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最后一个太监,饱受时代摧残的一生

作者:镜鉴青年
中国最后一个太监,饱受时代摧残的一生

作者:竹映月江

晚清时代,风云万变。王侯将相们在时代的浪潮下,上演一幕幕悲欢离合,而他们身边的无数小人物,也共同见证了这段传奇的历史岁月。

这其中,太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作为封建王朝统治者的身边人,晚清的太监们身上,有着不少带着时代烙印的独特经历,就像一本线装古书般,无言地倾述着一个王朝的兴衰起落。

那么,总是被掩盖在帝王将相光芒下的太监,究竟有着怎样的悲欢往事呢?下面,就让我们跟随晚清最后一个太监,去看看那段岁月尘封的往事吧。

一、小德张省亲

故事,要从清末大太监小德张返乡耀祖说起。

中国最后一个太监,饱受时代摧残的一生

据史料记载,小德张回到天津静海县那天,当地早已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只见那小德张的派头,比县太爷还要威风,对于这些一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朴实百姓而言,绝对是他们生平见过的最大排场。

但小德张的阔绰远远不止这些,回到老宅后,小德张不仅大手一挥,请全村老小吃肉包子,还准备了许多精致的酒席,大宴亲朋,助兴的戏班子,在小德张家里连唱三天大戏,酒桌上吃剩的泔水桶,摆了满满一条街,任凭家乡的穷娃娃们随便吃。

这般土豪气势,弄得十里八乡的人,个个都羡慕起太监的工作来,无数村民争相与小德张攀亲结交,只为沾一沾宫里的贵气。

中国最后一个太监,饱受时代摧残的一生

《中国最后一个太监 》剧照

热闹之下,却没有人发现,街头的角落里,躲着一个几岁大的孩子,看着小德张的膏粱锦绣,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

二、宣统退位

那个孩子名叫留金,是静海县一户贫农家的穷小子。留金家中有六口人,但合家只有7分薄田,迫于生计,留金的父亲只得去帮村上的一位私塾先生家种田,母亲则为私塾先生做饭,用微薄的收入,养活留金兄弟四人。

中国最后一个太监,饱受时代摧残的一生

《中国最后一个太监》剧照

可惜,好景不长。晚清动荡的时局下,官府无心过问民情。有村霸趁机抢夺了留金家的地,还反诬留金父亲侵占他人土地,让留金父母失去了私塾先生家的工作。

离开私塾先生家后,留金一家已然一无所有,不得不沦为乞丐。偏巧这时,小德张回乡省亲,强烈的贫富对比深深刺激了留金,让年幼的留金坚信,要想改变家族命运,就得像小德张一样做太监。

留金很快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母,父母当时便陷入了长久的沉默。然而,现实的窘况生活却逼着留金的父母不得不低头,再加上留金自己心意坚决,终于让留金的父母默许了儿子的想法。

说干就干,留金的父亲找来一把剃头刀,亲手为儿子净了身。小留金当场痛得昏了过去,过了三天才悠悠醒来。

中国最后一个太监,饱受时代摧残的一生

谁知,留金醒来后,看到的却是父亲一脸悲苦的泪痕。留金正待问父亲发生了何事,就看到父亲一边跺脚,一边怒吼道:“缺了大德了,皇帝下台了。”

