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航国际吕凯:奋斗在锡兰 做时代前浪

作者:看航空
中航国际吕凯:奋斗在锡兰 做时代前浪

2020年11月18日,由中航国际工程公司承建的斯里兰卡南部高速第一延长线第一标段,正式收到工程履约证书。从项目签约、筹备、启动,期间经历过当地洪患、政府更迭、恐袭,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入侵斯里兰卡的2月末举行了通车仪式。而今,履约证书的签发,终于为这个合同额逾8亿美元的“一带一路”工程项目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斯里兰卡“南高”项目的中方管理人员大多是“80后”“90后”,项目副经理吕凯就是其中一员。身为“85后”的他,谈吐清晰、逻辑严密,多年的海外工作经历赋予了他一份超越同龄人的成熟稳重。

作为项目计量计划团队的灵魂人物,吕凯在近8年的时间里,带领自己的团队“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千锤百炼,却如“打不死的小强”般实现逆袭,为项目赢得口碑和效益。

出师不利 逆转突围

“the contractor entitled to an additional payment with overhead and profit per cubic meter of concrete in structural element.

因混凝土标号提升,承包商有权就其实施的每立方混凝土结构构件获得额外费用及相应管理费和利润|。”

这段话来自2017年10月30日科伦坡仲裁中心下达的裁决报告。正是为了这句裁决,吕凯及其团队奋斗了5个多月。

时间回溯到2017年5月19日,“南高”项目成立“争端裁决委员会”(简称dab)。

dab 一经成立,吕凯便开始带领大家认真筛选事件、分析资料,在此基础上将“监理要求南高项目提高混凝土标号”作为第一个争端事件报dab。吕凯带领计量团队抓住“提高混凝土标号”问题的关键点,查阅研究了多国技术标准,从美标、英标及之间的内在联系等多方面收集资料。

2017年7月17日,“南高”向业主方递交索赔报告,并要求后续现场发生混凝土都要持续索赔。

报告递交的一个月后,吕凯等来的是业主拒绝索赔的回复。这个消息让吕凯的整个团队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因为公司将面临几亿卢比的损失。

难道整整两个月的努力就要以失败告终了吗?吕凯反复问自己。待重整心情后,他又开始给大家鼓劲儿。

他告诉团队同事:“我们听说过很多绝境逆转的事例,大多在说同一个道理——翻盘的机会源于自始至终的稳定性。这种坚持不懈的韧劲儿就是我们秉持的信念。”

因为坚持不懈的信念,大家又聚在一起,调整思路,耐心分析,并结合设计部、工程部收集技术资料,同时充分发动项目合作伙伴的能动性,对业主的观点进行逐条驳回,于两个月后再次递交了索赔陈述报告。

一个月后,“南高”在科伦坡仲裁中心迎来首个争端裁决听证会。业主、监理、“南高”项目部及dab成员悉数参会,会上双方就各自观点展开唇枪舌剑,业主仍然否定索赔要求,吕凯则带领“南高”团队据理回击,逐步主导了整个听证会节奏。

同年10月30日,“南高”项目部收到了争端裁决书,他们赢了!

这次可以写入“南高”历史的里程碑事件之一,也是首例dab索赔成功的案例。

经此一役,吕凯带领他的团队越战越勇,后续又取得了“汇率损失保卫战”“管桩大捷”“质保金博弈”等众多经典胜利,仅预付款抵扣一项就为工程公司挽回3975万元人民币的损失,不断为公司创造价值。

2020年吕凯荣获中航国际“卓越员工”称号,在采访时让他用4个字概括自己的工作风格,他略一沉吟道:“在维护公司利益时,我希望自己始终‘骁勇无畏’。”

再忆这段“光辉岁月”时,他说,正是在一次次谈判中总结经验、抓住关键点,才能带领团队发挥合力,屡次逆转。“就算我们经常身处逆境,也要时刻能量满满。责任肩上挑,任务争相扛,这是‘南高人’的追求,也是航空工业海外工程人的精神写照。”

“今天南部高速项目部取得的成绩都是项目团队集体努力的结果,与业主的博弈,是用我们的专业态度赢得对方尊重和信任的过程,我们想让整个斯里兰卡看到,我们不只有中国速度,还有中国质量。”

苦乐年华 痛与暖相伴

自2011年第一次走出国门、选择投身海外工程事业,这名风华正茂的“85后”如今已扎根斯里兰卡9年,成为一名“老海外”。

在2019年中航国际发起的五四青年节致“老海外”的约稿里,吕凯回望驻外经历时这样写道:“时间像一把锉刀,它磨去了年少轻狂的棱角,砺出脸上的沉稳与刚毅;它锉掉了你的傲气,却锻造了你的傲骨。”

时差与距离,总是在海外工程人的工作与生活中来回撕扯。常驻的时光里除了紧张忙碌、坚守与责任,也总伴随着生活里大大小小的遗憾与突如其来的意外。

2013年9月,南部高速项目已启动内部分包招标工作,吕凯同时还在负责另外一个公路项目,两个项目间距200千米,有近2年时间他都兼顾着两个项目,连续8年的春节都在大洋彼岸跟同事们守岁度过。

兼顾两个项目期间,吕凯中招了“登革热”,发病时高热难退、伴随肌肉关节剧烈酸痛,但吕凯把这段经历调侃为自己交的一份“投名状”。

面对病痛他谈笑应对,但面对家人时,吕凯只能直言“亏欠”。

2017年年初,恰逢预付款扣回方案的博弈到了关键阶段,吕凯的妻子当时正在国内待产,期待着一个小生命的降生。因为吕凯想等待“预付款”事件尘埃落定再休假回国,斟酌再三订下的回国机票日期只比妻子的预产期提前了3日。谁料事有凑巧,女儿提前一周出生,吕凯却尚未回国,错过了女儿来到世间的第一面。

虽然在谈判桌上,吕凯常能舌战群儒,素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潇洒,但每谈及自身这段抱憾的经历,却总是言辞寥寥。

在公司内部征文中吕凯写道:“回首驻外多年,心中充满感激。感谢爸妈、媳妇的付出,长期在海外工作,让我没有太多时间陪伴你们,内心一直感到亏欠……感谢公司,提供了优质的平台,让我有机会在这个美丽的国度建造一个又一个优质的项目,谱写两国友谊的华章!这些年的经历必将是我生命中的闪亮点。向前看,心怀感恩,我依然笃定前行,誓做笑傲江湖的时代青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