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洛阳家访“少年肖智”:交通岗里做作业,为踢球骑行2万里

作者:足球报
洛阳家访“少年肖智”:交通岗里做作业,为踢球骑行2万里

记者王伟洛阳报道

再次入选国家队名单,意味着肖智要连续征战东亚杯和随后的省港杯赛事,对于富力前锋而言——今年的假期变得非常有限。11月下旬,记者来到了肖智的家乡洛阳:从“牛肉汤”到母校洛阳市东方三小,从“交通岗里做作业”到“为踢球骑行2万里”,我们在这座中原古都,跟随这位国脚前锋重拾了一遍“少年时的记忆”。

洛阳家访“少年肖智”:交通岗里做作业,为踢球骑行2万里

王庆、乐敬忠、陆峰、于海、肖智、李昭楠、张力,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是土生土长的洛阳人。虽然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都已离开河南足球,但足可见洛阳足球底蕴,非常丰富。

王庆是肖智在洛阳市体校学球的师傅;乐敬忠则在当年,把肖智介绍到广州训练,让他走上了职业足球的道路;现在,王庆还在洛阳市体校教足球,而乐敬忠,目前在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担任足球讲师。

肖智说,洛阳从来不缺有足球天赋的孩子,也有很多扎根基层的教练,这里有深厚的足球底蕴,关键是得让孩子们有地方踢球,有机会踢球。国家队集训前的10天,是肖智难得的假期,他并没有出去旅行,而是返回了家乡洛阳。

肖智对家乡的一道名吃一直有着执念,“我从小在外踢球,牛肉汤是我对洛阳最怀念的东西之一。”每次回来,他都会早早起床,到店里就着一碗热汤,吃完几块烧饼——即使在广州,肖智有时候也会想念,多次去找洛阳牛肉汤,最后,他在天河棠下找到了一间。

肖智说,自己不是矫情,而是洛阳出去的球员,都有这个情结,“洛阳是九朝古都,很有历史文化底蕴,洛阳牛肉汤,文化很深厚,市民每天早上起来,都会喝上一碗,放上一个烧饼。”郑州也有牛肉汤,肖智在建业踢了9年,也会喝,但他最喜欢的,还是洛阳的牛肉汤。

除了牛肉汤,还有一个地方是肖智每次回家必须“签到”的地方:洛阳市东方三小——肖智的母校,那里,也是他的足球梦开始的地方。

洛阳家访“少年肖智”:交通岗里做作业,为踢球骑行2万里
洛阳家访“少年肖智”:交通岗里做作业,为踢球骑行2万里

王笑黎是肖智当年的班主任,至今,她仍细心的珍藏着肖智他们当年的毕业照,“最上排左数第6个,就是肖智,那时候他做什么都快,写作业快,跑的也快。”王笑黎说。

东方三小的前身是一拖集团第三小学,在这所学校的宣传栏上,写着这样一句话:肖智,踢球好,学习好,是东方三小素质教育的代表人物。过去那么多年,这所学校走出了多位各个项目的国字号队员,肖智,是最知名的一个。

26年前,肖智作为一拖集团子弟进入三小,他的足球启蒙教练是李继文和王小军。“最开始肖智是长跑队的,那时候他是‘班宝’,从60米跑到长跑,他每个项目都在校运会上拿过冠军。”王小军说。

洛阳家访“少年肖智”:交通岗里做作业,为踢球骑行2万里

让王小军到现在依然难忘的,是一场与当时拖二小的比赛。“他们比我们强很多,那场比赛我们全场被压着打,我都不敢看了,”王小军告诉记者,正是靠着肖智的一个反击,他们最后击败了对手,“按正常水平,我们根本踢不过他们,但这种永不言败的精神,让我们笑到了最后。”

观看那场比赛的,还有王庆——当时洛阳市体校的足球教练,最后将肖智选进了市体校。

东方三小距市体校,有8公里的距离;而且,去市体校踢球,学习怎么办?

“后来我才知道,为了保证自己既能完成学业又可以到市体校练球,肖智的父亲想了一个办法,他认识一位交警队的朋友,他所在的岗楼,离体校很近。当时肖智在三小放学后,骑自行车先到岗楼里学习,做完作业后再去体校练球。”王小军说,“两年时间,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他都是踢球学习两不误。”

洛阳家访“少年肖智”:交通岗里做作业,为踢球骑行2万里

两年的时间里,肖智骑着自行车走了2万里,这段记忆让他至今难忘:“每天回到家的时候,差不多都是晚上九、十点了,对我来讲,学踢球首先是家长支持,而且自己特别想学。”

兴趣是肖智坚持的基础,但喜欢足球的肖智也并未因此放下学业。“肖智小时候很活泼,很聪明,特别有灵性,也特别有礼貌,”王笑黎说,“此外,他还很执着,这是他成功的条件之一,那个时候,他下课后,就在学校校队训练,然后自己骑自行车再去市体校训练。”

“那个时候,作业完不成,老师就会批评,很严厉的,自己很害怕,所以就会把时间都利用起来,下课后马上训练,训练回来马上完成作业、把功课做好。然后要马上睡觉,第二天继续训练,时间不够用的时候,就要熬夜补作业。”肖智告诉记者。

