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匕「牝」031

作者:思维什锦店

牡牝,◆1.雄性和雌性。○《墨子‧辭過》:“則曰牡牝雄雌也。”○《史記‧大宛列傳》:“[漢]軍取其善馬數十匹,中馬以下牡牝三千餘匹。”○[明][沈鯨]《雙珠記‧因詩賜配》:“物類洪纖知牡牝,自憐當永廢婚姻。”◆2.引申指勝負、高低。○[明][方孝孺]《奉懷太史公用盡字韻》:“英雄逞割據,未暇分牡牝。”

牝牡,◆1.鳥獸的雌性和雄性。○《荀子‧非相》:“夫禽獸有父子而無父子之親,有牝牡而無男女之別。”○《史記‧龜策列傳》:“禽獸有牝牡,置之山原;鳥有雌雄,布之林澤;有介之蟲,置之谿谷。”○[唐][劉知幾]《史通‧敘事》:“[董生]乘馬,三年不知牝牡。”◆2.男性和女性。○[宋][蘇軾]《揚雄論》:“人生而莫不有饑寒之患、牝牡之欲。”○[清][蒲松齡]《聊齋志异‧小翠》:“﹝[王太常]﹞生一子名[元豐],絕癡,十六歲不能知牝牡。”◆3.陰陽。○[漢][揚雄]《太玄‧攡》:“一晝一夜,陰陽分索。夜道極陰,晝道極陽。牝牡群貞,以攡吉凶。”○[范望]注:“陰為牝,陽為牡。陰陽牝牡,萬物化生,各得其正。”◆4.喻表面現象。○[金][元好問]《杜詩學引》:“但未知[九方皋]之相馬,得天機於滅沒存亡之間,物色牝牡,人所共知者為可略耳。”○[明][李贄]《西征奏議後語》:“吁!此何事也,而可以牝牡索駿,坐斷成事於數千里之外耶!”◆5.古代指金星在南,木星在北。為豐年的徵兆。○《史記‧天官書》:“金在南曰牝牡,年穀熟。”○[司馬貞]索隱引[晉灼]:“歲,陽也;太白,陰也。故曰牝牡也。”○[張守節]正義引《星經》:“金在南,木在北,名曰牝牡,年穀大熟。”○《晉書‧天文志中》:“太白在南,歲星在北,名曰牝牡,年穀大熟。”

牝服,◆古代車箱兩旁橫木。○《周禮‧考工記‧車人》:“大車崇三柯,綆寸,牝服二柯有參分柯之二。”○[鄭玄]注:“牝服長八尺,謂較也。”○[孫詒讓]正義:“今以[鄭]義推之,較者,輿兩面上橫木之稱。馬車、牛車皆有左右兩較,但馬車較左右出式而高,牛車較卑,無較式之別,是之謂平較。平較謂之牝服。較高者為牡,則平者為牝矣。”

棧車牝馬(栈车牝马),◆謂陋車劣馬。○《韓非子‧外儲說左下》:“[孫叔敖]相[楚],棧車牝馬,糲餅菜羹,枯魚之膳,冬羔裘,夏葛衣,面有饑色,則良大夫也。”後用為居官清廉儉樸的典實。

鉤牝(钩牝),◆衣帶鉤子的孔。

牝城,◆地勢低下易攻的城。○[銀雀山][漢]墓竹簡《孫臏兵法‧牝城》:“城在發澤中,無名谷付丘者,牝城也,可擊也。”

牝戶(牝户),◆陰戶。○[清][褚人穫]《堅瓠續集‧婦人幽閉》:“用木槌擊婦人胸腹,即有一物墜,而掩閉其牝戶。”

谷牝,◆猶谷神。語本《老子》:“谷神不死,是謂玄牝。”○[清][張尚瑗]《觀音岩》詩:“香華鬘陀像,澒洞棲谷牝。”

牝谷,◆溪谷。○《晉書‧王湛荀崧等傳論》:“遵[伯陽]之幽旨,含虛牝谷。”○[唐][陳子昂]《送中岳二三真人序》:“則有[楊仙翁]玄默洞天,[賈上士]幽棲牝谷。”

虛牝(虚牝),◆1.空谷。亦比喻無用之地。○《文選‧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詩》:“爽籟警幽律,哀壑叩虛牝。”○[李善]注引《大戴禮記》:“丘陵為牡,谿谷為牝。”○[唐][韓愈]《贈崔立之評事》詩:“可憐無益費精神,有似黃金擲虛牝。”○[清][錢謙益]《石筍矼》詩:“側足臨大荒,傾耳扣虛牝。”○[柯靈]《香雪海‧時間》:“但是六十生涯,從頭細數,已往的半百之年,卻只能算是擲於虛牝了。”◆2.謂白白地浪費。○[寅半生]《讀<迦因小傳>兩譯本書後》:“[蟠溪子]自敘有云:‘念今日需譯之急,而乃虛牝光陰,消磨精力於小說家言,不幾令有識者齒冷乎?’”

