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对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王青:中国车市即将触底反弹以下为部分访谈实录(有删改):

作者:懂车帝报道

文:懂车帝原创 杨亚楠

[懂车帝原创 行业]临近岁末,21世纪10年代即将过去,但身处持续低迷下滑态势的中国汽车行业,却似乎没有迎接20年代的喜悦心情。

对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王青:中国车市即将触底反弹以下为部分访谈实录(有删改):

不久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了最新的市场销量统计数据,1至11月,中国汽车市场累计销量为2311万辆,同比下降了9.1%。这是一组令中国汽车人心情沉重的数字,在明显的下行局面中,厂商如何应对,明年车市会怎样,都成为令人关注的话题。

同时,持续高速增长多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随着今年补贴的退坡,狠狠踩了一脚刹车。处在向电动化转型的历史关口,面对特斯拉国产化后来势汹汹的挑战,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又该如何把握机遇和挑战?

应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组织和邀请,懂车帝有幸于12月19日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青。

对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王青:中国车市即将触底反弹以下为部分访谈实录(有删改):

王青长期从事市场流通、技术创新及汽车产业研究,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研究20多项,在重要媒体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 余篇,独立或参与出版《建立市场体 系:30年市场化改革进程》、《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吴敬琏主编)、《无锡经验: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个案研究》(吴敬琏主编)、《扩大消费需求:任务、机 制与政策等》、《从技术跟随到战略布局:新能源汽车技术革命与我国应对战略》、《中国经济增长十年展望》(刘世锦主编)、《无锡经验: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个案研究》(吴敬琏主编,撰稿人)、《扩大消费需求:任务、机制与政策等》(撰稿人)等专著多部。

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年度最重要的盛会之一,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0)将于2020年1月10日至12日,在钓鱼台国宾馆举办。本次采访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届时也将在百人会论坛(2020)上围绕宏观经济及产业形势发表演讲。懂车帝将作为受邀媒体之一,全程参与并报道百人会论坛(2020),敬请期待。

对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王青:中国车市即将触底反弹以下为部分访谈实录(有删改):

懂车帝:中国车市是否已到了“触底反弹”的阶段?

王青:我认为今年可能就是“触底”了。2019年1至11月,中国汽车市场累计销量是2311万辆,同比下降了9.1%。2018年做预测时,普遍认为数字会是下降5%。这中间的差距,有突发因素的印象。比如国五、国六的切换,这是之前没法估计到的。

对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王青:中国车市即将触底反弹以下为部分访谈实录(有删改):

2020年的车市,我认为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回升。具体的数字不好预计,综合来看,我预测2020年车市会是3%左右的下滑,也就是说下滑的幅度会明显收窄。当然不排除在其他利好因素的作用下,最终实现正增长。

懂车帝:电动车市场又会有怎样的变化?

王青:今年电动车市场出现了明显的滑坡,这和补贴退坡密不可分。行业对于补贴退坡有了初步的心理准备,但最终的方案还是给大家带来了冲击。

现在核心问题,还是市场驱动力不足。依靠公务采购、限购城市这些非市场需求,不足以支撑电动汽车长期发展。无论是动力电池的性能、基础设施的建设,距离消费者的需求都比较远。这种现状下,除了限购城市,还有哪些消费者会选择电动车呢?

对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王青:中国车市即将触底反弹以下为部分访谈实录(有删改):

我认为主要是两类,一是收入水平高、文化程度高、环保意识强的精英群体,二是购买家庭中第二辆车,用于接送孩子、上班购物等日常通勤。当前的政策引导俩看,对这两部分需求考虑得不够,包括摇号、售价、充电、续航等等都不匹配。我认为,下一阶段应该着重去刺激这部分消费需求。

懂车帝:中国对新能源的政策补贴在退坡,但以德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却在增加补贴,怎么理解这种反差?

