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记者 马晴茹 宋洋)今天(7月29日)下午,陕西省政协召开“促进我省住房租赁市场健康发展”月度协商会议。
租户代表李杰是陕西建工第一集团第七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工,现在在西安国际足球中心项目担任项目工长一职,在西安工作两年来,已经搬过四次房子。
“我是2019年毕业的,毕业实习面临的第一件事就是租房,但第一次租房,没什么经验,就一个小区一个小区跑。”李杰说,一开始想住在交通方便、房屋质量高的地方,但由于刚毕业收入低且不固定,被高昂租金吓退,最终只能选择比较偏僻的回迁房,但好在房间是个两室一厅的新房,一月1600元。
半年后,合同到期,李杰想续签,房租直接上涨到2600元,无奈之举,他只能选择重新找房。听朋友说西安“南窑头”城中村,年轻人的落脚地,房租不贵,交通发达,李杰还记得过去看房一进楼道,一股酸臭味扑面而来,皱着眉头看完房,最终他还是被现实打败。
房费便宜、交通发达、可以押一付一,但真正住进去之后,李杰的心拔凉拔凉的,顶层冬冷夏热,至今他还记得当月交房费水电费的心情,房费800元,水电费746元,商用水电费和房费几乎持平。紧接着屋面漏水、空调换气管口漏水、卫生间水压不足,反映给房东也不解决问题。
“记忆犹新的是2019年8月到12月,从夏天到冬天、从小风扇到电褥子,空调遥控器是没敢挨一下,最终被漏水打败,迫不得已搬家,临走前好话说尽,押金也没给退。后来在另一个街道勉强找了个5层入住。”李杰说。
2020年过完年,想着新年新气象,可上天又和李杰开了个玩笑,疫情爆发,被困3个多月没出门,房费欠了又欠,等到4月复工,公司又倒闭了,他感到无助和绝望。直到来到陕建,吃住都在项目,公司提供了住宿,这也算是解决了他两年来的租房辛酸史。
李杰说,几年租房下来,他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大部分租赁房屋只能一年起租,对于工作不稳定的群体生活来说并不合适;租赁大环境较差,房屋质量得不到保障,商业水电费让租房压力剧增;房东缺乏监管,乱涨租金的情况普遍存在。
此心安处是吾家。李杰说,对于“西漂”的他们来说,谁都逃不开的重要环节——租房,随之而来的,黑中介、不良房东、奇葩合租室友、水涨船高的房租……每一个词的背后,都写着生活的不易和租房的艰辛。希望政府能加强监管,整治好租赁市场,希望西安这座城市能够越来越好,让所有“西漂”青年能留下来安心工作,融入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