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梨树生长谨防梨茎蜂

作者:山西新闻网

梨茎蜂俗称折梢虫,截芽虫,属膜翅目,茎蜂科,在我国各梨区分布较广,是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往往在管理粗放的果园发生较重。如何防治梨茎蜂危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教授花蕾为广大农户作以指导。

<b>危害症状</b>

梨茎蜂成虫产卵时用锯状产卵器伤害嫩梢及梢上叶柄,受害梢及叶片在受害后即萎焉下垂,数日内干枯脱落,形成一个个短枝桩。幼虫向枝桩下部蛀食,被蛀食部分变黑干枯。大树被害后影响树势及产量,幼树被害后则严重影响枝条的生长及树冠的扩大和整形。

<b>形态特征</b>

梨茎蜂的卵为长椭圆形,长约1毫米,呈乳白色,半透明状。蛹长7~10毫米,初为乳白色,渐变为黑色。老熟幼虫体长8~11毫米,体型稍扁平,初孵化时白色渐变淡黄色,头黄褐色,头胸下弯,尾端上翘,呈“~”形。胸足极小,无腹足。成虫体长7~10毫米,黑色,有光泽。触角丝状,黑色。口器、前胸背板后缘两侧、中胸侧板、后胸两侧及后胸背板的后端均为黄色。雌虫腹部内有锯状产卵器。

<b>生活习性</b>

梨茎蜂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被害梢内或两年生枝条髓部做白色薄茧越冬。次年3月化蛹,3月下旬到4月上中旬成虫羽化。成虫羽化3~6天后才咬一圆形羽化孔飞出。成虫喜欢在中午前后气候高时活动、交尾、产卵,早晚和夜间则栖息在树冠下部叶片背部。产卵前,成虫先用锯状产卵器将嫩梢从4至5片叶处锯伤,然后产卵于伤口下2~3毫米处的嫩组织中,产卵后将断口下部的叶柄一一锯伤,一头雌虫可锯伤20到30个嫩梢,卵期7~10天。孵化后幼虫向枝橛下方蛀食,受害嫩枝渐变黑干枯,内充满虫粪。为害至6到7月份进入两年生枝条髓部或继续留在一年生枝条内,调转身体,停止取食。9到10月份幼虫老熟,做茧越冬。

<b>防治方法</b>

4月中旬在梨茎蜂成虫产卵结束后,逐树仔细检查,及时清除被害新梢,在1厘米处剪除,即能消灭所产的卵。

梨树落花期,成虫喜聚集,易于发现,利用成虫早晚低温时在树冠下部栖息的特点,振落成虫,集中杀死。

利用梨茎蜂趋黄色的特性,梨茎蜂出蛰期在梨园中悬挂黄色诱虫板,可诱杀大量成虫。

发生量大、为害严重的年份和果园,在梨树新梢长至5厘米到6厘米喷80%敌敌畏1000倍液杀灭成虫。

赵允

书香漫晋读书人召集令:爱读书,更爱晒,我读自己的书,我不为任何人代言,即日起关注“山西新闻网”微信公众号(sxrb-com),回复“晒书”,上传你和图书的合影并写下读书心得或感悟,即有机会登上山西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成为封面人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