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教会马龙英语?40岁也不退役:波尔见证中国男乒20年

作者:湖人资讯

40岁的蒂姆·波尔没能在东京奥运会创造奇迹,单打早早被淘汰,等待他的,只有接下来的乒乓球团体赛了。

但即便如此,他已经成为了传奇——在东京,不管是坐在场边的教练马琳,还是拿到冠军的马龙,又或者亚军樊振东,都和他交锋过。波尔也有一个巨大的遗憾,在他出道之时,刘国梁已经隐退,双方没有在大赛中交锋,只在一次友谊赛中比划了两下,但与刘国梁同时代的孔令辉,和波尔也交锋过好几次。

点开波尔的个人官方网站,双目炯炯有神的波尔伸出右手食指直指屏幕外。这其实是波尔为了推广他的乒乓球教练服务而建立的官网,除了顶上那句“我们教你如何获胜”(we coach you to win)的英文标语外,全站仅出现了一处非德语的文案——“波尔教练”,用的是中文。

教会马龙英语?40岁也不退役:波尔见证中国男乒20年

40岁的波尔仍然出现在奥运会

波尔,这个“超长待机”的中国男乒老对手、老朋友,都早已和第八次参加奥运的体操名将丘索维金娜一样,成了本届奥运赛场一座精神图腾。

和一直挥拍打到51岁的瓦尔德内尔、本届奥运开幕前不久才宣布退役的萨姆索诺夫(45岁)一样,波尔凭着他顽强自律的职业精神,以及谦虚友善的空杯心态,在20多年对抗国乒的历程中既汲取着营养,又同时成就了“梦之队”的伟大。

从刘、孔的时代开始冒尖

2005年,湖南卫视曾经在长沙贺龙体育馆,举办了一次“国球大典大师擂台赛”,由当时已任男乒主帅的刘国梁率领5名大将,对抗由波尔、萨姆索诺夫、吴尚垠、格林卡和施拉格组成的世界明星联队。当时刘国梁才上任2年,还没变成“不懂球的胖子”,却一下在这5人中“点中”了波尔。

刘国梁那时说:“最可怕的不是他(波尔)的技术,而是他的年龄。他非常年轻,所以潜力还非常大;以后两年的话,也就是到2008年奥运会,可能还不止目前这种水平。”

教会马龙英语?40岁也不退役:波尔见证中国男乒20年

波尔曾在双打比赛中与孔令辉、王皓交锋

擂台赛,顾名思义就是两边谁打输了就递补上来,赢球的继续留下。结果那回,刚刚在世乒赛男单比赛中封王的王励勤,按照上面介绍的5人顺序,打了5个3-0,让中国队的其他小伙儿都没获得出场机会。但刘国梁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因为就在不久前那年的世界杯上,波尔刚刚连克王励勤、马琳、王皓三位顶尖球手,一举夺冠。

再加上2002年那一届,就在济南的中国队主场,才21岁的波尔就在决赛里4-1把已有式微之势的孔令辉挑落马下,甚至在第二年坐上了世界排名第一的宝座。这些经历,让波尔在近20年后还记忆犹新。就在去年接受采访,被问到职业生涯中最难忘的比赛时,波尔着重提到了那两届世界杯的经历:“对我来说也很意外,能在大赛中连续战胜三名中国顶级选手。这可不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孔令辉也许不知道,是比这更早的一段经历影响了波尔,在他心里中上了胜利的种子。那是1995年的天津世锦赛,才15岁的波尔在电视机前看着还不到20岁的孔令辉,在男单1/8决赛中3-2艰难战胜当时在欧洲不可一世的法国人盖亭,不禁感叹道:“还有中国人能把横板打出这种境界来!”

