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别样芳华:芦墟山歌里的奇情绝恋

作者:吴江通
别样芳华:芦墟山歌里的奇情绝恋

▲汾湖开发区一瞥

据民间传说,吴越春秋时,伍子胥在分湖筑点将台时,就听到过“芦中人”唱山歌。根据老歌手的说法,汉朝张良、韩信被公认为芦墟山歌的老祖宗,相传,张良曾在分湖滩上唱过山歌。

别样芳华:芦墟山歌里的奇情绝恋

▲伍子胥

别样芳华:芦墟山歌里的奇情绝恋

▲韩信

传说,秦始皇并吞六国后,张良派人埋伏博浪沙行刺,不料一锤没有砸中。从此只得隐姓埋名,以唱山歌为掩护,漂泊江湖,最后,来到现今位于吴江的乡下落脚。张良在芦墟隐居后,芦墟人都跟着他学唱山歌。山歌越唱越多,越传越广,大家就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芦墟山歌”,从此,一代一代流传到现在。这是《苏州民间故事大全》里的一个民间故事。

别样芳华:芦墟山歌里的奇情绝恋

▲秦始皇

别样芳华:芦墟山歌里的奇情绝恋

▲清乾隆《吴江县志》

民间故事当然不足为凭。据地方史志记载,芦墟山歌始于明,盛于清。清乾隆《吴江县志》(卷三十九声歌篇)有芦墟山歌的生动描写。

别样芳华:芦墟山歌里的奇情绝恋

▲《芦墟山歌集》首发式

别样芳华:芦墟山歌里的奇情绝恋

▲《中国•芦墟山歌集》

《世说新语》记载东吴降晋时,孙皓给晋武帝唱了一首《尔汝歌》:“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这是古文献里记录的早期吴歌。宋僧文莹《湘山野录》,记录五代十国吴越钱镠返乡为父老乡亲唱:“你辈见侬底欢喜,别说是一般滋味子,永在我侬心子里!”研究者认为,这是用吴语演唱并完全用吴语记录下来的第一首吴歌。明朝为吴歌的繁荣时期,明人陈宏褚引他朋友卓阿月的话说:“我明诗让唐,词让宋,曲又让元,庶几吴歌、挂枝儿、罗江怨、打枣竿、银绞丝之类,为我明一绝耳。”

别样芳华:芦墟山歌里的奇情绝恋

《世说新语》

别样芳华:芦墟山歌里的奇情绝恋

《湘山野录》

别样芳华:芦墟山歌里的奇情绝恋

孙皓

别样芳华:芦墟山歌里的奇情绝恋

晋武帝

芦墟山歌流传区域以芦墟为中心,边缘的莘塔、北厍、金家坝、黎里等地为主要流传地区,并辐射周边的昆山、青浦、嘉善等地。芦墟山歌的主体是短篇歌谣,可分为引歌、劳动歌、时政歌、革命斗争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风物歌、历史传说故事歌、儿歌等10类。芦墟山歌是用芦墟方言演唱的一种民间口头文学,靠口授心传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流传至今。

别样芳华:芦墟山歌里的奇情绝恋

▲芦墟山歌唱响轧神仙庙会

别样芳华:芦墟山歌里的奇情绝恋

▲芦墟山歌在美国纽约林肯艺术中心演出

别样芳华:芦墟山歌里的奇情绝恋

▲芦墟山歌参加第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浦东塘桥杯长三角民歌邀请赛

据说,清咸丰年间,芦墟“山歌王”杨其昌路过垂虹桥时,被一个皮匠拦住说要比山歌,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杨其昌便在天下第一长桥放歌三天三夜。

别样芳华:芦墟山歌里的奇情绝恋

▲松陵垂虹桥

杨其昌是长篇叙事吴歌《五姑娘》的首唱者,也是芦墟山歌的第一代传承人。杨其昌根据民间故事口头创作的长歌《五姑娘》,由其徒弟朱阿四(绰号毛坯阿四)传给孙华棠、许庆福;又由孙华棠传给亲生女儿陆阿妹。第三代传承人还有陆介荣(陆阿妹之夫)、陆洪奎、张云龙、蒋廷山等。

别样芳华:芦墟山歌里的奇情绝恋

▲陆阿妹

抗战初期,陆阿妹随夫陆介荣迁到吴江县芦墟镇,摇船为生。解放后,在小学任校工,62岁退休。1923年,陆阿妹参加柳亚子、沈昌眉等南社诗人在芦墟举办的山歌赛,获得“山歌女王”的美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五姑娘》发表后,陆阿妹很感动地说:“谢谢这个好年头,不然《五姑娘》要被我带到‘黄土公社’去了。”1979年仲夏,张舫澜、马汉民采录陆阿妹所唱《五姑娘》中为请人绣汗衫的一折,两百多句。7月下旬,采风队工作42天,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录下6700句。在录音基础上,翻成文字。

别样芳华:芦墟山歌里的奇情绝恋

▲1982年中国艺术研究所所长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到芦墟访问陆阿妹

别样芳华:芦墟山歌里的奇情绝恋

▲张舫澜(后排右一)、马汉民(后排右二)采录《五姑娘》

别样芳华:芦墟山歌里的奇情绝恋

▲1988年荷兰汉学家施聂姐、高文厚夫妇来吴江考察芦墟山歌

刊于《吴歌遗产集粹》的珍贵唱段《青纱罗帐凉悠悠》,描写五姑娘与情人约会的情景,歌中唱道:

