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点君和你们介绍过太多国内影星了。
今天换换口味。
和你一起聊聊德普大叔。
上周,第四届迪士尼官方粉丝会在加州举行。最受关注的内容之一,就是《加勒比海盗:死无对证》的正式消息。
这部原定于今年7月在北美上映的大片,出于各种各样的考虑,一再变更剧本、推迟档期、替换人选。
但谁都知道,有一个角色绝对不能动——约翰尼-德普。

除了他,谁还能接演杰克-斯派罗船长这个角色?
►在过去的12年时间里,以杰克船长为灵魂人物的《加勒比海盗》系列,在全球总共揽收36亿美元的傲人票房。
约翰尼-德普成为最帅的一棵摇钱树。
正是看出这一点,从第四部开始,精明的制片方干脆把前三部中其他重要角色的戏份删的删、减的减,剧情完全围绕杰克船长展开。
结果超出预期,这部电影的票房反超前部,直接进了“10亿俱乐部”。
▲ 德普饰演的“疯帽子”
凭借《爱丽丝梦游仙境》、《加勒比海盗2》、《加勒比海盗4》,德普成为唯一一个主演三部超10亿票房的男演员,个人参演影片累计票房更高达75亿多,是不折不扣的吸金王。
和这样的票房号召力相比,是不是长得帅还更容易一些?
德普叔偏偏两样都具备!
这才是真正的“万人迷”!
即便有人能同样帅出个亿万级票房,也难以成为下一个德普。
因为他最大的杀手锏,是观众永远不知道他下一次会以什么形象出现在银幕上。不但是万人迷,还是百变千面的万人迷!
在最近一次出演的电影《超验骇客》(2014)中,他是暖心又深情的爱人。
► 在下月在北美上映的《黑色弥撒》中,他成了老道的黑帮头目。制片方华纳公司将《黑色弥撒》的上映日期定于9月18号,似乎瞄准了9月的威尼斯电影节和多伦多电影节。
这次,这个不走寻常路的大叔能名利双收吗?
拜那双迷人的大眼睛所赐,德普叔演起深情的角色真可谓驾轻就熟。
剪刀手就不用说了。
《邦尼和琼》中,表面疯癫、内心温暖又浪漫的怪孩子萨姆;
《艾德-伍德》中,痴迷于电影的幻想家(或者也可以说是“痴迷于幻想的电影人”)——伍德;
(据说伍德的妻子到片场探班的感想是:他就是我的艾德。)
《浓情巧克力》中,性感迷人的吉卜赛浪子劳克斯。
说到“浪子”,很多人觉得是对德普的气质最贴切的概述。
他的神态里,就显出一种似有若无的、既浪荡不羁、又温柔多情的味道。
但千面百变,并不是虚赞。
在深情的角色之外,他的作品表中还有一系列神经高敏、甚至直接精分的角色。
▲《来自地狱》中的敏感侦探艾伯林
▲ 《秘窗》中迷乱敏感的精神分裂症作家雷尼
▲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怪异善良的工厂主
▲ 《断头谷》中勇敢而神经质的警探伊卡布-克瑞恩
最丧病的就是《理发师陶德》,这部暗黑丧病版的《基督山伯爵》,在蒂姆波顿一贯的歌特画风下,被打造成一部变态搞怪的歌舞恐怖片。
病态疯狂的陶德,当然只能交给和波顿一拍即合的德普。
这个角色同时也助他获得了第65届美国电影金球奖最佳男主角奖。
蒂姆-波顿一不做二不休,2012年推出又一部哥特风格电影《黑影》,这次让德普直接成了永生的吸血鬼巴纳巴斯-科林斯。
除了“深情”款和“神经”款之外,德普还塑造了众多其他类别的角色。
比如《忠奸人》中的卧底探员乔-皮斯通,内心充满矛盾和冲突,即忧郁又迷惘。在老戏骨艾尔-帕西诺面前,也并不显得逊色。
杰克船长就更不用提。
甚至只要提到“海盗船长”,立刻就能让人想起德普叔的脸和《海绵宝宝》片头部分的歌,有没有?
▲ 《公众之敌》中的超级boss约翰-迪格林
不过黑帮头目这样的角色,迄今为止,德普只演过一个——《公众之敌》中的超级boss约翰-迪格林,以白日抢闻名的超级银行大盗。
►在德普的演绎下,这是一个风度迷人、重情讲义、堪堪可亲的富有魅力的男子,唯一的遗憾就是他的职业见不得光明。
约翰-迪格林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是上世纪经济大萧条时期出名的劫匪,以花样百出的抢银行手段而著名,比如假扮成生产报警器的厂家的销售员、或者把涉事辖区内警察的武器库先行洗劫等等。
很巧合的是,《黑色弥撒》和这部电影一样,都是基于真实发生的故事改编而成。
剧中的原型——波士顿黑帮头目詹姆斯-巴尔杰,是一个手法更加夸张的罪犯。
在荣登fbi官网全球十大通辑犯名单之后,他和情人说走就走、开始了一场环球旅行般的逃亡。在长达16年的逃亡生涯里,旅行观光、去冰球职业联赛现场等等抛头露面的事,他从不避讳。
甚至无比心宽地参观了自己蹲过的监狱,还拍照留念。
美版无间道《无间风云》中,黑帮老大就是以巴尔杰为原型。
马丁-斯科塞斯凭借此片成为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获得者;小李子则获得最佳男主角提名。
▲ 德普扮演的詹姆斯·巴尔杰是美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黑帮大佬
同样的故事原型,导演斯考特-库伯会凭借《黑色弥撒》交出怎样的成绩单?
以艺术品评为基准、鼓励创新的威尼斯电影节,会对它青眼有加吗?
或许以兼收并蓄的展映著称的多伦多电影节上,它会有更好的反响吧。
认真说来,一部电影是否能得到大奖,并不总是能说明作品的品质问题。
因为各大电影节都有自己的评选倾向和偏好,甚至也有一定的商业考虑。
很多出色的电影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成为国际奖项的遗珠。
但对观众来说,那些能带来美好体验的作品,一定会在内心给它一个冠冕。
即使只有自己看得见。
►而像德普叔这样勇于尝新的艺人,哪怕冒着失败的风险,也要寻求可能的突破,就更加弥足珍贵。
我们能看到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正是由于有这样敢于创新、渴望突破的人。
期待万人迷大叔在猛刷票房、捎带迷倒众生的时候,不断秀出更多的新鲜面孔。
- the end -
本文由十点电影原创
公众号:十点电影
微信号:sdim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