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范文程反明的动机何在?一块墓志揭开卫所崩溃后军户们的命运抉择范文程家族的复杂背景卫所制度败坏后的生态范文程为何选择后金?

作者:历史咖啡
范文程反明的动机何在?一块墓志揭开卫所崩溃后军户们的命运抉择范文程家族的复杂背景卫所制度败坏后的生态范文程为何选择后金?

明朝军屯还原

由于卫所制度崩坏,边境卫所的特殊社会生态是内地人所不理解的。范文程家族同时还存在很复杂难辨的家族史背景,因此对其反明动机不能简单化处理。范氏是著名望族,但范文程在明清易代之际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身世背景和对明朝的心理认知,就是绕不过去的因素,可以做一番客观的分析。

范文程家族的背景非常复杂难辨。正史如《明史·范鏓传》和《清史稿·范文程传》,仅提到范鏓祖上迁徙至沈阳,时间大概在明初。明清家谱多有疑点和虚美之词,故不能完全采信,但网传范文程家族有一块明代墓志《明兵部尚书沈溪范公墓志铭》,题为万历二年刻,陕西省凤翔府扶风县知县陈子需撰。该碑文提到这支沈阳范氏的始祖名为范岳,曾为云梦县丞和北平隆庆仓大使,后因失火延焚卷籍而被发配到沈阳卫,充编小旗。建文初年被赦回乡,但其子范孝文留在了沈阳,从此开枝散叶。

范文程反明的动机何在?一块墓志揭开卫所崩溃后军户们的命运抉择范文程家族的复杂背景卫所制度败坏后的生态范文程为何选择后金?

辽东马市 泥人塑像

也就说,范氏最初是作为罪人充军的,在“沈阳卫后所”。沈阳卫在历史上屡经变迁,只有沈阳中卫隶属于辽东都司,一直都比较稳定;其“后所”,应该是在抚顺千户所之内,至于其始祖所在的小旗,当相当偏僻,因为每个小旗只有10人。虽然范鏓得以回乡,其后代却仍是军籍,一直在这个所里从军,一直到了第二代的范俊,于明永乐五年获功升实授总旗操俻。

总旗下辖5个小旗,总共管着50人。这时候日子开始好过一点。虽然总旗操俻并不是“世官”,但是其子范福仍然得以“承役”,按照《明史·选举志》,最低级的世袭武官是“所镇抚”。故所谓的“承役”当是卫所里基层小军官的一种潜规则福利。范福的儿子范镇承役之后,于正德15年因斩获贼首升百户,嘉靖元年四月于抚顺斩获贼首升副千户。这个时候就进入了“世官九等”之列,其后代可以合法世袭。这时候就算是熬出来了。

《明史·兵志》:世官九等,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卫镇抚,正千户,副千户,百户,试百户,所镇抚。皆有袭职,有替职。其幼也,有优给。其不得世也,有减革,有通革。
范文程反明的动机何在?一块墓志揭开卫所崩溃后军户们的命运抉择范文程家族的复杂背景卫所制度败坏后的生态范文程为何选择后金?

明朝仪仗

但范家最大的人才范鏓却不是出在长房,而是范孝文次子范杰一门。范鏓中了进士,并与贤臣为伍,多有政声,名望很大。范鏓更幸运的是娶了盖州卫指挥使张勋之女。盖州卫就在沈阳中卫旁边。根据族谱及其他传说,此后范氏有两人分别担任沈阳卫指挥同知、沈阳卫指挥使。这里就出现了疑问——范鏓的儿子范沈竟然担任了沈阳卫指挥同知,而范沈的儿子范栅袭职时,得到的竟然是更高一级的沈阳卫指挥使。这种事情在明朝后期有多大的可能性呢?即便是真的,也说明卫所制度的崩坏确实触目惊心。

范文程反明的动机何在?一块墓志揭开卫所崩溃后军户们的命运抉择范文程家族的复杂背景卫所制度败坏后的生态范文程为何选择后金?

