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运营商的“大网”怎么建? 三大运营商纷纷SDN/NFV三步走

数据流量爆炸式增长,网络粗放型扩张难以为继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引入it技术和新的合作伙伴,追求低成本和高效率运营成为运营商构架未来网络的动力。而所有一切改造的两大技术基础是nfv和sdn,简而言之:nfv实现网元功能,sdn实现网络连接,二者共同构成网络。

据sns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到2020年全球运营商在sdn和nfv方面的投资将超过180亿美元!

而且5g的到来的步伐越来越快也越来越清晰,甚至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科技委委员侯自强日前在公开场合表示:nfv和sdn是5g的诞生所,5g离开sdn/nfv这一关键技术是无法实现的。

虽然现在sdn/nfv在标准上还未统一,但是国内三大运营商已经开始行动,纷纷发布属于自己的未来网络架构三步走。其中中国移动构建新型数据中心和新型网络的未来网络,分别从三大领域引入sdn和nfv;中国联通的未来网络以数据中心为核心,五年规划,分三步走;而中国电信从边缘到核心的引入sdn/nfv三步走。

中国移动:构建新型数据中心和新型网络的未来网络

一句话:中国移动的未来网络是以tic构成新型数据中心,以sdn实现数据中心互联。其中新型数据中心的核心技术是网络功能虚拟化nfv,而新型网络的核心技术是软件定义网络sdn。

因此,sdn与nfv引入方向不同。其中,中国移动的nfv引入主要从volte、物联网专网和固定接入三大方向着手。

在volte方面引入,主要是利用nfv快速部署和升级特点,利用规模性发展volte新网络。特别是在推进volte网络中虚拟化技术的采用,重点考虑s-cscf和as等信令面网元,深入研究sbc媒体面虚拟化可行性,考虑是否将全部ims网元虚拟化。

目前,中国移动已在外场4个城市验证了3个系统厂商核心网云化的三大能力(快速上线、弹性伸缩、网络快速更新),当前正在进行阶段性试点总结。同时,2015年初中国移动启动融合通信一期试商用,支持1700万ims注册用户(一亿开户用户),2016年5月启动1.5期商用。

而在物联网专网方面,主要是利用nfv的灵活扩展能力,提供多样的物联网服务。

依托专用epc实现虚拟化的iot网络平台,满足万物互联快速部署和灵活应用的需求,由于物联网用户数据的定制化要求高,中国移动正重点考虑加快物联网hss虚拟化的重点攻关。

在固定接入方面,主要是利用nfv架构优势,高起点发展固网,推进降本增效。中国移动在nanpcellgw上,现网建设支持虚拟化的网关,提供一体化小站接入。采用nfv技术重点推进bras的c-u分离,有利于高起点推进固定接入网络,满足固定接入快速升级、自动开通和灵活的能力开放等需求。

另外,中国移动还成立了open nfv实验室,引入15个合作厂商,进行三层解耦测试和tic平台。

同样sdn也有三个应用场景,即:novodc、sptn和novowan三个方向。

其中云数据中心的novodc的多租户虚拟网络,用户自助开通数据中心内虚拟网络,网络资源像申请虚拟机和存储一样容易。据了解,2015年中国移动公众服务云商用部署sdn网络,提供vpc等网络服务。

传输网sptn的端到端集客专线开通,用户可自助开通跨省集客专线。据介绍,sptn网络让ptn专线开通时间从“周”级别缩短到“分钟”级,实现了跨厂商端到端业务开通。

而ip承载网novowan的全局流量调度优化,实时感知网络流量,全局集中调度流量,提升ip网络带宽利用率,兼顾保证关键业务质量。而且中国移动还推出国内运营商自主研发的第一个opendaylight控制器

此外,中国移动推出novonet新一代网络技术,旨在融合it技术,构建一张“资源可全局调度、能力可全面开放、容量可弹性伸缩、架构可灵活调整”的新一代网络。其中novonet核心技术是nfv/sdn,核心思想是“新架构、新运营、新服务”

中国联通:五年规划 三步走

跟中国移动不同,中国联通在进行试点与小范围商用部署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现网向基于sdn和nfv的网络发展,实现开放和云网协同的、柔性的、简约的、超宽带网络。

