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岭南中医药城"三水实践"

作者:南方日报

三水区卫生局为三水区名中药颁发了荣誉证书。佛山市三水医院三水医院图纸

三水区中医肖学云在云东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任教和治疗。

佛山市三水医院三水医院图纸

近日,佛山市三水区卫生局三水医院召开三水区名中医药青年中医技术骨干表彰大会,会上李伟强等10位医生被授予"三水区名中医",王刚等10位医生被授予"三水区青年中医技术骨干"荣誉称号, 并授予了20个荣誉称号。

近年来,佛山致力于建设岭南中医药城,将三水区建设为全国首个长寿富镇,在中医药服务领域不断深化改革实践。自2014年以来,三水区已将中医服务推向社区,并将其纳入年度民生实践。今年,"中医健康服务能力提升项目"作为2021年三水区民生之一,将重点发展中医保健、中医医疗、中医特色康复服务,培育和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打造中医药人才队伍5个内容。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是中医药发展的基础。三水区开始对全区名医选拔,希望名医用高年级学生,不断加强本区中医人才队伍基础。同时,以中医名为教师,三水还通过区镇联动,构建中医健康服务网络,群众不仅可以在家咨询中医的名字,还可以在门口享受更多的中医健康服务。

撰稿:魏英三伟 闵亮苏梅

选用名牌中医 培养中医骨干 打造中药强势领域

培养中医人才是三水"中医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今年6月,三水区就正式启动名中医药和青年中医药技术骨干的选拔,为全区接受注册,经过初步审查和专家评审,最终确定三水区名中药、三水区青年中医药技术骨干各10名。这是广东省贯彻落实工作,建设强省中医药部署,继承和弘扬传统医药,加快三水区中医药发展,推动实施"三"中医"三"名医、名科、名医院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

据悉,三水区十大中医全部来自佛山市三水医院,10名青年中医技术骨干也有5名来自佛山市三水医院。佛山市三水医院院长张兆华也入选了十大中医师之一,从医生35年的全国中医骨损伤老师陈伟良,主要诊断骨损伤困难、骨关节炎、颈肩背部疼痛和复杂骨折等疾病, 早在2018年,2019年就被评为岭南医生,2020年成为全省中医药基层专家。佛山市三水医院中医骨科也被选为广东省"十三五"专科和佛山市"十三五"重点专科。

同样被选为三水区中医的陈汉立,当了38年的医生,一直走在临床前线。作为佛山市中心医院三水医院内科门诊主任,陈汉立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肥胖症、高脂血症等内分泌内科和内科常见疾病。早在1998年,他就率先在三水开设了一家糖尿病专科。通过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一些早期糖尿病患者可以维持正常的血糖,不需要长期用药。

作为佛山市三水医院治疗科主任,郑彦清被评为青年中医药科技骨干。经过17年的医学治疗,郑彦清认为,中医必须跟上创新。他率先在三水医疗机构开展儿童推拿,并通过五步推拿法治疗儿童斜颈等疑难症,经常有清远、肇庆等地方的父母带着孩子来。2019年,佛山市三水医院被评为广东省"十三五"专科,今年将对广东省未治疗服务待遇进行四星级评价。

佛山市三水医院脾胃肠科主任杨思伟表示,身为中医工作者,选用中医的名字是对过去工作的肯定,也是更大的责任,必须肩负起继承中医、创新发展的责任,推动三水中医药的发展。区人民医院青年中医技术骨干、中医副主任赵敏表示,近年来新冠病毒的"压力测试"已经衡量了中医药发展的韧性和力度,中医药的未来不会是传统体系, 传承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作为一名年轻的中医,将在老一辈人的带领下继续成长,努力成为中医药发展的中坚力量。

三水区卫生局副局长令员令夏表示,此次表彰大会的召开是为了鼓励中医药行业的优秀工作者,大力营造尊重医疗的良好社会氛围,鼓励广大中医在工作中克服困难,创造一流竞争, 努力提升三水区中医药服务能力。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以三水区名中医药、三水区青年中医技术骨干为例,见西安思琪,赶超标准,充分发挥名中医、青年中医科技骨干的先导榜样,传承名中医的学术思想和实践经验, 凝聚正能量,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名医走出优质中医服务到镇街村