但孔令辉真正让波尔触动的,还是2000年的时候,一场连波尔自己也记不得具体时间、地点的比赛。据他回忆,当天只有训练安排的孔令辉很早就就来到了体育馆,练完走出体育馆的时候,不小心碰倒了路旁的一块多语种提示牌。这时一名女志愿者上前要把牌子扶起来,但孔令辉坚持要自己来,并对女志愿者点点头微笑示意。

这大概是波尔真正变身为孔令辉迷弟的时刻。面对这个正好比自己大了一代(5岁)的中国老大哥,波尔在25岁的时候看着孔令辉30岁了仍在征战,定了个朴素的小目标:“我自己30岁那天,不知还会不会像孔令辉这样有耐力,这么执着?”

结果他非但熬过了30岁这个坎,又把战线往后再延长了10年。他当年感叹孔令辉那代中国球员身上“不可思议的事情”,全都复刻在了自己身上。

教会马龙英语?40岁也不退役:波尔见证中国男乒20年

波尔与马琳握手

至于刘国梁,波尔在国际乒坛出道时他已经是职业生涯末期了,更多时候是以男乒主帅的身份在与波尔对抗。现在看刘国梁在本世纪初,欧洲诸虎山头林立时对主要对手的判断,的确是分毫不差。在2002年的某期《乒乓世界》中,还能找到还没做教练的刘导说的这句话:“如果中国选手不能制止波尔上升的势头,他将会成为第二个老瓦!”

虽然没跟刘国梁几乎没有大赛交手经历,但波尔还是通过系统性的录像观摩,在分析上一语中的:“他的发球非常好,特别是当年还可以遮挡发球的时候。”

众所周知,刘国梁在职业生涯后期正是因为无遮挡发球、小球换大球等国际乒联频繁的规则调整,才影响了状态后逐渐转型幕后的。但波尔2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遇到的规则变化只多不少。能够迅速适应、灵活变通,也是“长寿”的法宝。

不过波尔最终还是圆一把和刘国梁过招的梦想。在2013年乒超联赛举办的的“世界冠军乒乓球直横大战”中,作为直板队教练的刘国梁在马琳和波尔比赛的间歇,挺着大肚子要上场和波尔比划两下。虽然非正式切磋不受“无遮挡发球”的束缚了,但毕竟疏于锻炼,刘国梁两次发球“偷袭”波尔不成,在其乐融融的气氛中败下阵来。

跨国的“马可波罗”组合

教会马龙英语?40岁也不退役:波尔见证中国男乒20年

波尔与马龙配对双打

波尔和刘、孔之后数代中国乒乓国手的交手,也都互有胜负,也曾互为苦主。和他年龄相仿的王励勤、马琳,和他在本世纪头10年中的对抗中也是惺惺相惜。2001年的大阪世乒赛,波尔因为在1/4决赛中德之战中赢了王励勤,让中国队丢了一分,让时任主帅蔡振华在那届比赛剩余的比赛中全程雪藏了王励勤。

但波尔对这个比自己大3岁的对手却有颇多溢美之词,甚至在一次采访中透露,自己在年轻时最欣赏的乒乓选手是他的同胞老大哥罗斯科夫,而现在则是王励勤,因为“他就像一台机器一样”。

慢慢地,他也像当年他感叹“30岁还充满活力”的孔令辉一样,到了一个竞技状态下降也见怪不怪的年纪。但随着中国队的对手变成了马龙、许昕、张继科这批1990年左右出生的生力军,已经“三张”的波尔虽然在交战总历史上劣势越来越大,却总能让刘国梁的弟子们紧张一把。

从2011年鹿特丹世锦赛半决赛交手,就开始“克”波尔的张继科,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团半决赛中就被波尔偷走一分,转头就去洗手间冷静去了。调整后状态后,才回来跟王皓搭档再战,赢下了波尔和史泰格的组合。

这俩都是出了名的左手将,都有用自己名字命名的zlc乒乓底板。张继科也坦言,因为对手是波尔,所以太想赢了。

几个人中个人荣誉稍逊的许昕,面对波尔的总战绩也是碾压式的胜利。波尔在2011年中国男乒4-1战胜世界联队的比赛里战胜了许昕,拿到唯一一分,自那之后许昕就成了他的苦主。不过许昕还是感叹说:“我到了波尔那个年纪,肯定打不过他。”

至于更年轻一代的代表樊振东,从波尔对着此次抽签结果徒呼奈何的样子,就不难猜到两人的历史交锋战绩。

但是年过30,单凭身体机能无法跟小年轻们对抗的波尔,思路非常正确——和最强的对手一起搭档,还有什么比这更棒的学习机会呢?