其时正是1912年,隆裕太后以宣统皇帝之名发布退位诏书,一个时代终结了。

三、走近端康太妃

留金的太监梦碎了,但他已经成了残疾人,田里的农活干不了,只能游荡在乡里,终日郁郁寡欢。

时代的车轮下,没有谁能够独善其身。

不过,命运的安排往往出人意料。袁世凯称帝的闹剧,激起了紫禁城中溥仪的帝王雄心。此后袁世凯称帝虽以失败告终,但溥仪却不顾民国禁令,再次公然招起了太监。

恰好留金的一个远方亲戚,认识宫中的太监,在这位亲戚的牵线搭桥,留金终于实现了他的太监梦。

他先是在载涛的王府里做事,很快又找到机会入宫,成为了宫中一个基层太监,还有了一个新名字——孙耀庭。

中国最后一个太监,饱受时代摧残的一生

要说孙耀庭还真是幸运,他进宫的时候,正赶上宫里缺人,再加上孙耀庭本身聪明伶俐,很快就被分去伺候端康太妃。

紧接着,孙耀庭又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勤奋,成功的让端康太妃关注到自己,再凭着一股子机灵劲,赢得了端康太妃的欢心。

眼见孙耀庭又规矩又讨喜,端康太妃欣喜之下,安排孙耀庭进了自己宫中的戏班子。这样的工作安排,对于孙耀庭这种进宫不久的基层太监来说,可谓是一步登天。

四、建福宫大火

然而,就在孙耀庭逐渐在端康太妃处站稳脚跟的时候,命运却又跟孙耀庭开起了玩笑。1923年6月26日,紫禁城建福宫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火灾,烧毁了了400多间房屋以及无数的皇家珍藏。

巧合的是,就在建福宫大火发生前不久,溥仪发现了宫中有太监偷盗的宝物,再托人带去宫外销赃的团伙作案行为。溥仪盛怒之下,决定清查宫中宝物数量,誓要把偷东西的家贼揪出来。

中国最后一个太监,饱受时代摧残的一生

哪知溥仪还没来得及行动,一把大火就烧光了所有罪证。这般欲盖弥彰的行为,瞬间点燃了溥仪的危机意识,让溥仪觉得留着这些有二心的太监在身边,可能会威胁到自己的安全。

于是,建福宫大火扑灭后不久,溥仪就一纸诏书,宣布除了各宫太妃处留下少量太监外,其他所有太监立刻就地遣散,这其中便包括孙耀庭。

离开皇宫后,孙耀庭回到家乡,可多年的宫廷生活,让孙耀庭丧失了从事农业生产的技能,只能靠兄弟们接济生活。好在孙耀庭失业后不久,溥仪便发现宫中太监遣散后,人手不够用,于是又派人将孙耀庭招了回来。

五、冯玉祥逼宫

重返皇宫后,孙耀庭被分配去伺候皇后婉容,他终于和小德张一样,成为了伺候名媛贵妇的贴身太监。

然而逊清小朝廷终归比不得大清当政时,婉容也远没有慈禧的权势,因此孙耀庭虽然走上了职业巅峰,却依然无法重现小德张当年的风光。

中国最后一个太监,饱受时代摧残的一生

但即便是这样的职业辉煌,孙耀庭也没能维持多久。1924年,冯玉祥逼宫,孙耀庭再次被赶出皇宫,成为了待业人士。

这次失业后,孙耀庭住进了北长街的兴隆寺,与四十多个同病相怜的太监一起度日。有几个太监用以前存的钱,买了些房屋出租,收取租金作为大家生活费。

不过,这样的生活也没有持续多久。风吹雨淋下,出租的房屋很快就出现了破碎,而修缮房屋的钱却比租金还高,孙耀庭断了生计,只能靠拣煤渣、废品聊以度日。

中国最后一个太监,饱受时代摧残的一生

不知夜深人静时,孙耀庭是否会想到,当初,他之所以入宫,只因羡慕小德张大宴宾客的排场。谁曾想造化弄人,他虽然没能重现小德张的辉煌,却亲眼目睹了建福宫大火、冯玉祥逼宫等等一系列历史事件,算得上是时代的见证人。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开启了新的历程,而太监,则与历史一起,留在了过往的风云中。

参考资料:《中国最后一位太监》《末代太监孙耀庭传》

为什么倾茶事件会发生在波士顿?一场暴力事件为北美独立埋下伏笔

关羽汉寿亭侯多大官,能让他天天挂嘴边?这是一个军功爵的简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