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者,最著名的莫过于孔融让梨,可谓家喻户晓,谦逊礼貌之典范,那后来的孔融呢?后人对于4岁后的孔融知之甚少,今天我们剖析一下孔融一生,功过是非,警醒后世。

1.圣人孔子的二十世孙。
2.太山都尉孔宙之子。
3.生于东汉末年,建安七子之首。
4.《三字经》有语“融四岁,能让梨”
5.二十出头,任司空掾属。
6.三十有一,任大将军掾属,迁侍御史。
7.任虎贲(bēn,同奔)中郎将。
8.任北海国相,颇有政绩。
9.四十有三,任少府,
10.任东汉太中大夫。
11.五十有六,卒。
孔融的一生,孝行引其入仕途,刚正伴其一生。四岁让梨,技惊四座,异于常人。十三岁,父亲去世,悲痛过度,几无气力,孝行动天。十六岁,代兄藏匿他人,大义凛然。二十有余,初入仕途,查访污犯,为官宦所记恨。三十有一,迁侍御史,与上司不合,托病归家。其后,任虎贲中郎将,激辩董卓,血气方刚,卓恨之。卓遂逐其入北海国,望其与黄巾军决。拜相北海,聚兵讲武,颇有政绩,伐黄巾军,兵败逃亡。后任少府,迁太中大夫,屡屡硬怼曹孟德。孟德禁酒,节约粮食,其逆之,大放厥词。孟德出征,其讥之,毫无附和之意。融于曹之言语,甚是激烈,多有触怒。下属劝其投诚孟德,其杀之。建安十八年,融五十有六,融被处死,株连全家。融此时恳求孟德赦其8岁幼子,未果,其子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孔融的一生,直到全家被株连才醒悟,向权利低头,屈服于现实。孔融有才,其谋粗略,处事刚正,逆大势而为,终是头破血流,害的家破人亡。你认为孔融为何而亡?如何能够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