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励志的愚公移山故事,为何有着不励志的结局?

作者:宋安之
励志的愚公移山故事,为何有着不励志的结局?

愚公移山这个寓言故事应该是大家最耳熟能详的励志故事之一了,可以说从小就在我们心间种下了励志的种子,以这种精神激励着自己。

但是仔细看看这个寓言故事的结局,发现大家都下意识忽略了一点,其实这个寓言故事也有不励志的一面,或者要换个角度,换个方式来理解这个故事到底表达的是什么。

首先节选原文最后一段大家来看看:“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大致意思是持着蛇的山神听到愚公移山的事情,害怕他没完没了地干下去,于是将其告诉于天帝;天帝被愚公这种精神感动,于是命力大无比的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以东之地,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此以后,从冀州的南部,再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断隔离了。

这个结局很美好,意思是愚公的精神感动了上天,所以天上的神仙主动帮他搬走了两座山。

但换个思路,如果这种精神没有感动上天,那么愚公的子子孙孙得挖到哪一代呢?

再用现代的话来理解就是:一个人努力工作了十年,不论刮风下雨都是兢兢业业上班,平常是馒头就咸菜,一年到头买不了几件衣服,攒下了30万,终于感动了他的父母,给他添了970万,在帝都核心区域给他买了一套房。

虽然这个比喻不是很恰当,但这个结局的确有这么个意思,所以就事论事来说,愚公移山这个结局的确不是那么励志,合着愚公折腾了半天,没什么效果,最后还是神仙降临,才搬走了横在眼前的两座大山!

励志的愚公移山故事,为何有着不励志的结局?

当然也不能以偏概全地否定这个寓言故事,以积极一面来看,愚公移山还是很励志的,因为愚公敢想敢干,有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所以才会得到上天的垂青,如果愚公是个懒汉,只知道怨天尤人,不知道行动起来,那么别说天帝了,就是山神都不会将他放在眼里,更不会有着后面搬走两座大山的事情了。

所以虽然结局有着些许那么不励志,但是纵观全局,愚公这种精神还是值得肯定,向世人表明一个最显而易见的道理,那便是好好努力,坚持下去,自然会天道酬勤的,下了苦功夫自然会有回报的,只不过回报的方式有所不同,或许像愚公那般遇到贵人,或许是另一种方式,总之不论怎样,行动起来,付出自然有回报。

如果都不行动,都不付出,成天在那里幻想天下掉馅饼,那么肯定没有回报,肯定没机会得到自己想要的。

再简单来说,努力,肯定会有回报,即使不成功也会有其他收获,但是不努力,肯定不会成功,更是成长不起来。

当然再换一种方式理解的话,结合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坚韧来说,愚公移山的精神核心是什么?

简而言之就是四个字:永不言弃!

这其实代表着中国人血脉中那股坚韧不拔的精神,代表着自古以来中国人面对艰难险阻的那种不服输埋头干的精神,寓意着人要有战胜困难的精神和毅力。

所以单纯以这个寓言故事本身来说,结局的确有那么一些不励志,可是愚公移山这种精神,意味着付出就会有回报,意味着天道酬勤,反之则是不付出,总是幻想,肯定是什么都没有。

如果再结合我们中国这个多难兴邦的国家,自古以来这片大地上的人就有着一股坚韧不拔的精神,那么这则寓言故事则是更励志了,那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面对再大的困难,也要有一股战胜困难不服输的精神和毅力!

励志的愚公移山故事,为何有着不励志的结局?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文章,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