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这对母女二十年中的成长与变化被浓缩于四个年龄阶段

作者:上观新闻

层层挂落的金属链条,随着入场观众轻微晃动,蓝色灯光的照射下,坚硬材质增加一份冰冷。10月28日,原创话剧《房间》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首演,展示两代女性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奋斗与变化,逐渐清晰自我目标,不盲目逞强,经历选择与困境时一起面对,互相扶持。

这对母女二十年中的成长与变化被浓缩于四个年龄阶段

女性年龄一直是热门话题,随之带来外形、婚恋、职场等讨论。四幕话剧《房间》以两代女性四个年龄阶段作为分割,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李晨涛、刘苡辰演绎一对母女二十年间生活片段,刻画彼此羁绊、影响。2018年,话剧《房间》曾以孵化作品的形式登上1933微剧场的舞台,引发观众共鸣,“台词特别真实,我都能记得妈妈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下跟我说过一模一样的话,比如‘你都多大的人了,怎么还这么幼稚’”“好多细节太像我和我妈之间的关系了,过去我觉得她唠叨、不理解我,但现在,我有点想她了”。

这对母女二十年中的成长与变化被浓缩于四个年龄阶段

三年前,编剧、导演陈天然创作剧本时更多聚焦私人情感,三年间她将创作中心转移到了对群体心理的探讨,“对当代女性来说年龄从一个界限变为了一个数字,年龄,不再是女性追求梦想、突破自我的桎梏。”一人分饰三角的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黄晨则笑言,“男性才是这部戏的推动力、催化剂。”《房间》男性角色有的引发母女矛盾,有的见证了母女成长。主创们说,在《房间》中两性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这和我们生活中的男女关系也如出一辙,两性互相帮助、互相弥补,是彼此的生命伴侣。

制作人赵媚阳希望观众能在《房间》的剧场里度过一个被抚慰的夜晚,“我们不必要求自己一定要全副武装去面对世界,而是允许自己‘行差踏错’。”

《房间》上演至11月14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戏剧沙龙外设置两个特别的照相区域——剧场照相馆与“女”字展示区。剧场照相馆邀请专业摄影师在观众看剧前后各拍一张照片,扔掉滤镜,抓取观众观剧前后的痕迹,留下最真实的记录。“女”字展示区通过悬挂各种偏旁部首来展示一些可能。它们都能通过与“女”字旁组合形成新的含义。

栏目主编:李君娜 文字编辑:李君娜 图片编辑:邵竞

来源:作者:诸葛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