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汉
唐汉(1917-1981)字辅康,无出生于武昌大观山,金牛座高家桥头堡汤(现大爷)。1933年进入武昌黄龙中医作坊学习医学,贫困家庭后,回到金牛座高和任教,业余自学中医。
1942年后,唐晗在伪伊南保安指挥员程运河担任特务长、副官、旅长保安排长等职务。1945年,当该部倒闭时,唐汉回到家乡学习中医理论,并在高桥正式上市。
1949年秋,唐晗任金牛座区爱国健康运动委员会副主任。不久,作为区医协理事长,并当选为鄂城县人民代表,出席了大冶金厅召开的表彰大会,被评为县卫生部门A级典范。

1953年4月,唐晗被派往黄冈区中医进修班,毕业后被分配到县卫生医院开展防疫工作。次年被派往第7区(延吉)防洪指挥部负责防疫、巡回医疗。在施工现场,他日夜夜夜,风雨无阻,经常饿肚子为受害者就医,药费不够,对草药治疗,尽一切可能完成医疗任务。年底,县级卫生医院首批入选中医门诊部。
1957年,鄂成创办中医培训班(前身县卫校),唐晗主讲《方形药理学》、《诊断学》、《伤寒理论>病史>等课程,针对中医教材匮乏,他自编百万余字,受到省卫生厅的好评。1961年,他被湖北中医学院聘为鄂城县中医函授总法律顾问。教学之外。他在各种医学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其中湖北省卫生厅出版的《中医写作入门》,推动了中医药写作的标准化。
1975年,唐晗任县中心医院门诊部内科主任。1979年1月,被县委授予老中医职称和主治医师称号。
不久,被咸宁市土地委员会授予"个人科技成就奖",并参加了湖北省科技表彰大会。1980年,撰写《冉雪峰先生的学术思想与治疗经验》、《100例医学案例评选》(部分案例),并发表于(《中医药杂志》、《湖北中医药杂志》)。
1981年春,县卫生学校开办中医改良班,唐汉全日制班。在一个夏夜准备上课时,突然的脑出血死亡。唐涵毕生致力于写作,我市中医医院收到的稿件有《新中医镜》、《脉搏成像》、《医学证明书》、《伤寒大纲》、《症状治疗》、《暖热》、《内科》、《中医史》、《程芳广泛应用》等2000多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