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贞德号称法国花木兰,当她被送上火刑柱时,心中是否怨恨法国作者的话

作者:历史真知君

1431年5月30日,法国西北部城市鲁昂,集市广场。

鲁昂属于法国滨海塞纳省,它位于塞纳河下游,距海110公里,作为中世纪欧洲最大最繁荣的城市之一,鲁昂城内总是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可是,今天的鲁昂城,却和以往有些不同,人们纷纷赶去城中心的集市广场,好像那里要发生一件重大的事情。

贞德号称法国花木兰,当她被送上火刑柱时,心中是否怨恨法国作者的话

鲁昂教堂

没过多久,集市广场便被城中四处赶来的民众堵得水泄不通,人们踮起脚尖向广场中央看去,只见一座偌大的火刑柱立在其中,周围堆满了干柴与木炭,此外,火刑柱对面,还立起了一座高台。

随着集市广场的人越来越多,声音也变得非常噪杂,人们交头接耳纷纷与身边的人开始议论。

“这个火刑柱是做什么用的?难道又抓到了异教徒?”

“看!高台上坐着的那个人,他是主教皮埃尔·科雄。”

“究竟发生了什么,教会竟然如此大动干戈,连主教大人都出现了!”

主教皮埃尔·科雄是英格兰的强硬支持者,而现在鲁昂城被英国人所占,有了英国人在背后的支持,皮埃尔·科雄自是得意洋洋,处在了人生的巅峰期。

贞德号称法国花木兰,当她被送上火刑柱时,心中是否怨恨法国作者的话

目前,英法战争正处于焦灼时期,法国由原来的节节败退到如今站稳脚跟,这让英国人十分苦恼,而带领法国军队取得一次又一次战争的胜利,居然是一个法国16岁的农家少女。

没错,这个法国少女站出来宣布要保卫法国时,她才年仅16岁,她扬言要为法兰西的自由而战,并且她成功了,在她成为全法国军队的指挥官后,她便率军发起远征,解奥尔良之围,击退英军数月的进攻,一举扭转英法战争局势,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个奇迹。

不过在今天,法国人的信仰就要倒塌了,主教皮埃尔·科雄看向广场上的火刑柱,内心一阵冷笑。

突然,广场周围的人群开始躁动,传出阵阵尖叫声,所有人都紧紧盯着火刑柱,不敢相信眼前这一幕是真实的。

贞德号称法国花木兰,当她被送上火刑柱时,心中是否怨恨法国作者的话

只见广场中央,一位身穿素衣的少女被数名全身披甲的士兵牢牢控制,紧接着,士兵把她用力按在火刑柱上,然后用绳子死死绑住。

“她是贞德!”

人群中突然传出一道声音,刹那间一石激起千层浪,人群开始沸腾,纷纷往广场内涌入。

见此,主教皮埃尔·科雄眉头一皱,随即大喝一声:“士兵,维持秩序!”

听到主教的命令,广场上全副武装的士兵停止待命,拿起武器站在广场周围,组成一道坚实的人墙,把人群隔绝在广场之外。

“贞德,被指控有12项罪行,罪名成立,判处死刑,立刻执行!”主教皮埃尔·科雄神情冷漠,声音冰冷而机械。

贞德号称法国花木兰,当她被送上火刑柱时,心中是否怨恨法国作者的话

话音刚落,刽子手便走向火刑柱,贞德目光空灵而又透彻,她静静地扭头看向一旁的神父:“请您给我一枚十字架!”

神父一愣,显然没有料到贞德临刑前会有这个请求,片刻,神父摘下挂在自己胸前的十字架,递给贞德。

贞德拿过十字架,把它紧紧握在手中,又将手抵在胸口,眼神中充满信念与光芒,如同一位圣女般,闪耀着无限的光辉与力量。

干柴被点燃,瞬间燃起熊熊大火,贞德死死握住手中的十字架,口中高呼着耶稣,她喊了很多遍,声音坚定而高昂,以至于现场的每个人都听到了贞德的呼喊。

贞德号称法国花木兰,当她被送上火刑柱时,心中是否怨恨法国作者的话

围观的人纷纷流下眼泪,就连行刑的刽子手心中都非常害怕,他说自己烧死了一位圣女,这是会被打入地狱的。

最后,英国人把贞德的骨灰撒入塞纳河中,至此,贞德年仅19岁,就为国家奉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贞德至死都坚守着心中的信念,坚守着为法兰西的自由而战,虽然她被俘是因为友军关闭城门导致无路可退,但是贞德心中却毫不后悔,因为她永远都是战斗在第一线,撤退时永远都处在军队的最后方,她总是要保证所有人都安全了,自己才最后撤离。

被抓以后,法国国王查理七世没有努力地去援救贞德,可是,贞德却毫无怨言,相反,当神父攻击查理七世时,贞德还积极为其辩护,称查理七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

贞德号称法国花木兰,当她被送上火刑柱时,心中是否怨恨法国作者的话

贞德的心中十分仁慈,她禁止对战俘进行杀戮,甚至还会为一个将要死了的英兵告解,要知道,在当时人们认为没有经过告解的人是会下地狱的。

贞德说:“为了法兰西,我视死如归!”

最终,她践行了她的话。

最终,她成为法国圣女。

注:本文图片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历史是严肃的,历史也是有趣的,以史为论,在真实与客观的基础之下力求生动形象地描绘与品读历史,欢迎关注与我共同见证历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