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伊斯特伍德的任性,正义的英雄不值一提

作者:得着说

在古代,七十而从心所欲,这说得不是任意妄为,而是自得其乐。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伊斯特伍德的任性,正义的英雄不值一提

把这个词用在1930年出生的美国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身上,恰如其分。

在好莱坞闯荡了这么多年,“超长待机”的东木老爷子,拿到了该拿的奖、获得了该获得的荣誉,创立了一套独一无二的电影语言。

功成名就的他,早已不需要向世人证明什么,却又不甘心就这么“退了”。

颐养天年是不成的,对电影的纯粹的热爱,成了老爷子最后的那份倔强。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伊斯特伍德的任性,正义的英雄不值一提

能通过电影作品,进行深刻而独特的“自我表达”,这世上除了《爱尔兰人》的马丁·斯科塞斯、《好莱坞往事》的昆汀·塔伦蒂诺,也就剩伊斯特伍德了。

在拍电影中“放飞自我”的伊斯特伍德,这些年独爱“真实事件改编”。

去年,为影迷们奉献了一部《骡子》,还在片中演了一个倔强又幽默、温柔而硬朗的运毒老头。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伊斯特伍德的任性,正义的英雄不值一提

大家都以为,这部结果令人动容的片子,是伊斯特伍德最好的“谢幕”。

想不到,老爷子依然那么倔强又强悍,表现欲和创作欲依然满分。

与《骡子》类似,《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同样取材于自真实事件。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伊斯特伍德的任性,正义的英雄不值一提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一名叫理查德·朱维尔的保安因在奥林匹克世纪公园中,率先发现了爆炸装置并驱散很多无辜路人,而成为挽救很多人生命的“英雄”。

随后,在侦办案件的特工与媒体记者的推波助澜下,从救人英雄到爆炸案主谋的反转,吸引了太多的眼球。

即便经调查后,他被排除了嫌疑,理查德·朱维尔这个名字注定充满了争议。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伊斯特伍德的任性,正义的英雄不值一提

在“正常”的影视投资人和电影观众眼里,《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是一部没什么“亮点”的作品:

亚特兰大奥运会爆炸案过去太久,谁还会记得那个胖乎乎的保安公司雇员姓甚名谁?

按照好莱坞英雄片的套路,朱维尔就该是那种身陷囹圄,却能通过完成一系列不可能的任务,最终洗脱罪名、自证清白的超级好汉。

然而,在伊斯特伍德的《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中,朱维尔没什么超能力,身材臃肿、其貌不扬、有点“怪癖”,是放在人堆里都看不出来的普通人。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伊斯特伍德的任性,正义的英雄不值一提

说到这,很多影迷会想起老爷子的另一部作品《萨利机长》。

与《萨利机长》中汤姆·汉克斯饰演的萨利机长一样,朱维尔也是一个因意外被推上风口浪尖、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的普通人。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伊斯特伍德的任性,正义的英雄不值一提

在《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中,一切冲突与反转,都在娓娓道来之间水到渠成,东木老爷子对故事节奏精准的把握,以及内敛、克制的叙事风格,让人觉得熟悉而舒适。

然而,整个故事却让人“舒适”不起来。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伊斯特伍德的任性,正义的英雄不值一提

被成功学说烂了的“性格决定命运”,用在朱维尔身上恰如其分。

站在“上帝视角”,观众们感受到了朱维尔的敏锐、谨慎、善良、责任感和记忆力。

或许,他是一个不懂人情世故、不愿轻易妥协、让人下不来台的“老顽固”,因此屡次被“明事理”的老板投诉、辞退,却也是一名履职尽责、照章办事的安保工作者,坚守“法律与秩序”的理想主义者。

正因为这个性格,才成就了朱维尔在关键时刻的警惕与果断,也正因为工作与生活中的种种“瑕疵”,他才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伊斯特伍德的任性,正义的英雄不值一提

乔·哈姆饰演的fbi特工乔·哈姆,本来就带有上边的某种“倾向性”——调查朱维尔。

朱维尔并没有大众想象中的那般英雄,他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的缺少父爱,在爱国主义的影响下,从小幻想着当一个好警察。这种渴望异于常人,以至于过于执拗的他因此丢掉了副警长的职位,只能不断寻找保安工作糊口。

前雇主推脱责任的言论、专家“消防员纵火再救火”的犯罪侧写,都对朱维尔越加不利。

再加上,成年后和母亲住、采访中不自信、长期未缴税、家中藏有手榴弹、留下现场碎片做纪念、好友会制土制炸弹等“反常行为”浮出水面。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伊斯特伍德的任性,正义的英雄不值一提

背景、动机、逻辑、帮凶甚至间接证据都对上了,渐渐地,特工相信了他的“判断”。

代表了“正义”的执法机构,从一开始就盯上他了,而在调查过程中尽职尽责的哈姆,不过是朱维尔个人悲剧的导火索。

另一方面,代表公众良知的媒体也不能闲着。没人会喜欢没有后续的新闻,不断的追踪、反转才能吸引所有人的眼球。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伊斯特伍德的任性,正义的英雄不值一提

为了获得举世瞩目的爆炸案“真相”,奥利维亚·维尔德饰演的凯西·斯克鲁格,动用一些手段寻找线索,甚至不惜用身体,向哈姆套取爆炸案嫌疑人身份的调查进展。

“英雄就是罪犯”,这才是她最想要的猛料。

她的作用就是猛烈的“助燃剂”,为整件事火上浇油,目的只有一个——挑逗起大众对眼球,增加媒体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为自己知名新闻记者的名头增加一抹鲜艳的亮色。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伊斯特伍德的任性,正义的英雄不值一提

打着“追求真相”的名义,媒体狂轰滥炸般的赞扬或是诋毁,不过是转瞬之间,所谓“翻脸比翻书快”,都是为了取悦受众,拿到可观的收视率和发行量。

特工完成了案子、记者完成了报道,大众发泄了愤怒,正义得到了伸张,大家各取所需,结果很完美。

真相还是谣言,朱维尔和他母亲的感受,真的那么重要吗?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伊斯特伍德的任性,正义的英雄不值一提

执法机构一封“排除嫌疑”的信,轻描淡写的还朱维尔清白。

在所有人眼里毫无缘由的被冤枉和被践踏的,不过是一个不相干的陌生人。

然而,正因为一些人的推波助澜,无以复加的重压之下,最终不可避免的冤枉了一个“好人”。

春节晚会上,沈腾与马丽幽默而心酸的演绎了一个“扶不扶”的囚徒困境,哪怕他不够完美、不够伟岸,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份子,却依然在关键时刻选择挺身而出。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伊斯特伍德的任性,正义的英雄不值一提

伊斯特伍德似乎什么都没说,却说了很多,观众总能意犹未尽。这便是这位老牛仔的魅力所在,最后的倔强总能令人动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