王青:如何避免“起个大早,赶个晚集”?首先对于新能源汽车,要有真正意义上的顶层战略设计。新能源补贴,为什么要补?以什么原则和标准去补?预期的效果和实际的成果有出入怎么办?这些东西不提前想清楚,会让汽车厂商犹豫不决,是继续加大投入,还是观望政策走势?

目前,德国的新能源补贴政策非常明确,就是要把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起来。实际上,欧洲从柴油车转向电动车,有被动性也有战略思考。整体来看,欧洲厂商在纯电动技术、燃料电池技术上都有比较强的能力。日本也在积极向纯电动技术路线去转型,当前全球范围内都把纯电动技术路线作为主流。从整体来看,我们在制定政策时还是应该再有更深层次的考虑。

对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王青:中国车市即将触底反弹以下为部分访谈实录(有删改):

有时候,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并不只在于产品本身,而是能否给新能源车使用者营造出一种更加便利的社会氛围。从路权、基础设施建设、限行、补贴等层面,有更好的政策。

懂车帝:电动车残值率过低的问题很尖锐,如何破局?

王青:解决这一问题还是立足于需求,技术角度可能短期内是无解的。归根到底,怎么提升电动车的销量?新车的政府补贴都减少了,二手车就更不可能,只能是依靠全社会对电动车的信赖和需求。首先是消费者购买电动车的意愿增强,然后购买二手电动车的意愿才能起来。同时从电动车的产品特性来看,它的二手车残值率确实会比电动车低很多,这主要是由于电池的衰减,比燃油车发动机的损耗要更明显。

对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王青:中国车市即将触底反弹以下为部分访谈实录(有删改):

懂车帝:近期消息表明ds将退出中国市场,许多外国品牌在华发展都不太顺利,中国车市发生了什么变化?

王青:在汽车市场的快速扩张期,特别容易出现很多品牌,而且销量比较分散。中国市场的品牌集中度,呈现出先降后升的过程。2000年以来,市场集中度迅速下降,因为这段时间汽车市场在快速增长,蛋糕迅速做大,每一个厂商和品牌,特别是以区域市场为中心的,都能够分到一块。而现在的情况是,高速增长回落到中低速增长,开始出现结构性优化,规模较小、品牌力不足、产品里薄弱的厂商和品牌,一定会退出,这是一个规律。

美国市场曾经有多如牛毛的汽车品牌,但后来慢慢兼并、收购、重组,形成了三大汽车集团。中国也会出现这样一种趋势和结果,现在很多厂商的月销量都是三位数甚至两位数,等待它们的恐怕都是被淘汰的命运,即使不是主动破产重组,也会被逐步清退。

对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王青:中国车市即将触底反弹以下为部分访谈实录(有删改):

因此,退出中国市场也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现象。这意味着,这些厂商和品牌并不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过去的广州标致、南京菲亚特,后来的欧宝、铃木、ds,都是这样。

懂车帝:特斯拉国产后会给国内电动车企业造成怎样的冲击?

王青:这个冲击会非常大!当然给国内电动车企业造成冲击的,绝不只有特斯拉,还有大众、宝马、丰田等等全球汽车巨头。这些厂商,不但有充足电动车技术储备,在燃油车领域也有巨大的优势。品牌认知度、基盘客户数量、渠道服务能力,这些国际汽车巨头都有很好的基础。这方面,特斯拉反倒没有身后的底蕴,还需要一步步扩充自己的渠道网络,提升自己的服务能力。因此,大众、宝马、丰田等等企业,会比特斯拉更可怕。

对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王青:中国车市即将触底反弹以下为部分访谈实录(有删改):

国内电动车企业怎么去应对呢?相比之下,我更看好部分新造车势力的思路,它们有可能会成为应战的主力军。如果只是比拼产品,现在多数国内厂商的电动车,实际上还是没有办法去和国际厂商竞争,除非进行大幅的价格让利。因此,比拼的焦点,应该是商业模式、后市场服务等等领域。这方面,新造车势力有着天然的优势,它们有很多新的玩法、套路,这种灵活性是其他国内厂商所不具备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