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蓉漂”音乐人邵帅 他把蔬菜水果变成乐器

作者:人民网

水管、注射器和蔬菜水果也能作乐器?这在“蓉漂”音乐人邵帅手里都能成为现实。今年春节期间,央视7套“佳七有约·聚焦三农”栏目播出“五洲唱响乐团”尼日利亚籍歌手好弟与邵帅在四川青神县的演出,邵帅手里的乐器居然是一个椪柑!

捣鼓水管研发生活乐器

“85后”邵帅,是黑龙江人。少年时期开始学习长号、萨克斯的他,2005年考入山东省艺术学院萨克斯演奏专业。毕业后,他和同学组成乐团四处演出,“技多不压身”的理念,让他陆续学会了萧、笛、单簧管等乐器。2011年元旦,因为一个演出,邵帅“漂”进成都,成了一名“蓉漂”。

能不能把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变成乐器呢?“根据音乐原理,凡是发生振动的物品,都能发出声音,就都具备成为乐器的可能性。”2013年,演出闲暇的时候,邵帅就在家里捣鼓起水管,此后,他就成了附近五金店的常客,3米、5米,一次又一次去买pvc水管。

邵帅不断地试验pvc水管的音孔高低、大小、多少、长短,以及音高音准,半个多月后,水管乐器终于开发出来了,发出的声音空灵、悠远如笛。用它来演一些抒情曲目,广受观众欢迎。

之后,邵帅又陆续开发了注射器、可乐瓶、红酒杯等生活乐器。

胡萝卜也能流畅吹响

2016年,在一次演出中,四川电视台《新闻现场》记者发现了邵帅的特殊才华,做了一期人物专访,“蓉漂”邵帅被许多人关注。后来,央视7套《美丽乡村快乐行》栏目向他发出邀约,参加在各地的演出。

2017年10月,《美丽乡村快乐行》来到凉山州会理县演出。行前,导演给邵帅出了一道题:能不能开发一个农民群众熟悉的生活物品作乐器?邵帅思来想去,找来一根胡萝卜,用特别手法将它掏空作孔,然后利用口腔吹气产生的振动来演奏曲目。又是痴迷的半个月,胡萝卜用废了几筐,终于流畅吹响。

在会理的舞台上,主持人把背景乐去了,让邵帅现场清奏。奏毕,他轻轻一折,胡萝卜断成两截。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后来,邵帅不断试验,又开发了苹果、椪柑乐器。“果蔬乐器受到季节影响很大,冬天一般可保持使用一周,夏天一天就不行了。”

梦想发掘少数民族乐器

其实,在邵帅心中,还有一个满载情怀的少数民族乐器的发掘梦想。一件名为“筚篥”的乐器,就是他这个梦想的首航。

这件外表酷似笛子的筚篥,已经消失在当代乐器名单中。成都王建墓石棺上镌刻的著名晚唐宫廷乐舞《24伎乐图》里,就有筚篥的身影。成都市永陵博物馆联合上海古乐器复原大师沈正国复原筚篥,就是远赴韩国,在当地民间艺术家帮助下完成的。

邵帅与筚篥的缘分,始于2012年央视播放的纪录片中对筚篥的介绍。“当时,电视只有四五十秒时间,却一下拨动了我的心弦。”邵帅上网搜索,国内音乐学院无一设立相关专业,也无人专门研究。他背起背包,去了吉林延边,几经周折,找到制作筚篥的师傅。“虽然他没有学过音乐理论,只是凭传承的手艺制作,但筚篥的音准令人难以置信地准,用现代校音器来测,也分毫不差。”邵帅惊呆了。

邵帅由此想到,“中国有许多有民族特色的乐器都不被人了解,还有许多淹没在历史中,能不能把它们都发掘出来,形成完整的少数民族乐器研究?”

这是一个宏大的愿望,邵帅决定拿10年来寻访、发掘、整理。目前除筚篥外,他已掌握了云南傣族的葫芦丝。今年计划去新疆和内蒙古,寻访欢快的热瓦甫和悠扬的马头琴。张红霞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