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前景可期:运营商SDN/NFV部署路线逐渐明朗

随着业务需求的飞速发展以及用户需求的灵活多变,运营商传统网络架构的弊端日益显现,未来网络需要满足低成本、高效、灵活、智能运营,并能通过集约化经营产生价值,sdn/nfv正是能够满足这些需求的根本性技术,使网络重构成为可能。

未来5年,国内sdn/nfv市场规模将达2500亿元

经过多年发展,sdn/nfv已经逐渐度过了概念炒作阶段,世界权威调研公司infonetics最新报告显示,2015年之后sdn/nfv开始进入商用部署阶段,2016~2019年sdn/nfv陆续进入发展期,2020~2025年sdn/nfv将陆续进入稳定发展期。

sdn/nfv产业联盟技术专家委员会主任曹蓟光曾指出:“未来5年,sdn/nfv的应用场景将会覆盖数据中心组网、dci互联、光网络、接入网、移动核心网、ims等各个领域,国内市场规模接近2500亿元。”

全球几乎所有主流运营商、设备商、互联网公司都在进行sdn/nfv的研究和部署,各大相关国际组织也在全力推进有关的标准和技术发展,2016年成为sdn/nfv进入商用部署的关键时期。

目前,sdn/nfv的产业链已初步成熟,各方分工明确。以sdn为例,标准组织关注南北向接口的标准化、架构、需求等方面的定义;开源组织侧重于推动sdn架构与云化管理平台的融合;电信运营商以试点研究为主,逐步开展商用部署;云服务公司为企业客户提供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设施服务;芯片厂商研制高速转发、流表处理芯片;互联网企业重点关注网络服务,利用强大的开发能力,不局限于sdn定义和标准,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设备厂商则提供sdn的解决方案,关注设备、控制器和网络云化需求,同时也有厂商推出nfv解决方案。

各国运营商纷纷抢占sdn/nfv话语权

虽然现在sdn/nfv在标准上还未统一,但是国内三大运营商已经开始行动,纷纷发布属于自己的未来网络架构。例如,2015年9月,中国联通召开“中国联通新一代网络架构白皮书发布暨技术研讨会”,对外发布其新一代网络架构cube-net 2.0白皮书,并与20多家合作伙伴共同启动了“新一代网络”合作研发计划;2016年7月,中国电信宣布启动网络智能化计划,发布《中国电信ctnet2025网络架构白皮书》,其中对于如何引入sdn/nfv技术做出了更加清晰和明确的要求。

从部署场景来看,中国移动已明确sdn三大应用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中国移动的数据中心;第二个场景是在传输网中,进行端到端集客专线开通;第三个场景是在广域网中,基于sdn架构开发骨干网流量调优平台(novowan app),可通过智能计算调整流量转发路径、优化网络利用率。

中国联通在sdn/nfv部署上的脚步逐渐加快。据悉在中国联通集团网络、技术等相关部门和省分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目前中国联通在dci、utn、otn、vcpe、vepc、vbng、vims、vran等多个领域已经实现了sdn/nfv的相关研究和创新实践,并开展了大量现网试点工作。

不仅是我国运营商在积极推动sdn/nfv的发展,全球运营商均将sdn/nfv作为转型升级的着力点,争取在未来网络演进上占据有利位置,扩大自身影响力。其中at&t的domain2.0计划备受瞩目,2015年at&t原定计划在5%的网络中引入sdn/nfv,实际已完成5.7%,at&t将2016年目标提升至30%,2020年目标为75%。

除了at&t外,日本运营商ntt docomo、韩国运营商sk电讯,以及欧洲运营商orange、沃达丰、德国电信、西班牙电信、瑞士电信、奥地利电信等,均在积极推动sdn/nfv的发展。

目前sdn/nfv研发取得了进展,步入了商用阶段,但sdn/nfv还有大量问题没有解决,在大网的应用上尚需努力。尤其是运营商现有的运营体制、管理流程、组织架构和人力资源无法适应sdn/nfv网络运营要求,这一问题成为阻碍sdn/nfv发展的难题。另外,在部署sdn/nfv过程中,如何提高系统安全性,也成为检验sdn/nfv能否快速部署的“试金石”。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