牝銅(牝铜),◆古代煉銅,以水灌銅,其凹陷者為牝銅。參見“牡銅”。

驪黃牝牡(骊黄牝牡),◆猶言牝牡驪黃。喻指事物的表面現象。○[明][文徵明]《跋米臨禊帖》:“蓋昔人論書,有脫墼之誚,[米公]得此意,故所作如此。觀者當求之驪黃牝牡之外也。”○[明]徐復祚《投梭記‧應聘》:“驪黃牝牡誰能究,塵埃物色難參透。”亦省作“驪黃”、“驪牝”。○[明][李贄]《三大士像議》:“像之面目有些不平整,和尚每見,輒嘆以為好,豈非以其人乎?抑所嘆在驪黃之外也?”[明][謝肇淛]《五雜俎‧事部一》:“好書之人有三病:其一,浮慕時名,徒為架上觀美,牙籤錦軸,裝潢衒曜,驪牝之外,一切不知,謂之無書可也。”○[明][李東陽]《書圍爐詩後》:“[東陽]竊自念樸劣幼稚之資,僅曉聲律……寧知驪牝之質,終不為[九方皋]善相之累乎?”[明][馬鑾]《紅拂》詩:“一見便能知國士,笑人索駿只驪黃。”

驪牝(骊牝),◆見“驪黃牝牡”。

牝黄,◆义同“牝牡驪黄”。○宋惠洪《次韵黄次山见寄》:“隨流我自分涇渭,賞駿誰能略牝黄?”

牝牡驪黃(牝牡骊黄),◆古代善相馬的[伯樂]年老,推薦[九方皋]為[秦穆公]訪求駿馬。三月後於[沙丘]求得之。○[穆公]問為何馬,回答說是“牡而黃”;[穆公]派人去看,卻是“牝而驪”。於是責備[伯樂]。○[伯樂]喟然嘆息說:“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內而忘其外;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若[皋]之相馬,乃有貴乎馬者也。”意思是說[九方皋]所注意的是馬的風骨品性,那些外表他已不去留心,這正是他善於相馬的證明。等到馬取來,果然是天下稀有的良馬。見《列子‧說符》。按[九方皋],《淮南子‧道應訓》、《呂氏春秋‧觀表》等作“九方堙”、“九方歅”。後以“牝牡驪黃”喻指非反映事物本質的表面現象。○[宋][陳亮]《祭潘叔度文》:“[叔度]獨略其牝牡驪黃而友其人,關其休戚,憫其不自容於世。”○[明][李贄]《雜說》:“追風逐電之足,決不在於牝牡驪黃之間。”○沈从文《过节和观灯》:“云南本出铜漆,又有个工艺传统,马具制作沿袭较古制度,本来极平常自然。可是这些小发现,对我说来却意义深长,因为明白‘由物证史’的方法……真正应合了古人说的,‘相马于牝牡骊黄之外’。”

牝朝,◆稱[唐]代[武則天]掌權之世。○[明][楊慎]《藝林伐山‧牝朝》:“[唐]人目[武后]之世為牝朝。”○[清][趙翼]《乾陵》詩:“一番時局牝朝新,安坐粧臺換紫宸。臣僕不妨居妾位,英雄何必在男身。”

牝晨,◆見“牝雞司晨”。

晨牝,◆謂牝雞司晨。喻婦人專權。○[晉][陸機]《愍懷太子誄》:“如何晨牝,穢我朝聽。”○《金瓶梅詞話》第二三回:“晨牝不圖今蓄禍,他日遭衍竟莫追。”

凶牝,◆指厲害的女人。○[明][姚士麟]《陳氏秘笈後<武林舊事>序》:“余更有感於[壽皇]孝養[思陵],而[光宗]惑於凶牝,至為不朝不臨。”

牝雞(牝鸡),◆母雞。比喻專權的婦人。○[明][謝肇淛]《五雜俎‧事部三》:“[高宗]三十年中,而十五改元,蓋自[總章]、[儀鳳]以後,政自牝雞出矣。”○[清][蒲松齡]《聊齋志异‧馬介甫》:“聞怒獅之吼,則雙孔撩天;聽牝雞之鳴,則五體投地。”參見“牝雞司晨”。