近3年来,"全国名中医"邱建航每半个月都会来佛山市三水医院坐下,不仅让群众在家咨询国家名药,还让当地中医崇拜老师学习艺术。

"全国名医邱建航三水工作室"是三水区政府创建的第一批著名医学工作室,是唯一一家由"全国名中医"领导的著名医疗工作室。其领导团队由著名中医邱建航和广东省著名中医郭燕、鲁雄组成。该团队由9名成员组成,其中包括一名高级中国医师和4名来自佛山市三水医院的医学博士。

在张兆华看来,名医出类拔萃,"程老师"是中医的一大特色。"中医不是抄本,只有通过老师,才能真正领会到本质,形成整个中医的思维。张兆华表示,佛山市三水医院注重"程老师",不仅邀请老师进来,也让中医青年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去"敬师学艺术"。

名牌中医如何引导三水中医药发展,"增强中医健康服务能力"民生工程如何为群众提供更好的中医服务?打造全方位的中医健康服务网络,优质中医服务到镇街道、村落,是三水努力的方向。早在今年3月,三水就开始了中医特色健康管理合作试点工作,佛山市三水医院选就了医院首位名医、名医在七镇街道公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了名医工作室,团队每月定期到工作室开医生任教。截至7月底,医疗队已开展120次基层会诊,实现优质中医医疗资源的沉没,让市民在国内享受更好的中医医疗服务。

作为佛山市中心医院三水医院的名医,郑彦清在北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了名医工作室,每个月定期到工作室坐教。"在北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的中医适配技术数量从2项增加到5项,医护人员水平迅速提高。郑说。

张兆华基层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有6名继承人,既有医院内科医生,也有南山、乐平等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南山医院是三水区中医特色的示范点,现在通过在中医药博物馆接受熏蒸、针灸等中医理疗服务,已成为许多南山人的日常保健内容。南山医院的杨庆良医生和刘敏平是张兆华基层中医专家的继承人,他们通过学习服务南山人民,传授了名医的经验。

据悉,今年4月至5月,三水举办了一期基础中医相应技术课、中医经典基础训练班,共培养基层中医学员356人。佛山市三水医院作为三水区中医全科医生培训的临床实践基地,完成了中医技能培训室和康复中心的建设,共接收了32名基层选拔的全科医生,开展了中医理论与中医诊疗操作培训;

普及中医药文化也是一项重要内容,三水市设立由中高级中医人员组成的中医药文化科学使团,分别在七个镇街道机关、学校、工厂、企业、社区、村(家)等健康讲座中举办了65次、13次自愿会诊。

三水区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医院对、区镇对,三水区中医服务机制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在家中享受到中医特色的健康服务。

链接

三水中医人才速(按姓氏中风排序)

三水区名称中医:

李伟强(市立医院三水医院)、李进(三水医院、市中心医院)、肖雪云(三水医院、市中心医院)、张兆华(三水医院、市中心医院)、陈发生(三水医院、市中心医院)、杨思伟(三水医院、市医院、三水医院)、中华(三水医院)、侯晓良(市医院、三水医院)。

三水区青年中医药技术骨干:

王刚(佛山市三水岭南建巷医院)、冯亮(佛山市三水岭南建祥医院)、吉木强(三水区人民医院)、武天杰(三水区人民医院)、何斌(三水医院、市医院)、陈绍徐(三水医院、市医院)、郑彦清(三水医院、市中央医院)、赵敏(三水区人民医院)、耿文东(佛山市三水岭南安巷医院)、李必英(三水医院, 城市医院)。

数字读取

佛山市中心医院

三水医院中医人才

省基层老中医指导老师1人

广东省优秀青年医疗人才1人

佛山市优秀青年医疗人才 1人

佛山市医疗骨干人才6人

三水区125级工程医学领军人才2人

三水区125级项目优秀青年医疗人才3人

三水区125级工程医疗骨干人才5人

三水中医10人,三水区青年中医骨干5人

医院遴选10位著名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