泥人塑像 辽东马市局部

这块网传的碑文未见全文,说范鏓是兵部尚书,恐怕也有问题,按照《明史·范鏓传》,嘉靖帝命范鏓代为兵部尚书(嘉靖28年/公元1549),但是范鏓固辞不受,嘉靖于是将其削籍,后来范鏓便老死了。一直到了19年后的隆庆二年,才“复其官”,但复的是什么官呢?只能是最后一个高级官职兵部左侍郎。范鏓的儿子范沈、孙子范栅何以能得到如此之高的官职?可能是因为他本人是徐阶一党的班底,稍后又被张居正通过李成梁提携,到了张居正死后被清算(万历十年)可能就失去职务了。因为范文程生于万历二十五年,他投靠努尔哈赤是在万历四十六年,如果其伯父范栅仍然在担任沈阳卫指挥使的话,他是不方便投靠的,且沈阳卫指挥使的名字一定会频繁地出现在史册之中。那就有这种可能性:其伯父任职沈阳卫指挥使最多就到了万历十年以后不久,以后就被撤办了。范氏各种族谱显示,范栅的孙辈后来也已经是汉八旗了。

《明史·范鏓传》:范鏓,字平甫,其先江西乐平人,迁沈阳。鏓登正德十二年进士,授工部主事,迁员外郎。嘉靖三年,伏阙争“大礼”,下狱廷杖…………寻召为兵部右侍郎,转左。……帝才鏓甚。会兵部尚书赵廷瑞罢,即命鏓入代。鏓以老辞,且言随事通变,乏将顺之宜。帝怒,责鏓不恭,削其籍。时严嵩当国,而鏓本由徐阶荐,天下推为长者,惜其去,不以罪。然鏓罢,帝召翁万达,甫至以忧去,丁汝夔代之。明年,俺答逼都城,汝夔遂诛死。而鏓归久之乃卒。隆庆元年复官。《清史稿·范文程传》:范文程,字憲鬥,宋觀文殿大學士高平公純仁十七世孫也。其先世,明初自江西謫瀋陽,遂為瀋陽人,居撫順所。曾祖鏓,正德間進士,官至兵部尚書,明史有傳。
范文程反明的动机何在?一块墓志揭开卫所崩溃后军户们的命运抉择范文程家族的复杂背景卫所制度败坏后的生态范文程为何选择后金?

辽东马市

明朝卫所制度败坏后,在战争地区立刻就形成了军阀世袭统治。就辽东来说,始作俑者就是李成梁。他本是铁岭卫指挥佥事,该官职属于世袭武官。辽东地区本来没有特别大的军事压力,一些争战只能说是九边都很常见的低烈度、小规模冲突。但是嘉靖中期开始,察哈尔蒙古东迁西辽河地区,就引发了特别大的变化。明史称之为“土蛮”,又有人称之为左翼蒙古东迁。由于土蛮的介入,辽东的博弈格局就因此改变,变成了世袭卫军、女真诸部、汉人移民、土蛮诸部、旧蒙古诸部、朝鲜军民之间的大混战状态。当地世袭卫军出身的李成梁,于是“大修戎备,甄拔将校,收召四方健儿,给以厚饩,用为选锋”,等于是以明朝的旗号广收各类势力、自建部曲,组成了半官方、半私人性质的军团。

《明史·李成梁传》:成梁镇辽二十二年,先后奏大捷者十,帝辄祭告郊庙,受廷臣贺,蟒衣金缯岁赐稠叠。边帅武功之盛,二百年来未有也。其始锐意封拜,师出必捷,威振绝域。已而位望益隆,子弟尽列崇阶,仆隶无不荣显。贵极而骄,奢侈无度。军赀、马价、盐课、市赏,岁干没不赀,全辽商民之利尽笼入己。以是灌输权门,结纳朝士,中外要人,无不饱其重赇,为之左右。每一奏捷,内自阁部,外自督抚而下,大者进官荫子,小亦增俸赉金。恩施优渥,震耀当世。而其战功率在塞外,易为缘饰。若敌入内地,则以坚壁清野为词,拥兵观望;甚或掩败为功,杀良民冒级。阁部共为蒙蔽,督抚、监司稍忤意,辄排去之,不得举其法。先后巡按陈登云、许守恩廉得其杀降冒功状,拟论奏之,为巡抚李松、顾养谦所沮止。既而物议沸腾,御史朱应毂、给事中任应徵、佥事李琯交章抨击。事颇有迹,卒赖奥援,反诘责言者。及申时行、许国、王锡爵相继谢政,成梁失内主,遂以去位。成梁诸战功率藉健儿。其后健儿李平胡、李宁、李兴、秦得倚、孙守廉辈皆富贵,拥专城。暮气难振,又转相掊克,士马萧耗。迨成梁去辽,十年之间更易八帅,边备益弛。
范文程反明的动机何在?一块墓志揭开卫所崩溃后军户们的命运抉择范文程家族的复杂背景卫所制度败坏后的生态范文程为何选择后金?

