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即将到来的风暴 运营商SDN/NFV战略日渐清晰

自2012年起,国内开始关注sdn/nfv技术,在2013年中国sdn大会上,国内三大基础运营商彼时唱起主角。可是至今已有三、四个年头,现有的网络架构还是依托于传统硬件设备,被长期诟病的提速降费也将要触及天花板,目光所及处,运营商的sdn/nfv战略似乎毫无进展,因此也被不少业内人士戏称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楼。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在前不久举行的2016全球sdnfv大会上,国内三大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分别汇报了各自关于sdn/nfv的技术实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目前,三大运营商的发展策略和计划各不相同:中国移动nfv引入将围绕volte、物联网专网和固定接入三大应用领域开展技术推进;中国电信则牵头打造sdn/nfv开放生态系统;而中国联通则在技术研究与现网部署上同步演进。

移动:围绕三大应用领域开展sdn/nfv战略

在具体实践方面,中移动建设了自有的sdn的三个应用场景,云数据中心,多租户虚拟网络(novodc),用户可自主开通数据中心内虚拟网络,网络资源像申请虚机和储存一样容易。传输网端到端集客专线开通(sptn),用户自助开通开通跨省集客专线。ip承载网,全周流量调度优化(novowan),实时感知网络流量,全局集中调度流量,提升ip网络带宽利用率,兼顾保证关键业务业务质量。

此外,移动推出了国内运营商自主研发的第一个opendaylight控制器,开源sdn控制器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平台、参考设计、技术社区,将开源转换成商用产品必须经过系统的功能完善、性能优化、测试验证。

考虑到大规模发展的新网络、需要灵活开放的新能力、面向未来灵活简化的新架构等场景需求,中移动将围绕volte、物联网专网和固定接入三大应用领域开展技术推进。为此中移动成立了open nfv实验室,引入15个合作厂商,进行三层解耦测试和tic平台。另外,在volte已经在外场4城市,验证了3个系统厂商核心网云化的三大能力。除此之外,在融合通信和nanocellgm方面也有相关实践。

谈及对sdn/nfv下一步发展的计划,移动表示,第一,加快和5g网络架构的深度合作。第二,联合业界,两条路行动,按照目标的发展方式,建立novonet全国的实验网络。第三,加快开源及产品化的工作,重视三大基础设施(两个os+o),依托odl、onos、opnfv等组织,加快发展openo组织的进展,为下一代网络奠定软件基础。

联通:基于sdn/nfv进行网络变革

中国联通属于较早涉及sdn/nfv领域的运营商,其主导的云计算标准y.3512(y.ccnaas)“云计算-网络即服务”功能需求获得itu-t正式批准发布,成为国际上首个“云计算-网络即服务”标准。此外,还开展各种测试工作,例如技术部进行聚焦虚拟私有云vpc等领域的sdn测试,完成6个主流厂家、7种方案的测试,并形成了测试报告;工业和信息化部聚焦向sdn+overlay演进进行了edc网络云化测试等。

在具体的实践方面,中国联通基于自主研发的云平台——沃云平台,积极开展vpc、业务链、dci、womano、vcpe等研发工作,力争实现全公司研发sdn/nfv云,全面支撑集中化、专业化、一体化研发。

面向未来的sdn/nfv发展规划,中国联通表示未来的网络架构将以数据中心为核心,实现大规模中心dc+广覆盖边缘dc;不同级别数据中心要承载不同的vnf,实现网元虚拟化;还要构建idc互联网络,即大型数据中心之间、大型数据中心与边缘数据中心之间更好地连接,实现大颗粒、粗管道。

具体而言,在sdn/nfv的发展方面,中国联通计划2016年聚焦sdn/nfv试点验证。构建 基于sdn的多租户虚拟网络、业务链管理系统,基于sdn优化数据中心间的网络转发路径,实现vim和vnfi等nfv底层支撑平台;实现ims、epc等nfv原型系统,试点基于nfv的ggsn下沉,开展基于sdn的ipran控制承载分离;实现基于sdn/nfv的vcpe网关、volt/智能ont验证和统一低成本部署。

电信:从边缘到核心践行sdn/nfv战略

中国电信也不甘落后,积极部署sdn/nfv战略,不仅参与了sdn/nfv标准制定,在onf组织里面,电信还创立了工作组。同时在搭起了cfo的项目,中国电信因此获得杰出贡献奖的奖项。此外,电信还贡献白皮书和框架文档,开展poc研发、研究和制定lso体系和框架,推动“第三类”网络实践。推动成立“阮建华智能型通信网络”研究组,重点研究核心网的虚拟化、sdn与智能管道的结合等。

再具体实践方面,中国电信在应用和编排以及控制器的研发方面都有相应进展。在openstack领域退出了分布式对象存储等电信级产品。基于openstack研发面向混合云的sdn解决方案,开展运往协同实践。还率先参加open-o开源项目,推动业界资源整合,共同研发首个开源编排器框架,实现灵活的sdn/nfv功能。

在控制器方面,中国电信深入社区开发活动,负责ovsdb、hwvtepsouthbound等模块的实现,在opendaylight黑客马拉松等取得优异成绩。在推动国内组织和onos成立产业推进中开展合作。

中国电信下一步打算从边缘到核心将sdn/nfv引入实践,第一步将开展vcpe商用解决方案wifi建设引入nfv。第二步将sdno开展流量调优。第三步idc网络自动化部署,网络基础设施云化。

专家建议:运营商不能操之过急

一边是技术的不成熟,一边是市场的强烈需求,运营商也是焦头烂额,但是有专家指出,运营商不宜太快的向sdn和nfv迁移,因为其虽然可以解决当前运营商遇到的挑战,但前提还是要先构建好基础网络,才能为业务提供端到端的支撑。因为稳定性才是他们最为关心的,而新业务则更加适合迁移上来,因为其更加需要的是速度。

此外,专家还指出了sdn架构中控制器的脆弱性,所以建议采用分布式sdn控制器,同时在协议方面也要保留标准的ieee协议。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