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既溫柔又冷漠,真的會讓一個人很有魅力

既溫柔又冷漠,真的會讓一個人很有魅力

你相信表面冷漠的人,其實最溫柔嗎?

曾經的我是不信的,總覺得,冷漠就代表一個人内心冰冷,溫柔才能反應出一個人熱情的内心。

但遇見了很多人之後,突然明白不是的。

有些人的溫柔,是表面的溫柔,借着對人好的名義,索取着别人的熱情。

就像生活中,總有這樣一類人。

願意主動幫别人忙,可是幫助别人的原因,是等着對方來幫助自己。

甚至有些時候,不管對方是否有那個能力,都會以“知恩要圖報”的名義要挾對方來幫自己。

因為這樣的人,想起微網誌上的一句話:

“其實,溫柔的人往往冷漠,熱忱的人才會顯得刻薄。”

溫柔,是一個人内心的柔軟,但這種柔軟應該有所尺度,而這種尺度的表現,便是一定程度的冷漠。

觀察生活中的那些人也很容易發現,既溫柔又冷漠的時候,真的會讓一個人很有魅力。

既溫柔又冷漠,真的會讓一個人很有魅力

01.

溫柔以冷漠為度,才容易讓人相處不累

溫柔的人,往往有兩種。

第一種,對人熱情,讓人久處不厭;第二種,雖然熱情,卻讓人覺得無力承受。

第二種最顯著的特點,便是不懂得與人交往時的尺度。

好比,在一個人明明不願意透露隐私的時候,卻打着“将心比心”的旗号,一直挖掘對方的隐私。

又或者,在别人不需要幫忙的時候,卻打着“我就是要對你好”的旗号,不斷叨擾對方。

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堅守的内心世界,也有自己不想被别人知道的事,是以過了度的冷漠,才讓人覺得難以接受。

我們不能說那個溫柔的人,不是真的溫柔,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這樣的溫柔,其實是一種錯誤的溫柔。

到了最後,被厭煩的是她們,被排擠的是她們,被躲着走的還是她們。

既溫柔又冷漠,真的會讓一個人很有魅力

與之不同的,便是那個溫柔時,也能保持一定“冷漠”的人,

這種冷漠,其實是對别人的一種尊重。

就像學生時代,遇見過這樣一個人。

她在别人吐露心事的時候,從來不會追根究底的盤問;在别人想去做一件事的時候,從來不會強行要求陪伴對方。

她總是一個人出現在别人的視線裡,總是和她人保持一定的距離。

剛開始接觸她時,真的以為她是一個對人冷漠,沒有愛心的人,後來了解久了才知道,她隻是不願意擅自幹預别人的生活。

到了最後,往往也是這樣的人,最容易被人喜歡,因為與這樣的人相處,自己不會怕被打擾,也不會有太多顧慮。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要過,尊重對方生活的表現,便是不讓自己成為一個過分溫柔、過分熱情的人。

既溫柔又冷漠,真的會讓一個人很有魅力

02.

溫柔輔以冷漠,自己的好才不容易被浪費

買東西時,時常會見到這樣一種情況。

款式、材質差不多的東西,在小地攤上賣40元,在大商場的櫃台賣100多,卻不乏有人願意去櫃台買。

包括很多不值自身價格的“紀念款”、“收藏款”、“限量款”等等,都不缺乏消費群體。

這樣的現象,在經濟學中成為“凡勃侖效應”,意思是:“消費者對一種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标價較高而不是較低而增加。”

因為當一件商品賣的比較貴時,一個人收獲的不僅僅是這件商品,還有購買這件商品之後的心理滿足感。

為什麼要說這個現象?

假設一個人的溫柔,是一件商品,太過頻繁地展示自己的溫柔,導緻他人不需要付出就能得到這種溫柔時,便和那個便宜的商品一樣,不容易被珍惜。

既溫柔又冷漠,真的會讓一個人很有魅力

反而是在一個人懂得給自己的溫柔标價,起碼不過分展示自己的好時,自己的魅力才能被别人發現。

試想,如果有兩個女生,一個女生對誰都好,和誰都能聊到一起,另一個女生隻對某個人好,隻把真心給某個人,這樣的兩個女生,哪一個更容易被珍惜?

往往是後者,因為誰都不喜歡自己得到的,是一個人“廉價”的好。

而很多人判斷一個人的好是否廉價的标準,便是看她是否也會對别人如此之好,是否輕易傳遞自己的好。

正如俗話說:“輕易被得到的,往往是不被珍惜的。”

沒有誰的真心,真的廉價,也沒有誰的溫柔,真的一文不值。

但有些時候,當一個人給付真心的方式出了錯,表現溫柔的方式出了錯,總是會顯得自己的真心和溫柔廉價。

避免這種結局的最好方式,無非是懂得用“冷漠”包裝自己的溫柔。

既溫柔又冷漠,真的會讓一個人很有魅力

03.

古龍在《笑紅塵》裡寫道:“薄情,永遠是一種女孩子無法抗拒的魅力。”

年少時,能成為校草的那個男生,學習不一定多好,也不一定多麼溫柔,但往往會看起來比較冷酷。

因為這樣的男生,會顯得不好接觸,這才讓人充滿幻想。

包括女生也是如此,一個能成為女神的女生,不是對誰都好,和誰都願意來往的,而是能夠與别人保持一定距離的。

是以,溫柔可以,但總應該用一些冷漠,來包裝自己的溫柔,這才能讓人相處不累,也不至于讓自己的好被别人随便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