勞動者源頭地和工作地的基層工會作用,通過屬地基層工會兜底,逐漸實作對區域、行業内不具備單獨建會條件的小微企業和零散新就業形态勞動者全覆寫。同時,深入企業講解建會入會政策,并對企業提出的建會入會程式、經費收繳、會費繳納等事宜等給予現場指導和解答,持續推進建會入會工作,破解企業建會入會難點堵點問題。

溫暖服務,維權護權,激活新就業形态“一池水——

持續開展送溫暖行動。對包括新就業形态勞動者和農民工在内的職工進行生活救助、金秋助學、夏送清涼,增強新就業形态群體的歸屬感、獲得感。

切實維護職工權益。貫徹落實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企事業機關民主管理制度,推動企業民主管理“1+2+N”體系建設,開展集體協商“集中要約行動”,充分發揮集體協商和集體合同在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建構和諧勞動關系和助力現代化新重慶建設中的積極作用,增強新就業形态群體的安全感。

強化組織建設 為企服務解難題 以工會建設質效護航工業經濟高品質發展

鞏固建設成果,探尋發展路徑,譜寫園區工會發展新篇章

聚焦陣地,活躍思想,用好“鞏固”這把金鑰匙——

聚焦思想建設。通過接地氣、易于被職工接受的方式,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進機關、進基層、進網點,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

陣地建設。因地制宜推進職工活動室、職工書屋等服務陣地建設,在原有基礎上提檔更新,確定工會服務陣地設施齊全、功能完善,不斷滿足職工群衆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隊伍建設。以政治建設為統領,着力打造一支心中有黨、對黨忠誠,始終為黨的事業而奮鬥的工會幹部隊伍。

聚焦服務,拓寬邊界,用好“維護”這個總航标——

圍繞中心。努力處理好頂層設計與基層活力的關系,在頂層設計上注重全局性、系統性和整體性,不斷激發基層工會自身活力,促進各級工會上下同心、協同配合,形成良性互動、共同推動工作的局面。

服務大局。認真實施服務發展、服務基層、服務職工三大工程,針對職工群衆急難愁盼問題和權益維護薄弱的重點職工群體,紮實開展春送關懷、夏送清涼、金秋助學、冬送溫暖“四送”品牌活動,努力在補短闆、強弱項上取得重要突破。

聚焦中心,搭建平台,盯緊“群衆性”這條“生命線”——

以職工為中心。把職工群衆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以不斷滿足職工群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目标,推動解決職工群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廣大職工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積極搭建平台。廣泛深入持久開展勞動和技能競賽,以賽促學,以改革促發展,不斷加強職工隊伍建設改革,凝聚職工智慧和力量,不斷推動技術進步,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的新動能。

推動标杆引領。加強勞模先進人物的培養選樹和職工創新工作室的建立工作,為職工實作自身價值搭建平台,讓誠實勞動、勤勉工作在德感工業園蔚然成風。

(重慶市江津區德感工業園發展中心 李婷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