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就医意识,10月19日,由人民日常健康客户水滴互助保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发起的人民救济公益项目湖南站启动会暨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志愿服务基地在湖南省儿童医院26楼礼堂举行。

活动现场,人民日报健康客服《健康时报》副主编赵安平、水滴互助保险科技有限公司公共事务副总裁王伟华、医院党委书记赵伟华共同启动人民救助工程,共向两组经济困难家庭接受肝移植肾移植的儿童送去救助资金4万元。 分别。
赵安平在致辞中指出,人民日报健康客户在水滴公司的支持下,在全国主流公立医院联合开展"人民救济"公益活动,将充分发挥舆论在中央媒体和社会机构动员中的主导作用,通过互联网技术平台和社会工作者服务相结合,为经济重大患者提供救助服务。 困难,帮助医院实施行动计划,改善医疗服务。
湖南省儿童医院党委书记赵伟华表示,湖南儿童医院在有效肩负全省儿童健康使命的基础上,始终致力于公益慈善、关爱患者、服务社会、传递正能量。慈善救助和志愿服务两个项目的启动,不仅倡导社会各界积极关注和帮助解决重病患者的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更让患者家属在精神上战胜疾病有了坚定的信心。
为了给住院儿童带来更多的体温,医院还联合成立了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志愿服务基地,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李伟、医院纪委书记陈建华、工会主席王伟等共同为基地揭幕。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党委副书记李伟表示,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而这个志愿服务基地的建立,就是要通过高校的合作,凝聚爱的力量,给生病的孩子和家庭带来更多的温暖。
启动仪式结束后,北京水滴互助保险科技有限公司在负责的军工教师身上对医疗社会工作专业技能的教学和培训,带领嘉宾和团队到康复中心病房参加志愿者活动,并向现场的孩子们表示慰问。
恒恒(化名)是湖南省儿童医院肾科的一名患者,从张家界山农村,居家务农为生,通过种植黄桃、烤烟和油茶,一直是该村精准扶贫家庭的富家作主。后来,恒恒患上了慢性肾病,治疗把家里所有的积蓄都花光了,为了照顾他,家里的种植业也被迫放弃了。在家庭的多元资助下,恒恒顺利完成了肾移植手术,可立即出院。然而,在肾脏移植后,患者需要积极预防感染并终生服用疾病抑制剂抗排斥反应,以维持新肾脏的正常功能,这仍然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10月19日,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联合水滴公司共同发起的"人民救济"项目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启动。启动仪式上,恒恒和另一名肝移植儿童从人民救济工程公益基金获得了2万元的爱心救济金,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恢复正常生活。
这是继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之后,"人民救济"项目落地全国的第二站。人民日报健康客座、卫生时报副主编赵安平、湖南省儿童医院党委书记赵伟华、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彭文军、副书记李伟、水滴企业社会责任负责人王伟出席了启动仪式。
2021年4月启动的"人民救济"项目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原则,充分发挥人民日常健康客户作为中央媒体和社会机构舆论主导作用的动员组织能力,结合互联网技术平台和滴滴公司公益平台的优势, 为经济困难重症患者提供救助服务,协助医院实施行动计划,改善医疗服务。该项目在全国重点医院开展,构建"社会募捐、公益援助、社会工作服务"多方合作模式,帮助患者获得公益援助资金,规范医院社会筹款,派出社会工作者补充患者服务,帮助贫困患者提供医疗援助, 在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的同时,发挥多层次的保障作用,促进社会正能量。
此前,水滴公司与湖南省儿童医院在医疗社会工作领域开展了深入合作。目前,北京枫林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在水滴汇聚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有三名医社工作者驻扎在医院,协助医生服务患者,为医患沟通提供桥梁,提供经济援助、政策咨询、入院适应、医患协调、出院安置、患者群体等服务,开展志愿者管理和卫生工作。 在医院进行知识讲座,多维度丰富患者援助措施。
据企业社会责任负责人介绍,过去五年,3.72亿爱心人士通过水滴帮助210万疑难重症患者筹集了超过428亿元。近两年来,湖南省儿童医院1500多名患者通过水滴筹集了5000多万元医疗援助资金。在长期参与重大疾病抢救的实践中,水滴还认为,除了病人家属、关爱者和平台外,还应该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建设一种更加立体、更具可复制性的重大疾病救助新模式。
因此,在以往合作的基础上,"人民救济"项目汇集了主流媒体、医院、个人医疗帮助互联网服务平台等力量,进一步完善医院救援体系。该项目落地湖南省儿童医院,一方面将水滴驻"人民救济"服务专员,协助社会工作者为患者提供筹款服务,并开辟医院专属绿色通道,提高筹款效率;
《卫生时报》副主编、人民日报健康客座谈时表示,儿童健康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尺,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这个"人民救援服务站"在湖南省儿童医院成功设立,希望利用各界的力量,为家庭经济困难的患病儿童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真正体现"人民救济"的意义,让祖国的下一代能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