于是,就有了此后被传为佳话的“马可波罗”组合。波尔和马龙,这对相差7岁的搭档,随着2015年苏州世乒赛起国际乒联开始将允许跨协会选手配对,在这个人人都爱嗑cp的年代里走到了一起。

其实在这之前,两人之间已经“眉目传情”好多年了,在一些非大赛的场合也曾配对过。至于但不担心正式配对了会被波尔偷师什么国乒的核心机密,马龙倒是豁达:“大家都这么熟悉对方了,不用配合双打就已经非常了解的优、缺点。”

可无奈,这对“神仙组合”的大赛签运实在是不敢恭维。2015年苏州世乒赛1/4决赛输给了许昕/张继科,2017年杜塞尔多夫世乒赛半决赛输给了许昕/樊振东。到了2019年的布达佩斯,马龙总算摸到了男双金牌,可彼时搭档已经变成了王楚钦。另一头,波尔/弗朗切斯卡眼看就要晋级八强,可赛前波尔发烧退赛了……

虽然前后搭档没几年,波尔从三十四、五岁起还能贴身得到马龙的真传,在身体机能走下坡路的年纪还能继续汲取乒乓球的“中国智慧”,这已然是瓦尔德内尔、萨姆索诺夫这几位“常青树”从未享受过的待遇。再加上那些年马龙的英语越来越好——波尔自己开玩笑说的,两人交流日益流畅,波尔开心地觉得,这是让两人都受益的一件事。

2015年《乒乓世界》第五期的封面故事,恰是这段缘分的最好总结:《马龙·波尔:十年惺惺相惜》。

教会马龙英语?40岁也不退役:波尔见证中国男乒20年

波尔颇受球迷欢迎

波尔给我们的启示

在很多方面,波尔和与他同时代的德国诸多项目顶尖好手一样,对自身严苛而自律,对团队投入而忠诚;而对于他们所在项目毫无争议的“巨无霸”对手,一方面心怀敬畏,像海绵一样不竭地汲取;一方面不卑不亢,在执着的隐忍中发起一次次挑战。

这有不少是德国体育人的共性,但也相信也有不少是波尔独有的。他珍惜家庭,21岁那年就和交往多年的女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并在32岁那年因为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又多了“女儿奴”的身份。他曾断断续续地效力过乒超的广东、江苏、浙江等队,人气最旺时连欧洲的电视台都来洽谈购买乒超的转播权。那些经历,无疑也和他之后配对马龙一样,是他在乒乓王国“求知若渴”的宝贵时光。

他在2011年曾经出过一本书,名叫《我的中国:一段在乒乓球王国的旅程》(mein china: eine reise ins wunderland des tischtennis)。他说:“我想从我的视角描摹我所认识的中国,不强求每位读者都赞同我的观点,但我的确对这个国家比较了解,于是就写了。”

他还说,最希望中国乒乓迷了解自己的一面,就是“宠粉”。

即便是回到欧洲,在过去2年疫情肆虐、影响未定的情况下,已是“高龄球员”的波尔仍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本国卫生部门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进球馆保持状态。

他已经和效力的杜塞尔多夫俱乐部续约至2022年,对于40岁之后可能发生的一切,仍充满着好奇与热情——因为2021年除了东京奥运会,还有年末的休斯顿世乒赛。他很兴奋,因为这是这项赛事近百年的历史中第一次来到美国,来到除了亚洲、欧洲以外的地方。

20年甚至更久的光阴,从初出茅庐到老骥伏枥的波尔,让中国的我们在心中模糊了对手与朋友的界限,也在乒乓球这项运动的历史上,留下了他低调而华丽的一章。

继续阅读