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赛季排超联赛即将开幕,各支队伍引援工作也基本进入尾声。天津女排引入强援瓦尔加斯和刘晏含,使得球队的攻击力笑傲全联盟。老牌劲旅上海女排毫不示弱,金软景等大牌球星的加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球队的整体档次,不出意外今年的排超又将成为津沪之间的二重唱。可反观一直全华班打法的江苏女排,本赛季在引援工作上不见任何风声,看来优良传统将一直持续下去,主教练蔡斌最近也说出了球队不引援的真实原因。

蔡斌
江苏女排主教练蔡斌就球队引援问题近日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说“其实引援最简单,让外援去打,省去多少心。但是,引援之后,本土球员怎么办?我所能做的,就是对球队负责,对球员负责。球员职业周期很短,我们做教练的不要为了省心省力,而误人子弟”。
对于蔡斌的看法首先我们不去纠结引援工作是不是上级或者主教练所定下的,单就引援这个问题在今天看来,蔡斌的看法显然是过时了。蔡斌所说的不引援让本土球员来打比赛,对球队负责也是对球员负责,鱼和熊掌都要兼得,这可能吗?理论上是球队拿到了不错的成绩,作为个体的球员也得到了比赛的洗礼,联赛时间那么短,谁都想在球场上转一转,可实际上这种想法做法一定程度上违反了体育竞技的发展方向。
江苏女排
首先看近几年江苏女排的成绩,自从17-18赛季球队拿到双冠之后,她们再也无法登上排超最顶峰,主要问题是关键时刻球队后劲不足。而从球员配置和打法上看,蔡斌的理论就是过于依赖张常宁,龚翔宇这些国字号球员,有人说张常宁龚翔宇的崛起是蔡斌的贡献,可这只能算一小部分,其实在国家队里郎导的发现和大胆使用让这两位球员在后期给蔡斌省了很多力。都说江苏女排为国家队输送了不少人才,但也要辩证来看,江苏女排的确有很多好苗子和人才,就比如倪非凡,如果没有郎导的点拨开发,那么她在江苏女排几乎很难有今天的成就。
这就说明一点,发现人才还能大胆和积极利用的才是最重要的,以前江苏女排有那么多在国青国少表现出色的,如今都基本沦为场上看客,主教练蔡斌的确在用人上面不够坚决。在国字号最起码小有成就的才会重点使用,大多数球员很难得到上场机会,这样的培养显然是被动式的人才培养。
再看看本赛季的阵容,杨佳,唐欣等年轻球员进入到成年队,球队新老结合看起来活力四现,但其实要想在短期内磨合好或者把年轻球员彻底带动起来,难度相当大。新球员要想快速融入进去离不开高强度的比赛节奏,离不开高水平球员的带领和号召感染,而且高水平球员的加入也能减轻主教练的负担,年轻球员在快节奏当中更能提升和纠正自己的水平和技术。
最后,联赛整体水平的提升是球员进步的最好舞台,联赛的目的是为国家队服务,是为国家队提供高水平的运动员。而国内联赛整体水平的提升迫切要求有高水平外援的加入,学习她们的长处为已所用。另外切不可忽视年轻球员和外援同场竞技的化学反应,哪怕场下观摩也是一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