牝雞晨鳴(牝鸡晨鸣),◆同“牝雞司晨”。◆◆[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如有聰明才智,識達古今,正當輔佐君子,助其不足,必無牝雞晨鳴,以致禍也。”

牝雞牡鳴(牝鸡牡鸣),◆同“牝雞司晨”。◆◆《後漢書‧楊震傳》:“《書》誡牝雞牡鳴,《詩》刺哲婦喪國。”

牝雞司晨(牝鸡司晨),◆母雞報曉。舊時貶喻女性掌權,所謂陰陽倒置,將導致家破國亡。語本《書‧牧誓》:“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孔]傳:“喻婦人知外事。雌代雄鳴則家盡,婦奪夫政則國亡。”○《新唐書‧后妃傳上‧太宗長孫皇后》:“與帝言,或及天下事,辭曰:‘牝雞司晨,家之窮也,可乎?’”○《轟天雷》第五回:“家園寥落,誰教牝雞司晨。”亦省稱“牝晨”。○《南史‧后妃傳論》:“[後主]嗣葉,實敗于椒房,既曰牝晨,亦唯家之索也。”○[明][方孝孺]《戒妖文》:“牝晨羝乳,人以為異,斁倫敗俗,其禍尤著。”◆补证条目■旧时贬喻女性掌权,所谓阴阳倒置,将导致家破国亡。○王云高《明星恨》:“古往今来,多少正人君子浩叹‘牝鸡司晨’,多少文人雅士讽刺‘河东狮吼’,可是如果他们身历其境,想来也会为这‘悍妇’的行为喝彩的。”

牝雞司旦(牝鸡司旦),◆同“牝雞司晨”。◆◆《隋書‧高勱傳》:“數年以來,荒悖滋甚,牝雞司旦,昵近姦回。”○[明][屠隆]《綵毫記‧祖餞都門》:“爭奈牝雞司旦,雄狐作奸,卻使太陽迴照,虹霓蔽天。”

淫牝,◆淫亂的女人。○[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史書佔畢四》:“[武曌]以淫牝穢亂[唐]室,實曠劫所無之變。”

游牝,◆發情的母畜。○《逸周書‧月令》:“游牝別其群,則縶騰駒,班馬正。”○《呂氏春秋‧季春》:“是月也,乃合纍牛騰馬游牝于牧。”○[陳奇猷]校釋:“案‘游’與‘淫’通……淫,即今所謂發情。”○[宋][文瑩]《玉壺清話》卷三:“每歲仲春,縱游牝於[燕山],孕,歸於櫪,任其自產,其種必渥窪也。”

牝聲浪氣(牝声浪气),◆形容淫蕩婦女說話的聲調和神態。○[清][王鑨]《秋虎丘‧媒鬧》:“老娼根,不要牝聲浪氣的嚼蛆罷。”

牝土,◆北方之土。○《淮南子‧墬形訓》:“牝土之氣,御于玄天。”○[劉文典]集解引[莊逵吉]曰:“《太平御覽》下有注云:‘牝土,北方土也。’”

天牝,◆指海。○[漢][揚雄]《太玄‧飾》:“次五,下言如水,實以天牝。”○[司馬光]集注:“牝,谷也。天牝,謂海也。”

字牝,◆指母馬。○《史記‧平準書》:“眾庶街巷有馬,阡陌之間成群,而乘字牝者儐而不得聚會。”○[裴駰]集解引《漢書音義》:“皆乘父馬,有牝馬閒其閒則相踶齧,故斥不得出會同。”

玄牝,◆1.道家指孳生萬物的本源,比喻道。○《老子》:“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蘇轍]解:“玄牝之門,言萬物自是出也,天地自是生也。”○[唐][黃滔]《課虛責有賦》:“囊括玄牝,箕張混元,暗造無為之域,潛臻不死之根。”○[宋][陸游]《寄方瞳胡先生》詩:“安枕存玄牝,齋居養絳陵。”○[清][魏源]《天臺紀游》詩:“廓然還虛無,舒卷嗟玄牝。”◆2.《老子》:“谷神不死,是謂玄牝。”○[河上公]注:“玄,天也,於人為鼻;牝,地也,於人為口。”後因以玄牝指人的鼻和口。○[唐][李白]《北山獨酌寄韋六》詩:“於焉摘朱果,兼得養玄牝。”○《雲笈七籤》卷五九:“原其所稟之時,伏母臍下,混沌三月,玄牝具焉。”注:“玄牝者,口鼻也。”◆补义条目■指女性外生殖器。○《女仙外史》第七十回:“半生斂我玄牝,一旦見他雨雲。”又第九四回:“一個未曾剖破玄牝的醜女,縱遇著潘安之貌,不動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