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杏仁,居然就是“长生不老药”?010203

作者:中医肖相如

冯松杰 肖相如频道

导读:甜杏仁和苦杏仁是不同的。甜杏仁可能是一味与枸杞子相当的补肾药。

“杏林”是中医的代名词。一般认为中医与杏的渊源来自《神仙传》。

《神仙传》记载三国时代医家董奉隐居庐山,为百姓看病,不收钱,凡来乞医而治愈者,重症令植杏五株,轻症令植杏一株,数年计十万余株,郁然成林。这是传说。

杏仁,居然就是“长生不老药”?010203

我国是杏的祖产地,全国各地约有1500多个品种,如济南的金杏,青岛的海中红,河北遵化的香白杏,陕西三原的曹杏,甘肃东乡的大桃杏,新疆库车的巴旦杏等。

品种不同,杏仁的性味功效就可能不同。

长期来,人们只知道杏仁味苦有毒,是降气平喘止咳圣药,不论寒热虚实证皆可应用。此外,杏仁还是重要的美容之品。

被忽略的是甜杏仁,甜杏仁无毒,药食两用,具有良好的补益之功。甜杏仁与苦杏仁决不能混为一谈。

新疆南部喀什、和田、阿克苏、库车等地的维吾尔族居民,生活贫困,但长寿老人特别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爱吃甜杏仁。

我国古代很多道士推崇甜杏仁,称甜杏仁为“杏金丹”或“草金丹”,所谓“金丹”,即长生不老药。

《左慈秘诀》:“杏金丹亦名草金丹,皇子服之长年不死,夏姬食之寿年七百仙去。”

《野人闲话》:“翰林学士辛士逊,在青城山道院中,梦皇姑谓曰,可服杏仁,令汝聪明,老而健壮,心力不倦。求其方则用杏仁一味,每盥漱毕,以七枚纳口中,良久脱去皮,细嚼和津液顿咽,日日食之,一年必换血,令人轻健。”

享年101岁的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介绍养生保健食疗方首推茯苓酥,其次连续四方均以杏仁为主要内容。

例如“杏仁酥”“主万病”,即认为杏仁食疗保健作用非常广泛,同时指出勿与苦杏仁混淆:“取家杏仁,其味甜香。特忌用山杏仁。山杏仁慎勿用,大毒害人也。”

“杏子丹”则作为道士延年益寿的日常主食,其实际内容为甜杏仁粳米粥。

宋代严用和《济生方》载杏仁煎,“治久患肺喘,咳嗽不已”,方由杏仁与胡桃仁组成,杏仁应为甜杏仁。

元代沙图穆苏编辑的《瑞竹堂经验方》载补精膏,“补益精气”,方由杏仁与胡桃、山药、牛脊髓等组成,杏仁应为甜杏仁。

明代太医院董宿辑录的《太医院经验奇效良方》载枸杞煎,能“去万病”,“安五脏”,方由杏仁与人参、茯苓、生熟地、枸杞子、麦门冬等组成,杏仁也应为甜杏仁。

如果以上所作的民间调查与文献考证无误,中药在补肾药中理当补充甜杏仁,其功效大约与枸杞子相当。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松杰医论医话》,冯松杰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2010.6。本公众号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