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王献之:回顾此生,唯一过错,惟和郗离婚

作者:倪倪书虫

说到东晋书法家王献之,其广为流传的名帖中《奉对帖》、《思恋帖》其中的忏悔之情、思念之意读来总是让人动容!

“虽奉对积年,可以为尽日之欢,常苦不尽触类之畅。方欲与姊极当年之足,以之偕老,岂谓乖别至此。诸怀怅塞实深,当复何由日夕见姊耶?俯仰悲咽,实无已无已,唯当绝气耳。”极尽怨怼与悲愁之苦了。

那么,帖中提及的“姊”是谁呢?

王献之:回顾此生,唯一过错,惟和郗离婚

说到这个,就要提一提《世说新语》中记载的一则故事:“王子敬病笃,道家上章,应首过,问子敬:“由来有何异同得失?”子敬云:“不觉有余事,惟忆与郗家离婚。”意思是王献之害了重病,请道家来替他上表奏请天神消灾去祸,照规矩病人要坦白自己的过错,王献之说,“想不起别的事,只记得和郗家离过婚。”

故事虽短,但纸短情长,他的诚恳态度和忏悔意识却是暴露无遗了,回首往事,原来那些功名利禄都不值一提,此憾只关风与月。

前文提到的“姊”说的就是郗道茂,郗道茂是东晋名臣郗鉴第二个儿子郗昙的女儿。王羲之之妻郗璿的侄女,也就是说,王献之娶的是自己的表姐。两人自小认识,家世相当,男才女貌,婚后恩爱两不疑。

在王献之的《新妇地黄汤帖》、《外甥帖》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两人的柔情蜜意。

王献之:回顾此生,唯一过错,惟和郗离婚

郗道茂

若是如此一直下去,倒也是流传千年的一段佳话。然而,世事总是难圆满。作为大名鼎鼎的书圣王羲之第七子以及才能最突出的那个,自然是备受各方关注的。

晋孝武帝宁康元年,新安公主司马道福的驸马、大将军桓温的儿子桓济与兄长桓熙参与谋杀叔父、时任车骑将军兼都督七州军事的桓冲,结果事情败露,驸马桓济被发配到长沙。

时晋孝武帝尚幼,当时桓氏家族一派做大,以谢安和王坦之为首的士族门阀能与之相抗衡。公主的离异及再嫁对于皇室和谢王氏族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两方一拍即合,搜寻一番,目光自然就盯上了才俊王献之。当然,也有说新安公主一早就看上了王献之,早年想嫁没机会,如今机会来了,自是不容有失。于是,她反复向皇太后央求,又去求皇帝下诏。最后得偿所愿。

王献之:回顾此生,唯一过错,惟和郗离婚

可怜的郗家女,此时,父亲郗昙已卒许多年,作为东晋曾经举足轻重的望族之一,郗氏已趋没落之势。当时,其弟郗恢还未得到重用,一门的荣耀主要系于伯父郗愔一家,确切地说,来自于其堂兄郗超。郗超是桓温最信任的谋士,桓温行废立之事,郗超都有参与。桓温的死导致了一个结果,郗家的政治地位一落千丈。对于士族门阀而言,郗家已经被挤出望族行列。自是无力反抗。

关键就在于王献之身上。据说王献之也是反抗过的,曾以自残的方式相推辞,以艾草烧伤双脚,称行动不便,不能完婚,不过还是以失败而告终,后来竟落下跛足的毛病。

然而,在家族和皇权面前,王献之的真心也不得不打了折扣。和郗道茂离婚,迎娶新安公主后,王献之进入了权力中心,从府丞至谢安长史,再进拜建威将军、吴兴太守,最后官至中书令。

王献之:回顾此生,唯一过错,惟和郗离婚

而其心心念念的结发妻子郗道茂离开王家后,寄生于伯父郗愔门下,没有再嫁,凄苦着郁郁而终了。

也是让人唏嘘不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