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粮食安全——美国如何利用一次火山爆发事件遏制苏联的

作者:水木菁华教育
粮食安全——美国如何利用一次火山爆发事件遏制苏联的
粮食安全——美国如何利用一次火山爆发事件遏制苏联的

从杜鲁门时期开始,美国挑起遏制苏联的冷战,全方位挤压苏联的生存空间,并最终导致苏联解体,取得了冷战的胜利。其中1982年,美国利用墨西哥火山爆发事件,及时做出了减少农业耕地的决策,使苏联遭受了重大的经济和政治损失。

1982年2月底至3月初,墨西哥爱尔·基琼火山爆发了。据报道,这次火山的喷发量,是观测史上数量最大的一次。爱尔·基琼的火山灰给自然界带来了重大变化。一方面,大量的火山灰喷到空中,日光被火山灰所遮隔,太阳光就会被反射回去,那些需要阳光的地球生物,便无法接受到充足的太阳能。另一方面,由于火山灰笼罩了在地球的上空,又使本来应从地球上向外散发的那些能量反射回地球。这就必然引起地球的气象变化。

1983年冬,苏联北极考察团在北极被困住。往常根本不会结冻的地方,这回竞封冻结冰了,甚至连前去营救的破冰船也进退不能。大量火山灰喷向天空使空气中有了大量能使水蒸气变成水滴的“核”,平时不会变成水滴的水蒸气也变成了水滴。结果,沿海地区大量降雨,像欧洲的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本来就是多雨的地区,降雨量更为增加,伦敦降雨27天,乃历史空前。可是,那些靠后一些地区由于前段地带的雨水已降了下来,季风无法再将水分带向以后的地区,于是干燥的空气被送向内地。与西欧沿海国家多雨相伴的,是东欧三国出现的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大干旱。大雨、干旱、寒流、热空气导致全世界大范围内的农业歉收。

世界粮食大减产,粮价暴涨。由于苏联是高纬度国家,受害尤其严重,粮食严重歉收,需要更大规模的进口粮食,进一步消耗本就不多的外汇。就在此时,美国却推出了一个减少三分之一耕种面积的决定。有人把美国的这一决策视为利用气象的绝好的一箭多雕的范例。

1982年美国试图将粮食作为战略物资禁止对前苏联出口,但遭到了失败。在爱尔·基琼火由引起世界气候大变化之前,美国以外的一些国家都具有粮食出口的能力。例如,前苏联从阿根廷进口粮食使美国剩余了大量的粮食谷物,而且其价格直线下降,引起了农民以及一部分人的不满。

美国正是在明知世界各地的农业将会不景气的情况下,决定减少耕种面积。结果毫无疑问,谷物的价格上涨了,芝加哥的谷物市价升到以往的1.6倍左右。1982年美国遭受的损失,借助天气又赚了回来。由于谷物价格的提高农民的收入也随之增多,这给与农业有关的行业,如农具、化肥、农药等,带来了新的良好转机。

世界农业大面积歉收,最具粮食出口能力的美国减少三分之一的耕种面积,这使得依赖粮食进口的前苏联必须花更多的外汇来换取粮食。到1984年,苏联粮食进口达到4600万吨之巨。外汇储备迅速枯竭,结果只能出卖黄金了。苏联将通过各种渠道筹集的大量黄金作为购买谷物的资金抛出,从而导致了国际黄金价格的下跌,更是苏联雪上加霜。同时,苏联政府为了赚到外汇继续购买粮食,又疯狂压榨石油和矿业产能,低价出口石油和矿产。但是苏联加大石油产能的努力和西方国家的联手施压,又进一步强化了国际能源市场价格下跌的预期,最终还是损害依赖石油换粮食的苏联。不仅如此,自爱尔·基琼火山爆发以来,苏联进口粮食的唯一对象就只有美国了,其关键性的弱点被对方拿捏在手。因此,苏联对美国在加勒比海及其他一些地区制造的那些小小的暴乱,不得不做出视而不见的姿态。在限制中距离核武器谈判中,也不得不有所让步。甚至在阿富汗问题上也不得不甘认吃亏。这件事还影响到苏联此后被逼进一步压缩了军费开支,为苏联的解体打下了伏笔。

历史的经验教训证明,粮食安全必须要紧紧地抓在自己的手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