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说话咬牙切齿,不好亲近?有人对罗瑞卿有意见,军医专门解释

作者:兵说

作者:峻艺

1931年2月爆发的第二次反“围剿”战役,对于罗瑞卿来说终生难忘。这次反“围剿”,何应钦亲自担任总指挥,决定首先在苏区周围调集重兵,并实行经济封锁,然后用主力分别由东、北、西三面“进剿”,以一部在南面“协剿”;采用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原则,逐步紧缩包围圈,以达到消灭红一方面军、摧毁江西苏区之目的。

说话咬牙切齿,不好亲近?有人对罗瑞卿有意见,军医专门解释

3月下旬,蒋军20万人集结完毕。西面是第5路军率第47、第43、第54、第28、第77师分驻永丰、吉水、吉安、泰和、万安等地。北面是第26路军率第25、第27师驻宜黄、乐安。东面是第6路军率第5、第24、第8、第56师驻南丰、建宁一线。南面是第19路军第60、第61师驻扎在兴国。为防止红军突围,并维护后方安全,敌在二线也配备了若干部队。

1931年4月,敌军以宁都为目标,兵分南、西、北、东四路向江西苏区大举进攻。4月20日,红军主动后撤到根据地隐蔽待敌,准备等待敌人脱离其阵地时,在运动中将其歼灭。但是敌军进入根据地后,十分小心,到处修工事,在围绕苏区修了一条弧形防线,红军一直找不到战机。

直到5月14日,红军已等待了25天之久,西面的敌人王金珏师和公秉藩师才准备离开富田坚固的工事向东固推进。总指挥部获悉后,立即命令一、三军团分三路攻击运动中之敌。红三军团为左路军绕道桥头、固陂圩,由西向东攻击富田侧后。红三军为中路军沿东固至中洞前进。红四军为右路军分两路抢占九寸岭、观音崖隘口然后进攻富田。三路并举将富田之敌围歼。从东固到富田,中间横着一座大山。九寸岭和观音崖是必经之地。谁控制这两个隘口谁就将取得战场的主动权。红11师担负抢占观音崖之一路。红四军首长在交代任务时,传达了朱、毛的指示,指出:这一仗是初战,对后面的战斗影响极大,必须打胜!

5月16日,曾士峨、罗瑞卿率领11师,从东面迅速抢占了观音崖制高点。敌军公秉藩的第28师被压在西面的山坡上。为摆脱被动局面,敌人立即向已占领山顶的红军打来猛烈的炮火。但这个时候,作为指挥员的曾士峨和罗瑞卿却迎着枪炮,到了最前线。曾士峨命令特务连长杨得志,将师指挥部设在观音崖山顶稍下的一所房屋。为了便于观察敌情,杨得志又带着人在房子前面搭了一个小棚子,作为观察所。但敌军炮火实在是太猛,不一会儿就将这个棚子炸塌了。

说话咬牙切齿,不好亲近?有人对罗瑞卿有意见,军医专门解释

此时,曾士峨和罗瑞卿幸而在棚子外面,否则也可能被压在里面。他们对周围犹如过年放鞭炮一样的枪炮声、对于身边棚子被炸塌都顾不上管。他们用望远镜专注地观察敌情,一发子弹击中了罗瑞卿,而且是从右下颌穿入。

曾士峨看到政委负伤,赶紧让卫生所所长叶青山来抢救。叶青山飞快赶到山上,看到罗瑞卿躺在担架上,已经昏迷不醒。叶青山检查发现,罗瑞卿头部重伤,子弹打穿了动脉,正大量出血,情况很不好。叶青山知道,止血是眼下最重要的事。但找了半天,战场上却找不到止血材料。叶青山摸到兜里有一块银元,急中生智,决定用银元进行压迫止血,并用纱布缠紧。好不容易止住了血,叶青山让人用担架将罗政委抬到师救护所,又去抢救别的伤员了。

说话咬牙切齿,不好亲近?有人对罗瑞卿有意见,军医专门解释

罗瑞卿由于伤势过重,虽然经过包扎,但没有完全止住血。不一会儿,担架上铺的被单和担架的竹扶手都染红了。过了一段时间,血才慢慢凝结。但前方的救护所只能简单处理伤口,为了让罗瑞卿摆脱危险,叶青山决定将罗瑞卿送回后方医院。

