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巾帼不让须眉,“疫”线战斗的红色娘子军

作者:甘肃税务

本微讯 在家里,她们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在单位,她们是业务能手,是岗位标兵;在社区疫情防控阵地,她们再次顶起“半边天”,以“巾帼不让须眉”的勇敢坚定、春风化雨的温柔力量,守护着社区这个大家庭,她们就是国家税务总局甘肃省税务局党员突击队和志愿服务队中的“红色娘子军”。

巾帼不让须眉,“疫”线战斗的红色娘子军

无微不至的“领头雁”

达琳,是国家税务总局甘肃省税务局酒泉路街道杨家园社区志愿服务分队的队长。自从本轮疫情爆发以来,她就带领着志愿服务队的8名志愿者们,坚守在抗疫战斗的第一线。除了与队员们在卡口值班值守、登记信息、维持秩序、环境消杀等,她对志愿服务队员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也成了每天工作的“标配”:“明天值班表已经做好,请小伙伴们按时到岗啊”、“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护,戴好口罩、面罩和手套,注意安全”、“下雨了,今天值班的小伙伴们多穿点”、“明天大家注意保暖,疫情期间健康的身体最重要”……久而久之,这个集体在达琳的带领下,不仅出色地完成了社区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任务,集体中的每一个人也像兄弟姐妹一样互相关爱,大家更是有感而发的创作了这首七字打油诗:

《抗疫记》

有了集体就是好,互相关心饿不了。

我有锅来我有勺,饭菜可以自己烧。

吃在嘴里暖在心,做好防护增干劲。

志愿亲人需关照,吃完套餐接着搞。

防疫措施不能少,安全须知要做到。

酒精手套加口罩,蓝色护服送瘟妖。

巾帼不让须眉,“疫”线战斗的红色娘子军

敬业奉献的“战斗员”

张瑾瑾和柳敏,是国家税务总局甘肃省税务局党员突击队和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也是各自家庭中与爱人在抗疫一线并肩战斗的亲密战友。

巾帼不让须眉,“疫”线战斗的红色娘子军

张瑾瑾的爱人长期在外地工作,因工作性质原因,疫情期间24小时坚守在抗疫一线不能回家。在得知要选派志愿者下沉社区工作时,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家人不理解的询问“既然孩子的爸爸已经在抗疫一线不能回来了,你为什么还要报名?”而她却坚定地说“在家里我们是亲密爱人,在抗疫一线我也不能掉队,要成为他的亲密战友!”就这样,她奔波在家与社区之间,不辞辛劳,一次次检查、一次次询问,在这个特殊时期为人民群众守护住一方安宁。

巾帼不让须眉,“疫”线战斗的红色娘子军

柳敏家的女儿正在上高中,爱人工作很忙白天没有时间照顾家里。她报名参加志愿服务后,每天只能提前为居家学习的女儿准备好一天的饭菜,叮嘱几句便匆匆出门了。她的一天是忙碌的,不仅要和其他志愿者们坚守在阴冷的连阳光都晒不到的卡口点登记、测温、劝返,要统计上报各种防疫信息统计表,还要时刻保障整个甘肃省税务局志愿服务队防疫物资的供给。队员们都欣慰的地说,有柳姐在,我们就像多穿了一层防护服一样,干起工作毫无后顾之忧!

巾帼不让须眉,“疫”线战斗的红色娘子军

保卫家园的“守门员”

苏瑾、张静和牛卫莉是三朵美丽的“税花”,更是国家税务总局甘肃省税务局志愿服务队伍中“她”力量的代表。她们值守的酒泉路街道畅家巷社区居民多又复杂,还有很多商铺和小饭桌的经营者要经常出入,这就给她们的值班值守带来了很多困难。因为进出小区都要登记查码测温,难免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居民,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对电子产品使用不熟练,于是她们积极发挥女性优势,对居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讲解疫情的严重性,帮助老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最终得到了大家的理解。

巾帼不让须眉,“疫”线战斗的红色娘子军

当问到她们疫情防控工作最辛苦的是什么时,三位小姑娘腼腆地一笑说道“就是一旦穿上防护服,在值守的6、7个小时里不能上厕所,我们就不敢吃也不敢喝了。可是,正是因为我们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担起了社区‘守门员’的责任,每天认真做好志愿服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才让我们的生活更充实、人生更有意义。”

巾帼不让须眉,“疫”线战斗的红色娘子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