现在,王小军还在问肖智当时的感受,是不是累?“那个时候从来没感觉到累,因为从最开始的喜爱,到接下来的热爱,喜欢做的事情,肯定不觉得辛苦,”肖智透露,正是在母校的那段时间,给自己打下了很好的底子。“早上练田径,下午练足球,小学那段时间,可以说,是我职业发展非常关键的一个阶段。”

洛阳家访“少年肖智”:交通岗里做作业,为踢球骑行2万里

“我相信,每个职业球员在小学踢球时的初衷,都是因为热爱。我的母校距离我家很近,我和母校一直保持着联系,包括我们的校长、我的启蒙老师,依然在学校里,培养着一代又一代的踢球的孩子,我的母校成立足球队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东方三小是非常有足球底蕴的小学。”肖智说。

洛阳家访“少年肖智”:交通岗里做作业,为踢球骑行2万里

和很多年少时的伙伴不同,足球运动员,吃的是青春饭。

所以正值当打之年的肖智,也在为自己的未来打算:“首先是把自己的足球事业做好,无论是在俱乐部还是在国家队,都倾尽全力。“以后,当然也会考虑,未来退役了,依然离不开足球,离不开自己热爱的这个事业,对足球的情怀,肯定会伴随自己一生,所以每次回到母校,感觉都非常亲切。”

今年回母校,肖智又见到了东方三小的校长侯逸轩以及英语老师葛凤杰,在肖智与其他老师聊天时,他们,就在一旁认真的听着。

洛阳家访“少年肖智”:交通岗里做作业,为踢球骑行2万里

王小军讲了弟子这样一个事,“有一次我去建业主场看比赛,肖智头球攻门,结果撞在了门柱上。”王小军说,晚上比赛结束后,肖智和自己见了面,“我最震撼的,是看到肖智的锁骨。”他说,拉开衣服后,他看见,上面都是钉子,“其实我们看到的只是球星的光环,但背后人家付出的努力,并没有看到。”

现在,肖智的锁骨上,依旧带着钢板,因为没有时间拆下来。

听到王小军的讲述,侯逸轩校长热泪盈眶,被同事称为诗人的他,也拿出了之前为肖智做的一首七律,赠予学生:观战航海未能忘,头球破门志昂扬,回报球迷震主场,绿城无眠夜未央,饮茶金水聚一堂,花开时节问故乡,母校情怀师生情,共话足球写华章。

“肖智是好孩子,懂得感恩。”侯逸轩说,2014年,自己到郑州,看了肖智的一场比赛,后来见面的时候,他还在问,自己的班主任王老师现在怎么样。后来,肖智回到母校,赠送了足球和运动服,“他告诉学弟学妹们,不但要踢好球,健康生活,还要学习好,把期中测试考好了。”

洛阳家访“少年肖智”:交通岗里做作业,为踢球骑行2万里
洛阳家访“少年肖智”:交通岗里做作业,为踢球骑行2万里

这次回洛阳,除了母校,肖智还见了几位昔日的队友,包括陆峰、张力。离开建业两年,如今的肖智成了国脚,深得国足主帅里皮和富力主帅斯托欣赏,肖智认为,现在的足球环境,为河南足球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

“现在学校的条件越来越好了,无论是踢球还是学习,肯定会有越来越优秀的孩子涌现出来。”肖智说,“我是从校园到体校,然后到半职业梯队,然后再到一线队,一路走来,也经历了一些弯路,我和从洛阳出来的队友一起聊天的时候,有一个感受,就是不希望家乡的孩子再走我们之前的弯路。”

“我这批队员里,有很多非常有天赋的队员都被埋没了,当年他们在身体素质和足球技能上比我更有优势,但最终没有走向职业的道路,作为职业球员,我比较清楚,所以我希望在我的业余时间,尽自己的力量,创造好的平台。”肖智希望自己能在洛阳和郑州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球员,“为中国足球的发展做一些微薄之力。”

洛阳家访“少年肖智”:交通岗里做作业,为踢球骑行2万里

2016年下半年,肖智在郑州与王上一起创办了河南吸引者足球俱乐部,通过足球进校园和足球培训工作,在河南挖掘和培养优秀的足球少年。搭档王上特别认可肖智的家乡情怀,“肖智特别想为家乡的足球事业做点贡献,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王上说。

休假时,肖智会去自己俱乐部布点的学校,带去鼓励,“我们学校的孩子很喜欢踢球,现在有肖智专门对我们进行足球指导,再加上我们学校足球文化的传承,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在快乐中学到足球技艺。”郑州市南十里铺小学校长曹显阳说。

“足球是我终身热爱的事业,河南是人口大省,我从小孩子到青年到职业,一路走来,自己知道什么是正确的道路。我是从河南土生土长走出去的,特别想为家乡足球的发展做些事情,希望用自己积累的经验,为家乡足球发展出一份力。”

洛阳家访“少年肖智”:交通岗里做作业,为踢球骑行2万里

肖智说,“我希望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一步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向前走,把教练的培训、青少年的培训做好,把足球的素养做的扎实,希望河南足球的未来走向辉煌。”

肖智一直有个梦,他希望,在河南这样一个大省,“现在,北上广都各有两支中超球队,我想,在未来,也有属于河南人的两支中超球队。”他认为,职业球队越多,孩子们踢球的愿望会更强烈,有向成为球星的动力,“这是我期待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