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内涵寓言:《匪与民》一二三四五六

作者:绿房子

从前,有一群人迁徙到了他们的“应许之地”。

这里有一条名为志料河小河,河水滋润着下游的涂滩,让这里十分适宜耕种。

这群人决定在这里定居下来,形成了一个不大不小村子。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村子颇为富裕。

但是,时间一长,村子里有一小部分人,起了小心思。

他们准备了很久,提前拿走了村民的武器,并沿着志料河来到上游,筑坝引流,断了下游村民的水源。

水流一断,生活便难以继续。

就在下游的村民们还不知所措之时,上游的人却送来了一封信,信里意思大概是,想要重新开闸放水可以,但是你们以后种出来的粮食要交出一半给我们。

村民们自然怒气冲天,自发地组织起来想要反抗。然而无奈对方早有准备,提前建造好了堡垒,加之他们武器富裕,村民们几次进攻未果之后,死伤极为惨重。

就在这时,村子里突然有人说道:干脆给他们得了,纳粮总比大家都饿死强吧?

旅人来到这个依山傍水的村庄已经是百年之后了。

他发现这里的物产十分丰富,但是村民们却没有什么余粮。

一问之下,才发现大家种的粮食,大半都要缴纳给上游堡垒中的姥爷们,就这样,姥爷们还不会立刻放水,他们放水必须是大家都缴纳够粮食之后,才阶段性开放,到那时候,所有人都要跪在志料河边,感谢姥爷们的馈赠。

旅人不理解村子这种奇怪的习俗,但他听村子里的一部分人说“这种习俗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已经在这个地方流传了几千年了。”

旅人到了上游,姥爷们也接待了他。

姥爷们佩服旅人的博学和见识,想要邀请他入驻堡垒,改善城外诸如水坝、战壕之类的各项工程。

但都遭到了旅人的拒绝。

旅人仔细查看了上游的驻地,发现他们的武器确实比起村民们要先进很多,但是这还不足以完全碾压村民,村民的数量占有绝对的优势,姥爷们关键还是依托了堡垒自身强大的防御力。

于是,回到了村子的旅人,把自己看到的和自己的一些想法跟村民说了。

他发现村子里的村民大体分为三派。

第一派反抗派有着着强烈的对抗意识,因为每次姥爷们来收租子都穿着代表纯洁无垢的白绢衣物,所以他们背地里都叫姥爷们“白匪”;

第二派协调派大部分都是帮着姥爷们协调租金的,姥爷们不愿意自己去做劝人缴粮的事,所以一切都交给了协调派的村民,他们会劝说村民要及时纳粮,否则姥爷们发起怒来,所有人都没好果子吃。

协调派崇拜上游的姥爷们,但是却又不敢越界穿白色绢衣,所以只会在胳膊上缠上一条白色丝带,以区别于其他的普通村民。

最后一派就是普通村民了,他们听说姥爷们又想涨租金到75成,便有了些反抗的心思,但是他们也想过安稳日子,觉得只要姥爷不逼得太急,回到原来的7成租,自己也能过得下去。

旅人自己加入了反抗派,并渐渐地开始指导着反抗派对抗。

反抗派发动拉拢原本持中立态度的村民,劝诫或是孤立协调派的成员。

在一次秋收之际,领导全体村民,集体拒绝纳粮。

此时的姥爷们早已得到了消息,他们一边让协调派的村民散发消息说姥爷们已经“处决了提议涨租的临时工”,一边让村民们不要听信外来者的谗言,没有水的日子大家都得死。

然而,旅者斗争经验丰富,他让村民们相互依托,集中管理粮食分配,并孤立隔离协调派中试图挑起内部内斗的人,最终,终于撑到堡垒里断粮。

随着堡垒大门的洞开,之后的那场战斗是旅人直到后来都不太想提及的--满怀理想的年轻人一批一批地死在利刃之下,那充满活力的身躯被踩如肮脏的泥土之中,火热的鲜血喷洒而出,红色的河流都为之沸腾。

看着同袍们一个个战死,旅人对白匪的恨意愈发浓烈。

最终,在人民的汪洋大海面前,除了几个逃到深山的漏网之鱼,白匪们几乎被全灭。

反抗派死伤殆尽,旅人想要率领村民继续追击,但是此时村民们已经冲进了堡垒,他们不断地争抢那些本来就该属于他们粮食,无人再去理会旅人......

旅人离开了村子,因为村子已经焕然一新。

他又开始了自己的游历,有的村子接纳了自己,有的村子不欢迎他,就这样走走停停又过了四五十年。

如今,他再一次回到了志料河,他想看一下当初掩埋自己战友的地方已经结出了怎样gm果实。

然而,迎接他的没有鲜花和掌声,而是一只从暗地里飞来的利箭。

利箭笔直插入胸口,看样子,这里确实还有人记得他。

旅人倒在河边,身体慢慢地变凉。

年轻的村民们远远地看着那个陌生的面孔,时不时地发出几声初生牛犊不怕虎地嗤笑。

终于,人群里走出来了一个步履蹒跚的身影,他在众人的拱卫之下,颤颤巍巍地来到了将死的旅人身边。

“是我啊,同志。”老人抱起旅人,老泪纵横,眼中满是曾经的过往。

旅人终于想起来,这个老人是仅存的反抗派村民,他的唯一战友。

“为什么会这样同志?”

“我们失败了,我们彻底失败了,白匪们又一次踩在了我们头上,我们......”

旅人没有再听到最后的一句话,他的身体已经变凉。

在最后的弥留之际,他看到了战友手臂上的白色丝带,又看到了自己的血流入那条熟悉的小河,血水流入河中,很快便消失不见了……

“他们的血,都白流了啊。”死前,他这么想着。

内涵寓言:《匪与民》一二三四五六

《匪与民》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