路上,有时走的是狭窄的水稻田田径,有时走的是上上下下的崎岖山路。白天烈日暴晒,夜晚披星戴月。罗瑞卿躺在担架上昏昏沉沉,下雨天的时候,虽然担架上盖了一层油布,但雨水不时从四面的缝隙中渗入,冰凉冰凉。罗瑞卿有时也醒过来,但不能说话,也不能吃饭。战士看他醒了,就喂他一些稀米糊糊。在路上走了9天,终于在25日,把罗瑞卿抬到了位于上田的后方医院第四分院。

说话咬牙切齿,不好亲近?有人对罗瑞卿有意见,军医专门解释

在第四分院,医务主任李治与叶青山一起,给罗瑞卿做了手术。李治毕业于上海南洋医科大学,原在南昌开诊所,被张辉瓒的部队抓了壮丁,被迫在18师当了上尉军医,第一次反“围剿”中志愿参加红军。他的医术是有一定水平的,但当时敌人的封锁,苏区医院的条件很差。没有脱脂棉和纱布,就将棉花和棉布放在肥皂水里煮3个小时脱脂,蒸了之后使用。防止感染,只能用一点碘酒或是红药水、紫药水。没有凡士林,就用猪油顶替。没有止痛药,就用鸦片加阿司匹林。当时青霉素才发明几年,在国内很少有这种药。消炎只能用磺胺,而这在根据地内也是十分紧缺的药物。

正是在这样艰苦简陋的条件下,李治和叶青山给罗瑞卿进行手术。由于没麻药,在手术中罗瑞卿忍受剧痛。为了防止感染,李治在他的创口撒了不少在当时十分金贵的磺胺粉。手术虽然取得了成功,却给罗瑞卿留下了后遗症。由于没办法将颞颌关节完全复位,造成罗瑞卿嘴不能张大,说话时只能“咬牙切齿”。

手术做完不久,罗瑞卿又并发大叶性肺炎,高烧不退,又一次昏迷不醒。有时就说胡话,不断呼唤:“叶青山……王保林……”由于缺少消炎药,医生只能用一些中草药,他能不能痊愈,就凭他自身的抵抗力了。

说话咬牙切齿,不好亲近?有人对罗瑞卿有意见,军医专门解释

【罗瑞卿】

一天,他稍稍清醒,看到了叶青山,便立即让叶回前方去:“你不要管我了,前方更重要,前面有那么多同志,打仗的时候需要你,你赶快回去……”叶答应后,罗瑞卿又昏迷了过去。最终,罗瑞卿顽强地熬过了一劫。

自负伤以后,罗瑞卿也不知道已经过去了多少天。当罗瑞卿又一次催叶青山回前线去时。叶青山告诉他,第二次反“围剿”已经结束了。罗瑞卿问他,仗打得怎么样?叶青山说,在观音崖、九寸岭将敌人压下去后,歼灭了敌人第47师一个多旅。同时,兄弟部队也歼灭了第28师大部。初战获胜以后,朱、毛又指挥红军由西向东横扫700里,共歼灭敌人3万余人,缴枪2万多支。

说话咬牙切齿,不好亲近?有人对罗瑞卿有意见,军医专门解释

罗瑞卿这次负伤留下了后遗症,说话表情常常给人“咬牙”的感觉。而他后来较长时间在保卫、公安部门工作,更加给人一种严肃刻板甚至肃杀冷酷的印象,被人疑为“职业表情”。有一次开大会审查代表资格,有人就提出,罗瑞卿这人太严肃,说话咬牙切齿,让同志们不好亲近。叶青山为此作了解释,说:“他受过伤,是我治的,颞颌关节复位没有抬起来,所以讲话一定要咬紧牙关,否则就讲不出来。其实他对敌人狠,但对自己人很和蔼,是一位好干部。”

经过这么一番解释,大家也知道了背后的缘由,罗瑞卿才通过了资格审查。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