明朝庙宇壁画

在范文程出身的万历二十五年之前,这种格局就基本形成了,以后无论谁去经略辽东,都要面对如此格局。这种格局对明朝极其不利,因为明朝官方所招募的军队在如此的战争大熔炉里根本不堪一击,只有军阀长年调教的军队才堪一战。但问题是,哪个统帅在李成梁之后还敢公开自建部曲呢?而没有坚强的部曲后盾,又如何驾驭各种大小军阀?如何对付各种狡猾剽急的势力?明朝最缺乏的是领导力,因此辽东局势日益崩坏。在如此局势中,汉人移民的处境也非常糟糕,因为他们历来没有很好的组织性,在各种如狼似虎的势力之间,是不折不扣的弱势群体。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就是命运,后人很难指责已经失去官职保护的范文程家族。

正如上文所揭,范文程家族大概在张居正被清算后也倒了大霉,最晚在李成梁罢职之后,必定就陷入了低落状态。很大可能,当时是张居正授意李成梁,给了范鏓的儿孙以卫军指挥同知和指挥使的职务,虽然这种职务在当时已经是空壳了。但它能给一个家族在如此乱世中一个身份保护,毕竟世袭卫军群体也是各方都要争取的势力。这就会给一个人带来重要的转机。

范文程反明的动机何在?一块墓志揭开卫所崩溃后军户们的命运抉择范文程家族的复杂背景卫所制度败坏后的生态范文程为何选择后金?

明代壁画

1618年(万历四十六),范文程以21岁之身謁见后金努尔哈赤。很多观点认为这是不存在的情节,断定《清史稿》是为了刻意褒扬范氏家族而窜入的,认为当时更可能发生的是:失势已久的范家很可能成了降虏,仅仅因为范鏓有一定的名望,且范文程本人生得魁梧高大,而免于为奴。但看范家在当地的名声,謁见努尔哈赤的可能性肯定是有的。皇太极三年,范文程就能够带兵打仗,这当然不是一般人能够得到的待遇,没有一定的前期铺垫是不可能发生的。

《明史·范文程传》:文程少好讀書,穎敏沉毅,與其兄文寀並為瀋陽縣學生員。天命三年,太祖既下撫順,文寀、文程共謁太祖。太祖偉文程,與語,器之,知為鏓曾孫,顧謂諸貝勒曰:“此名臣後也,善遇之!”上伐明,取遼陽,度三岔攻西平,下廣甯,文程皆在行間。
范文程反明的动机何在?一块墓志揭开卫所崩溃后军户们的命运抉择范文程家族的复杂背景卫所制度败坏后的生态范文程为何选择后金?

明代皇宫复原

范文程肯定是积极地靠拢和支持了女真人,并且殚精竭虑为其谋划。所以世人都认为他大节有亏。但考察其背后的动机,也无非是人在乱世中的常理常情。但有一点肯定是成立的,那就是他对明朝不会有好感:

一,因为这个家族最大的名人范鏓的仕宦经历并不理想,传承了一种抗直的家风。他会认为明朝并不是一个正直人能够施展抱负的地方;

二、因为卫所制度的黑暗。这个家族最早是最底层的军户,当受尽了卫所军官的压迫。后来虽然侥幸混出来,却也看透了卫所制度的种种阴暗面。范文程博通经史,对这种弊端当有清晰的认识,对明朝的命运自然会有一种客观判断。

三、他家族很可能在万历十年以后倒霉了,这种落差在他幼年和青少年时期当有比较深刻的印象。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