因此,在接下来的历程(2016年-2020年)中,中国联通表示有一个五年规划,分三步走:

2016年主要进行sdn/nfv试点验证。实现基于sdn的多租户虚拟网络、业务链管理系统;基于sdn优化数据中心间的网络转发路径,实现vim和vnfi等nfv底层支撑平台;实现ims、epc等nfv原型系统,试点基于nfv的ggsn下沉,开展基于sdn的ipran控制承载分离;实现基于sdn/nfvde vcpe网关、oolt/智能ont验证和统一低成本部署。

2017年-2018年sdn/nfv产品孵化与部署。大规模sdn应用验证,nfv底层网络虚拟增强、mano系统实现;完成一线城市及重点二线城市内机房和dc机房的改造,扩大dci互联平面范围;实现用户业务自定义、自组合、自开通,按需规划和扩展业务,按需轻松叠加新增至业务。

2019年-2020年扩展多领域sdn/nfv应用。sdn/nfv应用经验向核心网、传输网、接入网输出;跨领域的sdn/nfv部署实践;推动dc与网络协同、业务协同编排、数据给集约化管控。同时建立创新孵化体系,以及在组织架构和人员上都有很具体的规划。

中国电信:从边缘到核心分三步引入sdn/nfv

毫无疑问,应用需求场景的驱动是新技术引入的必要前提,中国电信表示引入sdn/nfv会遵循主流标准和开源组织,分阶段推进实施,主要分三步进行:

首先是数据中心进入规模推广阶段;其次是终端/接入网络拥有广阔空间;最后是推动“大网”典型业务优化。

在数据中心(idc)领域sdn引入上,目前中国电信在有序开展,稳步推进中,主要分三个方面:试验sdn/nfv、部署云计算能力和建设idc承载专网。

在试验sdn/nfv方面,中国电信的云资源池试点引入sdn技术,主要浙江、广东、内蒙基地;vdc现场试验,主要在广东、江苏、上海、北京;sdn调度网络流量现场试验主要在广东和江苏。

在集约部署云计算能力,构建公共基础设施方面,目前中国电信建设云服务器1.7万台,云存储174pb,同时完成14省业务平台与it资源池整合。

在建设idc承载专网,推进互联网化转型方面,中国电信以idc为中心组网,一期将全国最大的15个idc互联。

在终端和接入侧nfv&sdn化上,因为云服务的形式为用户交付网络服务,这其中nfv简化用户侧设备功能,在云中交付网络服务,sdn与底层网络互动,按需加载网络服务组件。

因此,vcpe能够把握用户上网入口且实现难度较低,而且vcpe对于企业及运营商的价值助力企业信息化。也就是说在企业侧vcpe能够实现多分支的集约管理、简化网络配置和提升opex;而在运营商侧vcpe能够实现新业务快速部署、快速故障定位与自动化运营与维护。

目前,中国电信已完成全球首个虚拟企业用户驻地设备vcpe现网试验。而且主导vcpe国际标准的制定,同时联合华为发布业界首个vcpe商用解决方案。同时,中国电信将vcpe与物联网结合实现软件可定义物联网关。

在国内,中国电信率先建设专业化、开放的vcpe技术验证与测试实验室。据了解,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电信信息科技创新园区(北京未来科技城)良好的实验条件建设,已得到业界领先芯片厂商、设备制造商、应用提供商以及友好客户的大力支持。

另外,中国电信将wifi ap管理控制上移,构建可运营的“第四张网”。也就是云wifi,即使用开放性的云管理平台将分散在不同商家的ap统一管理,形成一张可运营的wifi网络。而且nfv技术可助力wifi社会化终端快速接入,推动传统网络升级。

当然,中国电信还在考虑建设运营商“大网”,也就是基于sdn理念的网络和运营重构。“分散的、紧耦合的网管系统使得业务和厂家设备紧耦合,偏封闭,扩展性差,而引入业务编排和网络智能控制能够使得业务和厂家设备解耦,开放,可弹性扩展。”中国电信方面表示。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