别样芳华:芦墟山歌里的奇情绝恋

▲《吴歌遗产集粹》

青纱罗帐凉悠悠,

五姑娘搭徐阿天阿哥两人双双做一头,

小妹五姑娘丈二青丝头发掼勒伊郎肩浪,

好比西横头客人出外背包卖丝缕。

五小姑娘搭徐阿天阿哥两人双双做一头,

小妹五姑娘三寸舌头伸勒伊郎嘴里,

好比北厍大姐一早起来烘糖糕。

…………

采录者张舫澜说:“像这样的唱段,歌手是不轻易唱的,陆阿妹唱这首山歌时,是几经采录者要求才唱的。在唱前,她还要到房里向观音菩萨跪拜,以求免罪。”

陆阿妹以歌寄情。16岁时,她与徐姓地主家放牛倌产生恋情。徐家无儿子,地主要娶长得俏丽的陆阿妹为妾,遭陆阿妹父女反对,决定择日让陆阿妹与放牛倌拜堂成亲。徐家闻讯,借过境军官之手,拉放牛倌当了兵,此后音讯全无。陆阿妹说:“伤心啊,刀劈红瓤西瓜两爿分。”徐阿天原型便是放牛倌。

陆阿妹年轻时生活困苦,生了几个孩子都先后夭折。有人谣传“啥人唱五姑娘,啥人和五姑娘命一样苦”,“陆阿妹的小倌都被五姑娘领走了。”她和丈夫一起做长工,经常夜间摇船出工,迢迢水路,他们互唱互答,《五姑娘》也因此越唱越长。采访过陆阿妹的著名民俗学家金煦说:“陆阿妹编唱和‘调山歌’的本领要比别人强,她可以根据内容和情节,随心调用《按四方》《五更调》《十望郎》等山歌段子,以生活劳动中的所见所闻,信手拈来,尽情比兴,喻物及人及事,《五姑娘》就是她精心串起来的璀璨明珠。”

1981年12月,《五姑娘》在江浙沪首次吴歌学术讨论会上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关注和兴趣,接着,新华社发了消息,国内外三多家报刊作了报道。《五姑娘》整理稿先后在《钟山》《民间文学》《诗刊》《新华日报》《苏州报》《新华日报》发表或连载。1984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1989年入选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江南十大民间叙事诗》。先后荣获苏州市优秀文学奖、江苏省民间文学一等奖、钟山文学奖、全国民间文学三等奖,同时,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歌舞剧、苏剧、锡剧、沪剧、越剧、黄梅戏、花鼓戏广播剧等。

别样芳华:芦墟山歌里的奇情绝恋

▲吴江县锡剧团《五姑娘》海报

别样芳华:芦墟山歌里的奇情绝恋

▲评弹《五姑娘》

《五姑娘》的整理发表,得到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片赞誉。著名文艺理论家王朝闻赴芦墟采访陆阿妹,并题写:“在吴歌故乡听到民歌老人陆大姐唱《五姑娘》,是吴江之行一大快事。”“卓越的发现,伟大的诗篇”,认为《五姑娘》堪与《阿诗玛》媲美。著名诗人严辰专程从北京到芦墟拜访陆阿妹,撰写成《悲歌一曲撼人心》发表于《诗刊》。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赵景深题诗一首,盛赞《五姑娘》:“吴侬珠语传渔乡,村叟留歌韵味长。莫道汉家无巨著,悠悠一曲五姑娘。”

别样芳华:芦墟山歌里的奇情绝恋

▲陆阿妹口述的长篇叙事山歌《五姑娘》

别样芳华:芦墟山歌里的奇情绝恋

▲2009年,芦墟山歌(五姑娘)节目传唱人参加在太原举办的全国原生民歌演唱会

《五姑娘》发表后,各地学者专家纷纷来采风,金煦在回忆陆阿妹的文章中这样写道:“现场演唱时,陆阿妹好像恢复了青春,总是把几绺小辫拢到胸前,就像当年唱歌时那样,倾注了她所有的爱与恨,如分湖水,明澈深远,汩汩倾诉。”

别样芳华:芦墟山歌里的奇情绝恋

▲芦墟山歌馆被命名为“苏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

别样芳华:芦墟山歌里的奇情绝恋

▲芦墟山歌馆

别样芳华:芦墟山歌里的奇情绝恋

本文作者:张建林

本文编辑:梅雪芬、吴 英

照片来源:馆藏及网络

别样芳华:芦墟山歌里的奇情绝恋

征稿启事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欢吴江通。那么大胆和我们表白吧!要知道,吴江通更喜欢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体会人生,也可以是寻找乡愁,记忆历史!文笔不重要,真实真心就好。自行配图,特别欢迎。文末请附作者简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张。一旦录用,奉上稿酬,虽不高,意很诚,还有你可能喜欢的地情书哦!

请发送至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记得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媒体发表,敬请说明(特别是已在其他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一律不录用)。照片请勿插入文中,请单独发送,谢谢!

由于来稿较多,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没有录用,作者可自行处置(同一作者单次投稿多篇除外)。

吴江通会给你一个原创平台,让你展现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